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挑战与出路
中国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尤其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严重,3月份有所改善。这反映了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经济活动被严重抑制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冲击。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消费持续低迷,投资增速持续为负
受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1~2月消费骤减,2020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9.0%。投资增速持续为负,分大类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去年底降幅最大,基建投资次之,房地产业投资增幅降幅最小。
(二)劳动力市场严峻
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失业率上升,劳动市场供求同步下降。人口流动性下降,全国总体迁徙指数从1月21日至25日开始大幅下降,降幅远大于去年农历同期。低收入群体和民营企业就业大幅下降,中小企业复工复岗困难,以及外贸冲击显现,直接导致的事业或停业可能达到1100万人次。
面对新冠疫情,互联网依赖程度较高的新兴服务行业受冲击较小,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在线教育、外卖餐饮、在线娱乐、同城快递业等。
(三)贷款需求旺盛
从贷款资金的需求侧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相关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风险,从而可能会推高贷款需求。与此同时,疫情促使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急需大量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预期贷款需求将回升。从资金的供给侧来看,在有关政策要求下,为保证疫情防控企业和机构的融资需求,银行对其贷款审批条件可能会有所松动。但总的来说,处于防控风险考量,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可能会更加注重自身风险承担以及企业还款能力,使其贷款审批条件可能趋严。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一)外部疫情蔓延对外贸的影响更大更持久,贸易增速下滑风险持续
第一,疫情在全世界的爆发,对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构成了重大冲击,并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第二,为了应对疫情造成的国际产业链断供,各国不得不被动补全国内生产线,客观上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性强化。第三,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一带一路”投资活动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劳务输出受限、货物出口受阻,以及基建项目延期等问题。
(二)家庭部门储备现金“过冬”,未来流动性问题不容忽视
家庭对现金流枯竭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如果家庭在1-12个月内失去收入,但仍然保持原来的消费状况,则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比例会上升,特别是那些低收入家庭。同时由于低收入者的食品恩格尔系数更高,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者影响更大,而这会放大疫情对低收入者流动性的冲击,使得对低收入者的实际影响更大。
(三)新冠肺炎流行期的外部经济形势
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大面积停产停工,不仅导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回流与转移,甚至可能引发全球产业重新布局。
三、短期对策及中长期改革建议
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是空前严峻的,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受疫情影响均受到不同程度干扰乃至中断,且疫情的负面冲击还未见底,需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一是利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冲击,加大对美农产品、能源产品采购力度,对冲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压力,充实能源战略储备,充分履行好第一阶段协议。
二是主动朝着“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方向推动对外开放,团结日本、欧盟、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以多元化确保供应链,倒逼对内市场化改革。朝着“三零”方向多点突破,以利益共享确保供应链安全和促进外部市场多元化。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同时大力建设源发于中国的国际金融机构,并推动中企海外融资渠道多元化。
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中国应借此次疫情冲击及中美经贸战升级潜在威胁,化危为机、倒逼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合理界定和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的结构性改革,以此解决市场和政府及社会各自缺位、过位和错位的问题。在政府方面,应朝着建立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刚柔相济的有限政府转变。在市场方面,应朝着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壁垒、加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维护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方向去改革。近日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方面,应朝着大力培育社会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能力的方向去改革。这些是事关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中国能否从制度上、规则上、价值观上真正融入世界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