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在狂奔》鉴赏
作者: 徐红兵
刘再光
一群野牛在狂奔——那林中杂沓的蹄声!那月下高扬的尘雾!
在这片小小的陆地上,它们追逐什么?疾驰的风?腾飞的浪?朦胧中摇曳的云影?动荡不宁的黑色海平线上纷纷降落的流星雨?
野牛在狂奔,穿跃隆隆的涛声,奔向遥远的记忆——
满载着古国雄风的褐色云帆;
流泻着纹理,如流泻着琼崖渔歌的白木跳板;
使千刃波峰肃立、万丈水谷屏息的轰鸣号炮;
它们那耕耘过北方大陆无边沃土的祖先,在感情湿润的沙滩上稳稳踩下的第一行蹄印……
历史的洪波涌起,将一个民族的荣耀高举于海平线之上。涛声不息,野牛在狂奔——那粗犷的激情!那进发的野性!那豪迈的、庄严的、愤怒的证明呀!
曾经有一段时间,关于西沙群岛的归属问题引起争端,甚至诉诸于炮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再光怀着捍卫祖国尊严的满腔义愤创作了这首散文诗。
文史不分的《史记》时代早已过去。写文学作品与写历史著作显然是不同的。况且《野牛在狂奔》是一首散文诗,更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因此,诗人很注意运用艺术的视角来处理面对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题材。
“一群野牛在狂奔——那林中杂沓的蹄声!那月下高扬的尘雾!”显而易见,这首散文诗的艺术视角一开始对准的就是一群狂奔的野牛,形象奇特,令人惊异。人们不禁要问:西沙何以来这群野牛?它们在这片小小的陆地上追逐什么?本来,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但是作品不以实写来回答,而是挥起富于幻想的艺术彩笔以虚带实加以渲染。这样的艺术处理无疑是高明的,它立即使题材生发出了诗一般的迷人色彩和感人情韵。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笔虚写,赋予了历史题材以艺术的生命,使散文诗的艺术之光照亮了西沙的历史生活。
“野牛在狂奔,穿跃隆隆的涛声,奔向遥远的记忆——”追随着野牛的狂奔,诗的艺术视角被引进了历史舞台的帷幕:在风涛滚滚的南海上,祖国的航船高扬着褐色的云帆驶抵西沙群岛,长长的白木跳板搭在礁石上,在轰鸣的号炮声中,祖国的行政官员登上西沙巡视,他们给岛礁命名,给岛礁带来了铜钱和瓷器,还给岛礁带来了垦殖的牛……而这些牛的后代就是今天生活在岛上的一群野牛。这是重要的历史事实!然而,在艺术视角的观照下,作品不是用史笔来记述这些历史事实,而是用诗的构思,形象地再现历史的场景;用诗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历史的一幕,让历史穿上富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外衣,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之从艺术的感染中看到历史事实的存在。正象散文诗最后所写的那样:“涛声不息,野牛在狂奔——那粗犷的激情!那进发的野性!那豪迈的、庄严的、愤怒的证明呀!”是的,这种艺术表现不但取得了历史记述的作用,而且在艺术审美上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