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作品分析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是希腊语音译,原为希伯来语“弥赛亚”,即救世主的意思。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奴隶制崩溃时期的罗马帝国。所遵奉的经典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就犯了罪(“原罪”),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只有信奉上帝及其儿子耶稣才能得救。早期的基督教反映了当时奴隶和贫民对奴隶制的反抗和谋求解放的愿望,宣扬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选民,主张平等博爱,反对享乐,提倡禁欲,相信“来世”。早期的基督教,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3页)因此,罗马帝国开始对基督教是极端仇视、残酷迫害的,但是毫无效果。后来,便加以利用,许多奴隶主贵族人物纷纷加入教会并逐步窃取了领导权,这样基督教变成了剥削阶级的宗教。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054年,随着罗马帝国东西两部的分裂而分成公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到了中世纪,罗马教皇成为欧洲的绝对权威,其经院哲学成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科学严重地受到限制。十六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公教内部发生了反对教皇宗教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即马丁·路德的改革,此后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在我国,称为基督教,通常指基督教新教,又称为耶稣教。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矛盾空前加剧。尤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作为人们精神支柱的基督教思想及其所宣扬的“平等”、“博爱”“正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几乎完全幻灭了。于是在西方许多知识分子中,产生了信仰危机、精神危机以及对于世界、人生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也是现代派文艺产生的思想根源之一。
十九世纪以来,相继出现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理论,纷纷向“理性主宰世界”的传统哲学发起挑战,要求深入探寻意识和精神的奥秘。但是它们最终也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创造实质就是上帝的创造,他说:上帝“就是不断的生命、活动、自由”。(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在西方还有所谓天主教现代派,其理论观点和柏格森的观点正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