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聚集10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汉赋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聚集100条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中国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古往今来,历史名篇汗牛充栋,熠熠生辉。自先秦至明清,各类文学体裁一时无两,历来就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代表作品: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代表作品:《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倾杯乐(仙吕宫) 柳永

元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代表作品:《窦娥冤》、《拜月亭》。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周易》与汉赋关系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对古代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理论研究颇为丰富,如《周易》与诗歌,《周易》与文体等等,然涉及《周易》与汉赋之间的渊源关系,几乎是一个空白。从汉赋的角度考察,其与《周易》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是寥寥无几。

【第1句】:汉赋研究

对于汉赋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处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朱其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中,仅从汉赋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兴盛期和转变期,针对各时期出现的赋体特色,作以简略探讨,甚至为汉大赋戴上一顶“为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帽子,忽略了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本体的自身发展作用。直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越来越重视。在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开始比较系统地阐述汉赋的源头,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流变,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汉赋的发展情况。

九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正式地走进繁盛时期。从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汉赋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汉赋与文化的研究。如曹建国的《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探究了汉代谶纬文化与汉赋文学批评的关系。张松辉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分别从道家文化对汉赋思想的影响,汉赋中神仙意象,道家对汉赋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道家人物创作汉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昝风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他分别从汉代风俗文化,汉代游艺风俗,汉代建筑风俗,汉代地域风俗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再如郑明章博士的论文《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全面阐述了汉代经学、谶纬及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之间的关系。刘慧晏在《汉赋文化特质简论》中把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汉赋与汉代政治、汉代帝王,汉赋与汉代经学、汉人论赋等方面做了考察探究。许结的《汉赋祀典与帝国宗教》,详细了论证了汉赋中的祭祀与宗教文化。还有刘昆庸的《汉赋山林描写的文化心理》,徐云敏的《汉赋与汉代建筑文化》等,分别着眼于汉赋中的山林和建筑,阐述了汉赋文学之意象与汉代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侧重于汉代社会文化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汉赋中的多角度“意象”研究。如易闻晓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汉赋“凭虚”论》,选中了汉赋中的“凭虚”作以阐述探究。侯文学发表的《屈宋作品的山水审美取向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摘取了山水审美这个角度,探究其对汉赋的影响。杨庭的《汉赋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则是挑选女性形象作为研究汉赋的突破口。孔德明的《汉赋的生产与消费》,从汉代经济学的角度对汉赋进行研究。张芳溢的《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则是从音乐的角度对汉赋进行探究。贡小妹的《汉赋中的建筑美》,从体量美,空间美,形体美和雕饰美四个方面作以探究。郭满的《汉赋地名疏证》,侧重对汉赋中出现的大量的地名,作以整理。还有许多学者对汉赋分别从多角度展开系统的研究,比如汉赋的语言文字,赋体文分类及结构特征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汉赋与经学的研究。龚克昌先生曾在《学者论赋》中说:“在两汉时期,《五经》地位极高,成为法定教科书,朝政指南。因而通经的往往可以做官,所以学经的人极多,经学盛极一时”。从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推广“天下郡国皆立学馆”(《汉书・儒林传》),到昭帝、宣帝、元帝的增补经学弟子,凭借经学而走进仕途、飞黄腾达成为当世之风。枚皋、扬雄、蔡邕等一大批汉赋家深受这种社会风潮影响,《五经》成为两汉士子必修之课。因此,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对于汉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经学与汉赋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

【第2句】:汉赋与经学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汉赋与经学渊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然比较而言,还显得相对薄弱。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非常迅速,对汉赋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汉人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自能作用。”清代文宗阮元也认为:“综两京文赋之家,莫不洞悉经史,钻研六书”。

刘慧晏在《汉赋与汉代经学》中所说的:“从汉武帝到章帝,经学始终主导着汉代人意识形态,被封为国教。辞赋之人都是文人,因此深受经学影响。如董仲舒,班固等人,本身就是名震经学界的经学家。经学中的大一统的观念,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阴阳五行观念等,作为汉代官方思想,在汉赋中得到了积极传播和浓重的渲染。”这几个观念严格来讲,都可以归属于《周易》的范畴。

