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凭夫妇
作者: 傅平 【本书体例】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怛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选自《搜神记》)
战国末年,宋康王的“舍人”官韩凭,娶妻姓何,长的非常漂亮。康王将何氏抢了过去。韩凭很气愤,康王将他囚禁起来。判他为“城旦”白天去防御寇虏,晚上再去筑城。何氏悄悄地送给韩凭一封信,辞意曲折地写道:“阴雨绵绵,河大水深,日出照我心。”结果密信落在了康王的手中,拿出来给左右的侍从官吏看,都解释不了信的内容。大臣苏贺说:“阴雨绵绵,是忧愁和思念;河大水深,是说不能来往;日出照我心,是比喻死志已决。”不久,韩凭自杀。
韩凭的妻子悄悄地用药水腐蚀自己的衣服。康王同何氏一起登台,何氏乘此机会跳台自杀。左右侍从急忙伸手去拉她,但她的衣服已严重腐蚀,经不住手拉,何氏摔死了。在衣服中搜出一封遗书,上写“我活着对康王有利,我死了对自己有益,求大王开恩,把我的尸骨同韩凭合葬。”
康王看了很生气,不听遗言,派侍从把何氏埋葬,同韩凭的坟头遥遥相望。康王说:“你们夫妻相亲相爱,若是你们自己能使两座坟头合起来,我决不阻止。”一夜之间两个坟头长出两棵大梓树,十天后就大得一人合抱了。两棵树的树干弯曲互相靠近,地下树根交叉,地上枝叶交错。一对鸳鸯一直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飞走,头颈相交发出悲哀的叫声,声音哀婉凄切,令人感伤。宋国人可怜他们,就给树起了个名字叫:“相思树”。这就是相思这个词的来源。南朝人都说这对鸳鸯是韩凭夫妇的魂灵变的。现在睢阳还有韩凭城。那首歌谣在民间流传至今。
《韩凭夫妇》是一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志人小说。作者通过对康王依仗权势,夺走韩凭之妻何氏的描写,表现了何氏坚贞不屈,不贪图荣华富贵,为爱情忠贞而死的崇高品质。
浪漫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我国的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韩凭夫妇》生不能相爱,而以死殉情,死后,出现了奇迹,韩凭夫妇在天有灵,果然“两冢相合”,“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实现了韩凭夫妇生不能相爱,死后一定相依的志愿。同时,也揭露了康王的荒淫无耻,凶狠残暴的行为。
小说的结尾,不论是“两树相交”,还是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都是作者的幻想的产物。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这种幻想的情节出现,既为深化主题服务,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使何氏不为暴君所屈的斗争精神得到了升华。
韩凭夫妇是河南睢县人,睢县至今还有韩凭城。歌颂韩凭夫妇坚贞不屈的歌谣,一直在民间流传着。甚至诗人,戏剧家,也借鉴这个故事的情节,创作出新的作品,这一切说明,《韩凭夫妇》故事影响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