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一
目录:
1.对湘潭市垃圾构成的分析——网上找资料
——参考文献:《德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究_李红艳》的第四章(生活垃圾清运树状图)
——参考文献:《福州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_刘用心》第二章第二小点(生活垃圾清运变化图和变化表)(生活垃圾月产量变化图)
——参考文献:《福州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_刘用心》第三章
——参考文献:《福州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_刘用心》的第一章第三小点(只是把它放在了引言部分间略陈述)7.湘潭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德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究_李红艳》的第五章(调查问卷)8.湘潭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研究——参考文献:《德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究_李红艳》的第六章(创新点+难点)
——参考文献:《福州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_刘用心》的第七章(可重点借鉴)
——参考文献:《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条件研究_黄进》的第四大章
——参考文献:《对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研讨_勾红英》的第三章第四大点
9.湘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参考文献:《德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究_李红艳》的第八章(创新点+难点)10.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福州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_刘用心》的第八章(参考即可)
——参考文献:《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条件研究_黄进》的第六章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二
青春有限,岁月无价!暑假本来属于那些整天忙碌在知识海洋的莘莘学子,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但学校却牵起"三下乡"的热潮,一个将"科技、文化、卫生"带进农村的社会服务团队!当我得知"三下乡"的真正意义之后,我也赶紧报名了。
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所农村小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迎来了一大群小同学和许多的村民!他们热烈的掌声和热情的笑容让我们异常感动,骄傲的同时也有几分的担忧——害怕自己辜负他们的期望。从此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也暗下决心:无论什么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坚持到最后!
作为一个宣策组的负责人,当然要在开始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和同学知道和了解我们"三下乡"服务队,我和手工组的同学到周围人群聚集的地方粘贴了红纸,主要介绍我们服务队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和我们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加上去年师兄师姐在此创造的影响力和学校在前一段时间的宣传,以致我们在下午招生的时候,都快忙不过来了!
有的父母还亲自带自己的孩子来,我们很感动。为了让小同学们和家长清楚地知道他们怎样做才能更快而且又准确地合适的科目,我用一个牌子写上我们开设的具体科目,而且在老师座位上写上具体科目。这样大家都自觉有序地排起队来,队伍是那样的整齐。我们有的负责各年级的,有负责兴趣班的,大家都忙个不停。当然,看到那么多小同学,虽然有点累,但我们感觉很开心、也很欣慰!
但接下来,好像没什么做了。这让我很头疼!在窗外看见我们这些小老师正用心地给小同学们上课,自己感觉很失落!很愧对那些小朋友!原来没事做也有烦恼!看见操场那里还有一些小同学,就过去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为什么没去上课呀?没想到那些小同学想看见平时的老师一样,害怕地走开了。我一下子觉得挺尴尬的,我才明白是我的沟通有问题。几经周折,我才了解到有几个小女孩原来想学舞蹈的。于是我带她们去找了我们的舞蹈老师。还有几个他们再说他们的家乡话,我听不懂,只好尴尬的走开了。原来如何和小同学很好地沟通也挺讲究的!
当我正烦着没事做的时候,我开始着手于队员们在上课是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因为我总觉得做点事才舒服,于是收集了队员们还有什么需要,我能帮上的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许这就是我心里的一点安慰吧!于是我从早上坐车回校了,不过花在坐车和等车的时间已经去了八个小时!害得我头晕晕的,有种想吐的感觉。买东西也花去了两个小时!好像时间就从我身边悄悄的溜走。遗憾的是答应了一个队员的还有一件事还没做——找竹竿!
忙完一天下来,感觉很累但很开心。本来现在晚上和大家分享一下和做一点总结!但一直没机会没机会,心里很纳闷。但不知是冲动还是不懂事,那晚竟然对队员发脾气。他们以为我干活太累了,还说以后就不要让太多活我做了。我想不让我帮忙,那就等于杀了我呀!那时我更伤心!我想了很久,他们也是关心我呀!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很想对她们说:对不起!是我不好!iamsorry!但请你们让我帮忙吧!不然看到那些孩子我会很内疚的!
如果这就觉得累的话,那接下来的将会更考验我们的毅力。有一天下午,我们大部分老师上完课了,队长就通知我们去帮农民收割稻谷。有些同学问:稻谷是怎么样子的?吓得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不过也难怪他们,因为有些同学在城市长大,有些同学是从外省来的。在稻田里,同学们收割稻谷的方式可是五花八门,可把大家逗乐了!对于我们来说,说实话,干这样的农活确实是很累,连走路都想趴下!不过听说今天加菜(村们给我们送了两只鸭),我们可高兴了!
