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老子》国学经典解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老子与《老子》国学经典解读

老子与《老子》

一、老子的生平与时代

关于老子生平资料,最可靠者为司马迁的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张君相云:“老子者是号,非名。老,考也。子,孳也。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物,善化济物无遗也。”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地理志》曰苦县属陈国。《索隐》按:《地理志》苦县属陈国者,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裴氏所引不明,见苦县在陈县下,因云苦属陈。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苦音怙。《正义》按年表云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正义》:“太史公疑老子或是老莱子,故书之。”《列仙传》云:“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菹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楚王至门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结合史籍所载,老子从早年起就在东周王朝任史官——守藏史(又称柱下史),掌管史册典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约在中年时期,受到王朝贵族迫害,一度罢官,逃居鲁国避难数年。后来,老子又被召回复职。约在五十多岁时,在东周王朝内战中失败的王子朝,携带王朝史册典籍逃往鲁国避难,史册典籍既失,老子亦去其职。老子在东周时间较长,见东周王室衰微,便离周去秦。西行途中,经函谷关,遇守关令尹喜(又称关尹或关令尹喜)。尹喜求为其著一部书,老子著道德五千余字。即今所言《道德经》,亦称《老子》。尹喜慕老子之学识,便“去吏而从之”。老子西去后,隐居秦国,后人只知其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此为传言和推测,皆不实之词,但说他因“修道而养寿”则为可信。

二、《老子》其书及版本

(一)《老子》一书相关问题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三十七章在前,第三十八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八十一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梁启超在评胡适《中国思想史大纲》时,用“六条证据”断言《老子》一书出自战国之末。其后,顾颉刚、钱穆、张寿林、张季同、罗根泽、冯友兰、熊伟、张西堂等学者撰文,认定《老子》为战国时书(见《古史辨》第四、六册等)。他们所依据的不外乎是思想源流、时代精神、语体文风、语言方式、流播方式、学者引述、民俗习惯等,以此判断其为战国时书。如梁启超认为,老聃是一个拘谨守礼的人,与《五千言》中那种反礼的精神相悖,所以《老子》不像为老聃所书。老聃有一句话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三十八章),似不可能是老子的话。并从《老子》中找出了“万乘之君”、“取天下”、“仁义”等词,认为不是春秋时人所能作,而是战国时的用语,并认为《墨子》、《孟子》中未论及老子。罗根泽认为,《墨子》提出“尚贤”,而老子提出“不尚贤”,那么,“不尚贤”这一否定判断不可能在“尚贤”之前出现。钱穆认为:“孔、墨均浅近,而老独深远;孔、墨均质实,而老独玄妙。以思想之进程言,老子断当在孔、墨之后。”另一些学者从文体上来论证《老子》,冯友兰说《老子》是一种经体,是战国时的作品,不同于春秋时期的“对话体”(如《论语》)。而顾颉刚认为《老子》是赋体,是战国时的新兴文体。罗根泽和冯友兰从私家著述的角度提出,战国前无私家著作和私人著述等。上述看法几乎剥夺了老子的著作权。

我们认为,或许正因为老子深知礼的弊端,才由知礼到反礼的;至于战国词语问题,是《老子》在流传中后人的增益而已;“尚贤”在先秦文献中不独为墨子的专利;老子的“幽深”并不能说明其时代一定居孔、墨之后,因为谁也不敢说《易》不幽深;而且孟子未提到《老子》,不等于《老子》就必然不存在。因为,孟子也未提到《易》,而庄子也未提到《孟子》,这并不能证明《易》、《庄子》是伪作。至于文体,我们认为《老子》的节奏韵律更像是一种哲理诗的“诗体”,似更接近于《诗三百》的“诗体”。《诗三百》篇的“诗体”在春秋时期早已存在,为什么《老子》就一定要在战国时期才能诞生呢?至于战国以前无私家著作,私人著作当自《论语》始的说法随意性太大,经不起推敲。当然,认为《老子》一书成于春秋末,确是老子所作的学者也有不少,如胡适、唐兰、郭沫若、吕思勉、高亨、陈鼓应等(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他们坚持认为,《老子》出于老聃之手,是春秋末年老子出关时所写的“五千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吕思勉的意见,他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认为:“《老子》书辞义甚古,又全书之义,女权皆优于男权,俱足证其时代之早。”又在同页注中指出:“全书皆三四言韵语,间有散句,盖后人所加,与东周时代之散文,截然不同。一也。书中无男女字,但称牝牡,足见其时之言语,尚多与后世殊科。二也。”并认为《老子》并非南方之学,而是北方之学。

