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社团
新文学革命初期,没有专门的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首倡文学革命的《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陈独秀主编;1916年改名时,始以“新青年社”名称出现。它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也为文学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及一些杂文,都发表在这个刊物上。但就性质论,只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1918年底成立的新潮社,由北京大学部分师生组成,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等,受到李大钊同志的支持,所出《新潮》(1919月刊,虽也提倡新文学、发表新文学作品,但也不是“纯文艺”刊物。1921年以后,始有专门文学社团和“纯文艺”刊物问世,其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文学社团。它们成员多,历史久,并自成流派。此外,比较活跃并有影响的:在北京,有鲁迅、孙伏园、钱玄同、周作人、川岛等组成的语丝社,出版《语丝》周刊,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注重社会批评和思想批评,在同封建势力和买办文人斗争中发挥了战斗作用,所刊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体散文,颇具特色,形成一种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鲁迅为培养新生力量亲自创办和支持的未名社,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参加,发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先后出版刊物《莽原》和《未名》,发表创作、翻译介绍外国——主要是俄苏文学;有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杨晦、蔡仪等先后组织的浅草社和沉钟社,先后出版《浅草》(上海)和《沉钟》(北京),接受创造社影响,具有浪漫主义倾向,被鲁迅称为“将真和美唱给寂寞的人们”,“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文学团体;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组织的新月社,在《晨报副刊》创办《诗刊》、《剧刊》,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在新格律诗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了成就;在上海,有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民众戏剧社和田汉的南国社;有胡山源等组成的弥洒社,出版《弥洒》月刊和创作集;在杭州有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和冯雪峰组成的湖畔诗社,出版诗集《湖畔》、刊物《支那二月》;在天津有赵景深、焦菊隐等组织的绿波社,先后出版《诗坛》、《绿波》和《小说》;在武昌有刘大杰等组织的艺林社,出版《艺术》旬刊。从1924年起,还出现一批提倡革命文学或具有鲜明革命倾向的文学社团,在上海有蒋光慈、沈泽民等组织的春蕾社,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出版《文学专号》;在杭州有之江大学学生组织的悟社,出版《悟》;在北京有劳动文艺研究会,出版《火球旬刊》。这些文学社团成员绝大多数是学生、教师、职员等小资产阶级文学青年,反帝反封建是其主导倾向,在文学上从欧美俄苏作家作品接受影响较普遍,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或接近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或倾向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也有接受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影响,形成较为复杂的小流派,但不足以同上述两大主潮相对抗。这一时期大部分社团并无严密的组织,系统的理论,成员的思想观点也不尽同,在发展过程中,有人大步向前,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有的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倒退、堕落,但多数人则能坚持爱国的民主的进步立场,坚持“五四”文学革命的优良传统,为促进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