记得最深刻的活动就是家访了。家访的第一天,烈日高空,我们依然顶着烈日,骑着借来的单车去学生家做家访。去家访之前我们的家纺队长和我们可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可惜我没参加,我是临时决定去的,因为我有些是还没忙完。不过在到学生家里的时候,我可是认真地看了家访队长准备的详细资料。因为他是心理专业的,还有她认为家访不能盲目,而且不能耽误家长太多时间,讲究效率,最重要的是和家长谈话要有针对性,围绕当地和现在社会普遍的家庭问题。记得家访的第一个家庭,儿子在父亲面前亲自认错,并承诺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感动得父亲蹲在墙角一边沉思。还有一个家庭,家里的墙壁上有一个漂亮的学习园地。家庭不是很富裕,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的可是相当的重视。家长也很热情,家里有什么一些特产也拿出来说给我们尝尝。很多家长还主动要求我们一定要我们去他们家做家访。但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做了一部分学生的家访。为了争取时间和家访的效果,我们队员在晚上打着手电筒、在下雨天打着雨伞去拜访学生家长。在当地掀翻了家访的热潮!
如果说三下乡一次实践,那我会认为它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很重要课题!它也是我们人生的中很重要的旅行!我们带去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经验与感动!孩子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见证!
最后,我们在孩子和村民的欢送中默默离去。我们感动了,是孩子的泪花,是孩子的真诚,是村民的热情。我们慢慢远去,伴随着我们的是绿色的山村、美丽的山村!我深情地爱上这里!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三
2024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四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永不枯竭的矿藏。任何垃圾均有相应的回收再生技术,使之可以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生产循环,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垃圾只有进行分类,才能使之变废为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
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但是在当前中国的社会形势下,垃圾分类艰难依旧。
国营垃圾回收日见萎缩。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就拿北京为例:1965年,二坏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有2000多个。80年代后,其规模严重萎缩;1997年,三环路以内的国营废品收购站仅剩16个。我国现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设备较少,通过机械化分类成本较高,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
拾荒大军取而代之问题多多。这些民间自发的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他们自身的传染病发病率也较高。
袋装垃圾并非长久之计。许多消费者将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装垃圾,给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新的问题。
分类垃圾桶的困惑。虽然采用了分类垃圾桶,但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在一些社区,由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环卫局的垃圾车又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到一起运走了,严重挫伤了百姓的环保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既然提倡和推广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和善事,那么,为最大限度地推广、普及这一做法,政府和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如何努力。先行试点,逐渐铺开。
在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的同时,可通过整顿和规范废品回收市场,收编“马路游击队”,通过设立准入机制,引导这一人群由粗放式垃圾分类向精细化分类转变,由松散无秩序性向定点规模化转变。同时将推行垃圾分类的政策与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岗位联系在一起。试想一下,一批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妇女,加入了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她们将初步分类的有机垃圾再次进行分类,然后用有机垃圾去喂蚯蚓。蚯蚓产生的排泄物“蚯蚓土”,被作为肥料出售。此举不仅改善了环境、让妇女提高收入、也让更多基层群众成为垃圾分类理念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深化试点,追求数量却不注重质量是不行的。现在硬件是具备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主观意愿不强,环保意识薄弱,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导致现在还只是一小部分人认真参与垃圾分类,大部分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扔垃圾。所以将垃圾分类引入学校,教育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学生回家会监督和指导家长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从入幼儿园到大学,垃圾分类与减量应该是他们的必修课程。上班族应该自学或单位组织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社区不上班的居民,通过超市、公园等中间环节,发放资料,并真实地告诉他们做垃圾分类可以节省更多钱,一般这类人年龄偏大,教他们省钱更易接受。
重在持之以恒。垃圾分类的好处确实不少,可谓利国利民,可从一些地方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没跟上,嫌麻烦外,也与职能部门工作不力有关,如开始时轰轰烈烈,可慢慢的力度就不够了,各项配套服务也没跟上,最后自然是虎头蛇尾了。要让这项工作能收到实效,就应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因此有关方面除了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外,还应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增强可操作性,让群众不仅能知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能从中真正尝到甜头,得到收获,这样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源头分类的意识已进入,但终端的处理是否需要加强?当然,垃圾分类还需要有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操作和产业化运营。也就是说,所有的垃圾都要有专门人员上门进行回收,并把垃圾分类的标准更明晰化,而不是简单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这样,更利于培养居民垃圾分类处理习惯,同时也可让分类后的垃圾有一个更合理的归宿。
