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鲁斯特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鲁斯特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鲁斯特

玛里尔·普鲁斯特(Mareel Proust,1871—192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是《追忆消逝的时光》,1900—1906年期间他翻译、介绍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的著作,深受其影响。他的主要文艺观点见于《复得的时间》一书中。

普鲁斯特相信直觉、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更重要。首先,他认为文艺之所以能再现生活,是因为它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一篇文学作品的全部素材都在我过去的生活中”。但是,作家面对的不是现实生活,而是过去的生活,即“我的生活,对生活的喜、怒、哀、乐的回忆,构成了一种储备。”作家经常回忆、加工、保持接触,从而使它们成熟,变成素材。每一个人物都在他的记忆中长期酝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作家要有“对于带有普遍性的事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能着眼于普遍性。”从而“对于他塑造的每个人物,他都可以冠以六十个他曾观察过的人的名字。”显然,这符合文艺创作的实际。普鲁斯特还认为,情感在创作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甚至可以代替想象。 “一个不会想象、但内心很敏感的人也能够写出好的小说。”在生活中最愚蠢的人在无意中会用手势和话语表露感情,从而表明他本人一无所知,但却为艺术家揭示法则。 “侮辱带来的愤怒、背弃带来的痛苦,很可能将是我们永远不会了解的经历,就艺术来说,却是很宝贵的”。 “在每一件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最恨的人,而且天啊,甚至还有他最熟悉的女人。”显然,情感在艺术中有极大的作用,但除了情感之外,艺术也需要有理性、想象等多种因素。

普鲁斯特认为,人的直觉可以触发美感,它才是评判真理的标准。直觉, “唯独它才是判断真理的标准”, “只有直觉才能够使真理更臻完美,从而感受纯粹的快乐”。对于学者来说,理智活动在先,对于作家来说,理智活动在后,显然,普鲁斯特有些过分强调了艺术中的直觉活动。但是,普鲁斯特对真实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艺术的真实性在于描写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所说的现实,就是同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那些感觉和记忆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独特的关系。只有作家发现它,才有可能用语言把两种不同的存在永远联结在一起。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可以使那些在某一特定地方居显要地位的事物无限地互相接替,真实性只有在这种时刻才开始出现;作家克服两个不同的东西,确定它们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艺术世界中类似科学世界中的唯一因果法则——并把它保存在优美的文体里”。

普鲁斯特是一个可知论者,他是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世界达到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