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赏析解读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
远远的是牵牛,亮亮的是织女。
双手洁净纤细,抚弄梭子织布。
整天织不成匹,泪水如雨下落。
天河又清又浅,相距并不遥远。
只有一水之隔,含情不能诉说。
二
耕织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最普遍的农村生活。牵牛织女的动人故事,在中国千百年来众口相传、家喻户晓。
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住在天河之东,勤奋织布,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将她嫁给河西牵牛,织女出嫁后就不再织布。天帝很生气,责令织女回到河东,每年七月七日夜才能渡河与牵牛相会。“七月七日夜,鸟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刘安《淮南子》)
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提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脘彼牵牛,不以服箱。”大意是一昼夜有十二个时辰,其中从旦至暮有七个时辰;织女每时辰更动位置一次,从旦至暮一共七次。一天七次,也没有织出一幅像样的布来。明亮的牵牛星徒有牵牛之名,却不能用来驾车载物。
牛郎织女是最得人心的神话。凡是神话都是原始的民间诗,反映了青年男女相爱而受压抑限制的痛苦,折射出民间百姓普遍渴望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
三
“迢迢牵牛星”,是织女遥望的对象,感情激发的源头。借以起兴,引出织女。
“章”,布匹上的经纬纹理,代布匹。这是以部分带整体。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近在咫尺,两情依依,仿佛远隔天涯。但是语气温和,真是哀而不怨。
在水一方,隔江相对,四目相望,脉脉不得语,这种似曾相识的情感体验从不间断。如李商隐“车走雷声语未通”。
专从织女这一方面着想,是单相思。片面的深刻,部分代全面。杜甫“今夜鄜州月”,韦庄“想君思我泪痕干”,隔花人远天涯近。“脉脉不得语”,可以想见牛郎也在隔河相望。
人间天上,此岸彼岸,“隔”。牛郎织女是一个极好的意象,最具天上人间的浪漫色彩。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杜牧(一说王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情人节。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
李商隐“此日六军齐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当时笑其短,自以为天长地久,还不如鹊桥相会。今日羡慕牛郎织女永恒的爱情。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赋予如水如梦之感,文采斐然。开拓了境界。虽然一年一度只能相见一次,一年一次的相会,胜过人间无数虚伪的爱情。
四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奠基之作,总结汉代五言乐府辉煌成就,下开建安、六朝,是连接从先秦到唐宋诗歌史的主轴。
《诗经》和汉乐府里的好诗,其实是民歌,扎根在民间。本诗没有作者,但并不是民间的作品。《诗经》清新自然,本诗中的思恋之感则婉转千回。
《诗经》里没有引用,《楚辞》里也只是借用神话传说。本诗引用《诗经》、《楚辞》,可见作者是文人,是文人仿乐府作的诗(《玉台新咏》题作西汉辞赋家枚乘作)。
本诗的意思,一说是“忠臣见疏于君”之辞(张琦);“此盖臣不得于君之诗,特借织女寓”(吴淇);“篇中以牵牛喻君,以织女喻臣”(方廷珪)。一说是“殆吴攻大梁,乘在梁城遗书,说吴王之时所作”(陈杭)。诸说可参。
《古诗十九首》很成功地结合了中国最早传统的赋比兴的写作方法,表现了一种挣扎和矛盾的心情,体现了一种张力,历代评价颇高。
钟嵘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明代钟惺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古诗归》)。
明代胡应麟说:“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玲珑”,在这里有贯通、穿透的意思,它的感发与意象之间是贯穿、打通的。
晚清陈祚明说:“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采菽堂古诗选》)
五言诗到《古诗十九首》完全整齐成熟,树立起五言诗的典范,这是《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