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经学与汉赋之间关系。然而,大多数学者是把经学当做一个整体的概念,比较笼统的'探究了汉赋与经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如刘松来先生在《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阐述了“汉代赋体文学流变与经学的关系”,“汉大赋的话语方式与经学语境之关联”,“经学衰微与赋的文体升华”等方面,内容丰富,援引了大量汉赋资料来佐证观点。郭令原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论述了《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分别从“题材和主题的影响”,“雅颂创作对汉赋的影响”,“《诗经》句意在赋中的运用”,“楚骚对汉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汉赋与经学的关系研究,还有冯良方的《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王洪泉的《经学视野中的两汉赋论》等等,以上这些学者都是整体地角度阐述“六经”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对于“六经”分开与汉赋关系的研究,即单独探究某一经学对于汉赋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如许结、王思豪的《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李桂荣与郑明璋的《论经学对汉赋题材的催动》,金前文的《汉赋与汉代<诗经>学》,陈曦的《汉赋引<诗>考论》,肖赛璐的《西汉赋引<诗>考论》等,都主要着眼于汉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也有部分学者探究了《礼经》、《春秋》、《楚辞》与汉赋的渊源关系,然对于《周易》与汉赋的关系研究,却少有人涉足。目前,在本人搜集范围之内,仅见唯一一篇明确阐述《周易》与汉赋之间渊源关系的文章,即是张涛教授2001年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汉赋与易学》。然其仅择选了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几个人的作品作以探讨,难免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谈及汉赋中反映出的易学思想时,只简略的提到了几位汉赋家作品中宇宙观,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周易》思想对于汉赋创作的全方位影响。

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是对于汉赋与《周易》之渊源关系的范畴,还存在非常大的开拓空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与两汉时期谶纬迷信的泛滥有着很大关系。众多研究学者不愿涉足这段繁杂的领域,特别是曾经被视为迷信范畴的《易经》。因此,系统展开《周易》思想对汉赋创作影响的研究,深度挖掘出汉赋创作与《周易》之渊源关系,在目前的学术界是一块人迹罕至的沃土!

《周易》与汉赋的关系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对古代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周易》与汉赋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汉赋研究

对于汉赋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处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朱其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中,仅从汉赋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兴盛期和转变期,针对各时期出现的赋体特色,作以简略探讨,甚至为汉大赋戴上一顶“为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帽子,忽略了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本体的自身发展作用。直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越来越重视。在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开始比较系统地阐述汉赋的源头,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流变,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汉赋的发展情况。

九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正式地走进繁盛时期。从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汉赋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汉赋与文化的研究。如曹建国的《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探究了汉代谶纬文化与汉赋文学批评的关系。张松辉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分别从道家文化对汉赋思想的影响,汉赋中神仙意象,道家对汉赋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道家人物创作汉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昝风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他分别从汉代风俗文化,汉代游艺风俗,汉代建筑风俗,汉代地域风俗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再如郑明章博士的论文《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全面阐述了汉代经学、谶纬及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之间的关系。刘慧晏在《汉赋文化特质简论》中把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汉赋与汉代政治、汉代帝王,汉赋与汉代经学、汉人论赋等方面做了考察探究。许结的《汉赋祀典与帝国宗教》,详细了论证了汉赋中的祭祀与宗教文化。还有刘昆庸的《汉赋山林描写的文化心理》,徐云敏的《汉赋与汉代建筑文化》等,分别着眼于汉赋中的山林和建筑,阐述了汉赋文学之意象与汉代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侧重于汉代社会文化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汉赋中的多角度“意象”研究。如易闻晓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汉赋“凭虚”论》,选中了汉赋中的“凭虚”作以阐述探究。侯文学发表的《屈宋作品的山水审美取向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摘取了山水审美这个角度,探究其对汉赋的影响。杨庭的《汉赋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则是挑选女性形象作为研究汉赋的突破口。孔德明的《汉赋的生产与消费》,从汉代经济学的角度对汉赋进行研究。张芳溢的《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则是从音乐的角度对汉赋进行探究。贡小妹的《汉赋中的建筑美》,从体量美,空间美,形体美和雕饰美四个方面作以探究。郭满的《汉赋地名疏证》,侧重对汉赋中出现的大量的地名,作以整理。还有许多学者对汉赋分别从多角度展开系统的研究,比如汉赋的语言文字,赋体文分类及结构特征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汉赋与经学的研究。龚克昌先生曾在《学者论赋》中说:“在两汉时期,《五经》地位极高,成为法定教科书,朝政指南。因而通经的往往可以做官,所以学经的人极多,经学盛极一时”。从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推广“天下郡国皆立学馆”(《汉书・儒林传》),到昭帝、宣帝、元帝的增补经学弟子,凭借经学而走进仕途、飞黄腾达成为当世之风。枚皋、扬雄、蔡邕等一大批汉赋家深受这种社会风潮影响,《五经》成为两汉士子必修之课。因此,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对于汉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经学与汉赋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

【第2句】:汉赋与经学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汉赋与经学渊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然比较而言,还显得相对薄弱。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非常迅速,对汉赋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汉人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自能作用。”清代文宗阮元也认为:“综两京文赋之家,莫不洞悉经史,钻研六书”。

刘慧晏在《汉赋与汉代经学》中所说的:“从汉武帝到章帝,经学始终主导着汉代人意识形态,被封为国教。辞赋之人都是文人,因此深受经学影响。如董仲舒,班固等人,本身就是名震经学界的经学家。经学中的大一统的观念,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阴阳五行观念等,作为汉代官方思想,在汉赋中得到了积极传播和浓重的渲染。”这几个观念严格来讲,都可以归属于《周易》的范畴。