1973年,从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帛书《老子》的两种抄本,世称甲本和乙本(《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甲本字体处于篆隶书之间,不避“邦”字讳(汉高祖刘邦),所以,断其抄写年代当在高帝之前。乙本字体是隶书即今体,避“邦”字讳,但仍用“盈”(惠帝)和“恒”(文帝)字,可见其抄写年代应在高帝时期,当与甲本相隔不远。甲本与乙本距今都已经两千多年,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老子》一书的抄本之一。《老子》帛书的发现,证明了《老子》绝非汉代的作品,至少在秦代之前就已经流传。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大批竹简(《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其中竹简《老子》距今2300余年,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抄本。不仅发现诸多不同于通行本的思想言述,而且将《老子》的年代比帛书《老子》往前推进了一百多年,推翻了老子成书“晚出说”,证明《老子》的时代起码当在战国中期甚至更早。不妨说,依据《史记》和前人的考释,以及新出土的郭店本《老子》,似乎可以基本肯定老子是春秋末期人,他拥有着上下篇五千言的《老子》的著作权。

因此,可以说,《老子》一书为老聃所著的私家著作,它并非对话体,而是一种哲学诗或诗性哲学,在其流传过程中,为后人所修改,其基本上反映了春秋时代老聃的思想。

(二)《老子》的版本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八十一章,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河上本复于每章章次之首冠以“章题”二字。魏王弼《老子注》,只分八十一章,并无章题名称。唐初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据宋代谢守灏《混元圣纪》记载:傅奕考核众本,勘数其字。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之;安丘望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得之。其中项羽妾本迄今仍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另尚有题为西汉末严遵撰的《道德真经指归》,章句颇与诸本不同,今存残本,但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

现存《老子》的版本,除汉初帛书本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约略统计,石刻14种,其中以唐太宗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其次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今见木刻诸本中,以宋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较古,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有影印本。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魏、唐、宋、金、元、明众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

历代学者研讨和考释《老子》的著作不下千百家,但存者少佚者多。其中主要有:

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最早著《解老》、《喻老》,西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以及《刘向说老子》等,均已散失。

东汉时,道教成立,河上公《老子章句》宣扬练气可以久寿长存;《老子想尔注》强调学道练形,能致长生。魏晋时期,何晏作《老子道德经》,王弼撰《老子注》,阐发以虚为主、以无为本的玄学观念。

南北朝时,佛学和道教并盛,佛门亦耽玄理,释氏注解《老子》的很多。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宋时,释惠琳、释惠严各注《老子道德经》2卷,释慧观撰《老子义疏》1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鸠摩罗什撰《老子注》2卷。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誓为佛门弟子,亦著《老子讲疏》6卷。

唐代,因皇帝与老子同姓李氏,故大力提倡道教,设置崇玄学,令生徒论习《道德经》,道俗学人,先后注《老子》的名家有孙思邈、傅奕、尹知章、成玄英、唐明皇、李荣、强思齐、杜光庭等。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20卷,以唐明皇御注并疏为主,集河上公、严君平、李荣注,成玄英和强思齐疏,弥补了成玄英《老子疏》已亡之缺。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著,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10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刊本,明《道藏》未收。司马光著《道德真经论》,第一章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于“无”与“有”字下断句,与先儒不同。王安石喜读《老子》,作《老子注》,第一章句读与司马光相同,但王安石阐释“道”时,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以气一元论解释“道”。司马光则认为“道生一”,道是虚无,即自无入有。王安石子王雱、同党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18卷,所引注本,或存或亡。其胪列解老者诸姓名,亦为珍贵的史料。到了元代,吴澄作《老子注》,更定为六十八章,独成一家言。明代焦竑撰《老子翼》,采集韩非以后解《老子》者64家,并附以焦氏《笔乘》,共成65家,各取精语,于诸家注中推为博赡而有理致。并附《考异》,识其异同。

