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大梁·洪升》原文与赏析
洪升
匹马嘶荒野, 群山拥乱云。
迢迢二千里, 去哭信陵君。
洪升(1645—1704),字昉思,清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做过二十年国子监,在政治上郁郁不得意。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传奇定稿,曾称誉一时。次年八月因在佟皇后丧葬期间演出此剧,受了弹劾,被革去监生,不久即离开北京,回到故乡。
这首诗作于康熙十年(1671)秋。诗人自杭州去河南开封,因心情抑郁,在途中写了五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诗中既有怀古的感慨,同时又寄托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愤和怨恨。
诗题中的“大梁”即今河南省的开封市。首、次两句,诗人以“匹马”、“乱云”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与纷乱。一匹马在荒凉的野外独自嘶叫,显得是何其的孤独和悲凉;群山被乱云围困着,又是何等的纷扰和窘困。其实,这里的“匹马”与“群山”是诗人隐喻自己。这是诗人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来衬托自己彼时彼地的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纷乱的复杂心理。
诗人自杭州赴大梁,由于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意,便油然地缅怀起“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的魏公子信陵君。信陵君礼待“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侯生的故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世之人传为佳话。作为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洪升,此时此刻缅怀信陵君就十分自然和合理了。“迢迢二千里”是指自杭州到大梁的大约路程,诗人不远千里“去哭信陵君”,更见出他对信陵君的敬仰和钦慕,并因当时没有出现象信陵君这样的人物而感到哀伤。
这首五绝,开头两句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匹马嘶荒野,群山拥乱云”的具体形象,造成特定的艺术氛围,接着再写千里去哭魏公子,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索味的余地,增强了作品的容量,收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