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局青少年司
北京市民蔡信义最近有了项新任务:每天在家带4岁的外孙女上一堂体育课。由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北京市幼儿园还没有开学复课,为了保证孩子们在家也有一定运动量,幼儿园要求家长在家带孩子上体育课,每天通过手机进行视频指导。这可难坏了已经“奔七”的老蔡,原本手机玩得就不利索,更别说指导外孙女了,可谁让女儿、女婿都要上班,这“艰巨任务”,只能交给他了……
疫情期间,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孩子居家期间,家长们就成了“老师”,文化课、体育课、艺术课一个不落,有专业背景、有教学经历的家长还好,像老蔡这样的隔辈家长,也不在少数。
居家上体育课、亲子课,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相当数量的家长并不具备居家上体育课的专业知识,更遑论观察孩子的运动量,做到“科学适宜健身”。在这方面,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近期组织的一系列“居家亲子体育课”的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除了传统的“家长带孩子上课”外,也鼓励“孩子将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家长一起分享”,从“家长教孩子”变成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甚至“孩子教家长”,身份的变化让家长、孩子更有参与的兴致和乐趣。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组针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的线上调研,只有25%的中小学生不需要家长督促就可以完成每天一小时的锻炼量,22.2%的学生需要家长督促才能完成,10%的学生几乎不参与居家体育锻炼。
体育习惯的养成,固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但更关键的还是家庭体育氛围的塑造和培养,试想一下,每天都至少运动一小时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不出长期坚持锻炼的孩子?而每天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父母,又怎么能指望自己的孩子热爱运动、远离电子产品呢?
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想让体育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首先要让家庭拥有足够的体育氛围和基因,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调动起家长、孩子共同的积极性,让家庭体育教育真正“活”起来。
对于社会来说,也应该对青少年群体的体育锻炼给予更多关注。虽然现在社会上针对青少年的收费体育培训、锻炼项目很多,但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仍显薄弱,全民健身场地面向成年人、普通群体的多,面向青少年,尤其是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少。一直以来,各级各地体育主管部门、行业体育协会都十分重要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校园足球、小篮球等项目应运而生,但这些项目从实施到全面落地,还需要更多部门、单位的合力,这也是全面建成体育强国,达成《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目标的重要内涵和应有之义。
想要让体育成为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的重要手段,成为生活方式,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当三方目标一致、方式统一,才有可能携起手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新闻来源:中国体育报 记者:林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