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
明弘治、正德年间,由于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搜刮无度,国内的阶级矛盾加剧,统治者内部的斗争也激烈起来,西北又面临着严重的外患,所以弥漫一时的“台阁体”那种粉饰现实、阿谀奉迎的文风,必然要被时代所抛弃。于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加上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人,被称为“前七子”,打起了复古的旗号,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很快地便在文坛上夺取了“台阁体”的统治地位。李梦阳(1472-1527)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庆阳)人。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河南信阳)人。他们同是弘治间进士,在政治上都是敢于和权贵斗争的人物。李梦阳曾因反对权贵张鹤龄,与尚书韩文密谋翦除宦官刘瑾等八虎,两次入狱。何景明也曾因指控刘瑾被罢官。前七子在文学上的主张主要有两点:①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认为先秦两汉的散文,汉魏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才是绝对完美的,尔后的诗文则一代不如一代。②正因如此,他们重视模仿,以模仿为文学创作的途径。至嘉靖、万历间,社会矛盾进一步恶化,外患也更为严重。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又继之而起,把文学复古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后七子”除李、王之外,还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李攀龙(1514-1570)字于麟,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二人都是嘉靖时进士。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和前七子一脉相传,甚至更趋于极端。他们的诗文也以模拟剽窃为能事。李攀龙的文章生吞活剥三代两汉,“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佶屈聱牙,不能卒读。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声势更大,甚至又出现了“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等名目,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复古的倾向是基本一致的。应该看到在反对“台阁体”这一点上,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理论是明显的复古倒退,所以他们对文学的发展实质不但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有害。这个运动一直持续到明代后期,对明代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