清代毕沅撰《老子道德经考异》,以唐傅奕授定本为底本,参校河上公、王弼、顾欢、陆德明、彭耜、《永乐大典》、焦竑《考异》等,间有不合于古者,则折中众说,以定所是。但毕沅《考异》,详于宋元诸本,忽于唐本。近人罗振玉针对毕沅这个缺陷,撰《道德经考异》,他根据景龙本、开元御注本、广明本、景福本等四个唐石刻本以及六朝和唐写本残卷10种撰成。他说,上下二经八十一章中,未见唐抄者才四章耳。唐以后诸本,不复阑入,期与毕书相辅而行。这是该书的特色。罗本再加上马王堆汉墓帛书本、焦竑和毕沅《考异》,则汉、唐、宋、元、明诸本《老子》文字的异同,都可以考定了。

现在的通行本是以王弼本为底本的。至于现代人的注本,可以参考的书籍比较多,如朱谦之的《老子校释》,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价》,陈松如的《老子说解》,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任继愈的《老子绎读》等。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故《老子》的外文译本亦多。世界上《老子》译本有260多种: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荷兰文19种,意大利文11种,日文10种,西班牙文10种,丹麦文6种,俄文、瑞典文、匈牙利文、波兰文各4种,芬兰文、捷克文各3种,冰岛文2种,葡萄牙文、越南文、世界语各1种。(这是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的数字),其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在国外翻译出版的版本也很多。

从现有资料看,西方人开始真正接触《道德经》是19世纪。只有巴黎的保罗·佩里奥1912年撰文说,《道德经》曾在7世纪译成梵文,但无版本可寻。确切的资料表明,西方第一个译本是1842年巴黎出版的斯坦尼斯拉斯·朱理安《老子道德经》法文本。1870年莱比锡出版了维克多施特劳斯的《老子道德经》,它是第一个德文译本。1921年出版了卫礼贤《老子道德经》,学者认为这一本是比较忠于原文的德译本。1884年伦敦出版的鲍尔费的《道书》是最早的英文译本。1891年理雅各的《道书》译本由牛津出版。1898年美国芝加哥出版的保罗·卡鲁斯《老子道德经》译本,被认为是质量较好的译本。

20世纪初,老子思想在西方逐步传开,普及程度较前有所提高。例如老沃尔特·高尔恩《老子译本》1904年第一版,1913年第三版,1922年重印。1934年伦敦出版的亚琴·章利英译本《道和德〈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研究》,对《道德经》在西方的传播有较大影响,重印过多次。由中国人自己翻译的英文《道德经》在西方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胡泽龄的译本,1936年在成都出版。林语堂1948年在纽约出版了《老子智慧》。1959年初在伦敦出版了《道德经》。《道德经》译本虽然很多,难以统计,学者认为译文质量较好,有重大影响的本子是詹文锡1963年在纽约出版的《老子之道》。还有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出版林保罗的《老子道德经及王弼著英译》。他在序言中说:“各种外文译本已有70种至80种之多,而且至少是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有一种译本。”自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出版以后,海外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老子热。研究老子其人其书,各种注本及英文译本大量出现。

三、老子的思想体系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老子》主要思想脉络:究天道立人事,立天道推人道,包含思想完整性,坚持深刻全面性,实现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合一性,即独异于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亦即老子说的“备天”思想。

老子道学理论是理论中的理论是哲学,哲学中的哲学是科学——大道哲学。从大道哲学的视野出发,老子道学的主要观点:

(1)“道之为物”、“有物混成”(混成论)的宇宙万物本体论。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生万物(生成论)宇宙自然生态论。

(3)“象帝之先”的先见之明的认识论。

(4)大小不二、首后不二、内外不二的异常深刻圆融的相对论。

(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逆向思维方法论。

(6)“修之于身”、“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妙徼齐观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审人事”的直觉类比的缜密观察审证论。