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经学与汉赋之间关系。然而,大多数学者是把经学当做一个整体的概念,比较笼统的探究了汉赋与经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如刘松来先生在《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阐述了“汉代赋体文学流变与经学的关系”,“汉大赋的话语方式与经学语境之关联”,“经学衰微与赋的文体升华”等方面,内容丰富,援引了大量汉赋资料来佐证观点。郭令原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论述了《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分别从“题材和主题的影响”,“雅颂创作对汉赋的影响”,“《诗经》句意在赋中的运用”,“楚骚对汉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汉赋与经学的关系研究,还有冯良方的《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王洪泉的《经学视野中的两汉赋论》等等,以上这些学者都是整体地角度阐述“六经”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对于“六经”分开与汉赋关系的研究,即单独探究某一经学对于汉赋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如许结、王思豪的《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李桂荣与郑明璋的《论经学对汉赋题材的催动》,金前文的《汉赋与汉代<诗经>学》,陈曦的《汉赋引<诗>考论》,肖赛璐的《西汉赋引<诗>考论》等,都主要着眼于汉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也有部分学者探究了《礼经》、《春秋》、《楚辞》与汉赋的渊源关系,然对于《周易》与汉赋的关系研究,却少有人涉足。目前,在本人搜集范围之内,仅见唯一一篇明确阐述《周易》与汉赋之间渊源关系的文章,即是张涛教授2001年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汉赋与易学》。然其仅择选了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几个人的作品作以探讨,难免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谈及汉赋中反映出的易学思想时,只简略的提到了几位汉赋家作品中宇宙观,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周易》思想对于汉赋创作的全方位影响。

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是对于汉赋与《周易》之渊源关系的范畴,还存在非常大的开拓空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与两汉时期谶纬迷信的泛滥有着很大关系。众多研究学者不愿涉足这段繁杂的领域,特别是曾经被视为迷信范畴的《易经》。因此,系统展开《周易》思想对汉赋创作影响的研究,深度挖掘出汉赋创作与《周易》之渊源关系,在目前的学术界是一块人迹罕至的沃土!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你对唐诗宋词以及元曲有了解了吗,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1句】:唐诗

唐诗一般指的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成于唐并盛于唐的1种讲究格律的诗体,所以唐人就把它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它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3类,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5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仗。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的每句前面加上平仄相对的两字。

绝句:则是绝取律诗的一半。有4种绝法:【第1句】:【第2句】:【第7句】:八句,【第3句】:【第4句】:【第5句】:六句,【第1句】:【第2句】:【第3句】:四句,【第5句】:【第6句】:【第7句】:八句。

【第2句】:宋词

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开始叫曲子,后来也叫乐府。它的句子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内容多写诗之外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称诗余。

每首词都有1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该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约有八百多种。

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上)3类。词的分段叫“片”或“阕”,如果是三段以上则叫一叠、二叠、三叠……

【第3句】:元曲

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散套)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

【第1句】: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1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第2句】: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五个,每1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第3句】: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第4句】: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第5句】: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13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第6句】: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词”又叫为“长短句”,是有别于诗的1种艺术形式,一般按照固定的字数和平仄、韵律要求,配合着一定的曲调唱诵。早在唐朝时后,就有少量词作品问世。而到了宋朝,词的发展达到巅峰。由于宋朝本身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发达,文人的地位也很高,为这种文学艺术的提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宋朝时候国家积弱,对外战争连连失败,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剧烈的动荡也催生了一批叹息个人沉沦,或感慨称国家兴衰的词作品。

宋词按照风格,基本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女词人李清照,以及柳永、秦观等人。其词风清扬柔和,温情万种。豪放派则以北宋的苏东坡和南宋的辛弃疾为代表人物,词风似金戈铁马,铿锵有声。尤其南宋以后,朝廷偏安,外敌入侵,使得许多豪放词人,都发出了悲壮的强音。除了辛弃疾外,张孝祥、陈亮等人也是豪放派中的活跃分子。民族英雄岳飞虽然一生留下作品很少,但其一阕《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豪迈悲壮,堪称是豪放派的经典代表作。不过,也有人考证认为,这首词是后人伪托岳飞之名作的。

宋词和唐诗一样,也是中国古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一朵浪花。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组成了各个时代精品的合奏曲。

由于词是要配合着曲调来唱的,每一首曲调,称为1个“词牌”。而每个词牌对应的词,其总共多少句,每一句各有多少字,哪些字要求押韵,都有严格规定。所以宋词的格律要求,丝毫不比唐诗低。

宋词共有上千个词牌。根据每个词牌字数的多少,还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长调(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