(7)“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宇宙万物本源论。

以及“道法自然”、自然法于自然的理论;慈爱万类,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宇宙胸怀;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理想追求(把独异于人的老子天人合一观概括为“五同性”思想:同源性、同构性、同律性、同归性、同一性);现实的理想天堂——地球天堂之理想;起点“和”、过程“和”、结果“和”的根本三和中态方法论;以“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本体立场;“修之于天下”的平民化圣人人格——人人可以超凡入圣,升华人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正邦治国思想(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法治)六治合而为一的以正治邦,“以奇用兵”的万不得已的兵治(是一套完整的辩证统一的安邦治国思想体系);“可以为天地母”——大道科学为一切科学之母。所以李约瑟说“内在的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是“玄之又玄”与实之又实辩证协调统一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老子之道曲高和寡。《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有预见性,懂得他的思想难为常人所解。

其实老子是在“黄帝之道,老子言之”,是黄帝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老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的方法论去思维。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完整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是道就是不可固定于那个具体事物的那个“道”;也是说可以在具体的事物之中或也可在具体事物之外而变动不居。“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道就是恒“名”;但道有其捉摸不到的变化运动性,依其运动变化着的相应特征事物也不是道的名字了,其所依附的法则是道、其名不再是道,为此,道随其依附的作用性态不同,必须依其广义上另取其名——即非恒名,依其所关联在一体的事物就是相应事物的名字了,如太阳、地球、人体等。“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之道同物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也可说“道”合化存在于事物的运化之中与之上,因为“无”太微小了,人们无法用肉眼见到与用手触摸得着,而且“无”还在永无止息地在作功;而“有”则是宇宙中肯定存在着的万物。因此,要常从“无”的过程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命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是开启人类智慧和探索自然奥妙的钥匙,因为道的运化作功是周而复始的,其玄妙之门就是阴阳属性的正能态同负能态相互作用的盈亏消长的位移循环不息,才能化生万物的枢机(事物相互作用化生控制中心)。关于“道”的循行关系准则的理论,在老子以前就已经有雏形了,老子应是集大成者。是学者的使命感,关乎社会的运作,因此必须为道正名。这个道也就有广义与狭义的了,而广义的道认为是“大象无形”,应以“执大象”的方式才能把道执掌操作,其“大象”属于导向的宏观逻辑意义,是告诉人们如何地认识道和运用道的方法。而狭义的道是能够具体运用的道。

老子认为,为学是求知识,为道是求智慧。真正的智慧是理性、逻辑的一种体验方式,只有通过得“道”的方法才能悟到“道”。老子的“道”,与基督教的上帝是极其接近的概念,但拒绝了基督教上帝与神的完全虚无的迷信色调,走上了具有自然科学的轨道上。道非人格化、非神的上帝化身,而上帝是人格化的、神圣化的,道是无可比的议题,讲起来难度也就大了许多。“道”虽是哲学的概念,除用于表示规律、法则的含义之外,还有自然和社会事物中的运用之道,如地球的椭圆形运转轨道、现代使用的信频之道、各种事物的运输之道、人体内外的功信与物质纳新吐故之道,有了这些道的存在,世界才动了起来。否则无道的法则规范和现实的道的作用,世界人类无法进行功信和物质的传输交流、交换和交易,则万物无以生存运化。如果其前的哲学解辩,把道作超思维、超逻辑的泛虚释义的话,很可能又把老子的道再一次地卷入唯心论的漩涡。单凭《老子》“无”的错解就潜在着一种被神化的内涵,一旦社会有了需要,它可以转变为一种宗教的核心理念。例如在道学中,人们为道的方法发展成为道教修行的方法,老子的《道德经》演绎成道教各类迷信的经书。很可惜的是老子在那时把“无”讲得太含糊了,但不能求全责怪老子与老子的那个时代,责任在老子的后学们,不了解老子的道的真正底蕴,以致老子的智慧在目前还上不了称为文明古国的科技雅堂。那就令人深思了。

“道”是黄帝及老子提出的哲学概念,而老子的哲学理论都是围绕着“道”而展开的。过去几十年,哲学界长期争论老子的道是物质还是精神,老子哲学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其实老子的道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有机合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人体始终”,即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理。老子的哲学是道物论,是“唯道是从”的道物辩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