总之,垃圾分类的主力应是居民本身,要落实到户才有效力。试想如果垃圾在家里的时候是混装的,大家出门之前再分类,最后效果一定不好。不如每户发几种颜色的家庭装小垃圾桶,在家里扔的时候就分好了,那么拿去社区的分类箱就不困难了。因此发挥我国人口大国的优势,动员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自家垃圾的分类工作,并且建立垃圾分类储运的运作机制和回收利用垃圾的下游产业,就完全可以让垃圾变废为宝,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五
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六
环保,如今已是全世界每个人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校园里的环保,也自然是与我们所有在校同学所密切相关的问题。近日,我们学校在xx区举办了一场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宣传活动。让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当中,为城市环境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民众的环保意识,真正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今天我们小组来到家属院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活动期间,我们既采访了这里的居民,也询问了在做清洁的环卫工。她们很友善的和我们交流了自己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看法。通过和她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她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给予很大的认同和支持,但同时对于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也有很多担忧。目前洛阳市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焚烧发电,这对于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还有就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发布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政策,很多群众都还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处理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环保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并且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它将会持续不断地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危害。
在中国,关于垃圾分类后的去向,大多以焚烧的处理方式;然而,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所以,在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回收与再利用,对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回收容纳点进行不同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真正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真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因为垃圾分类处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壮举,只要每个人都为垃圾分类处理、为我国的城市环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七
201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八
活动背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黄金”--垃圾分类这一举措已经推行近xx年,然而由于垃圾分类过程极其复杂、难度极高,这一举措怡然已被人们忘却在历史的尘埃中。据焦作市城管办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主城区垃圾增长量达到10.2%,按照这样的增长量和垃圾处置结构(焚烧和填埋比为41:59),垃圾填埋场只有8.2年的寿命了。垃圾的合理处理,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1、在这个垃圾处理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在人们将垃圾分类回收的思想渐渐淡忘的时候,我们重新省视垃圾分类这一经典举措,成立了关于“关于垃圾分类举措落实现状的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并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探索。希望从中了解xx市、xx省、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举措落实的现状,让大家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件细致活,人人应尽自己之责任”,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重拾垃圾分类这一举措,来促进解决垃圾处理的燃眉之急。
2、进一步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向更多的组织学习征求创意,创建学习型组织。
我小组成员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102-20xx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后,制定了适应本调研课题的评级准则--《绿益垃圾分类星级评定标准》以更好的进行本次调研活动。
在这个准备阶段里,我组成员面临着几个共同的挑战与困难--如何让这个看似传统的调研活动散发出新的亮点,类似于“老酒新包装”的做法;如何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来更好的完成这次调研活动?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调查垃圾分类的现状?如何体现我们这次活动的价值?……这些难题都阻挡着我们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调研活动的当务之急。
那么,面对这许许多多的挑战与机遇,承载着老师与同学的希望与期待,绿益小分队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相信大家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是“时刻准备着”!
一:xxxx生活区
本校作为“xx市第二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不难在生活区内发现醒目的四色分类垃圾桶。
经小组成员商讨后,我们小组成员分成了三组驻足在熟悉的生活区内。在生活区内调查显然并非一件难事,很快我们就有了一些发现。看来今天是好运的一天!
生活区中的一个垃圾桶集中堆放处与垃圾处理地就在我们f11楼北的架空层内。只见各色垃圾桶井然有序的堆放在一边,旁边几个蓝领工人正整理这周围的瓶瓶罐罐。
寝室内的配备也非常值得一提,每个寝室里都配备有一只绿色和一只黄色的垃圾桶供大家投放垃圾。然而每个楼层的大垃圾桶却是青一色的大号圆形蓝色垃圾桶,华丽丽地无视了寝室里的垃圾分类举措。难道至今无人发现这个矛盾的存在吗?因此,我们组成员认为本校生活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有较大的改善潜力。相比之下,学校并未从事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与活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景不长,要说分拣垃圾,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意气的大学生来说实属登天难题。好吧,无可奈何中,抱着速战速决的心态,我们找了个人流量比较少的地方工作起来。之前买的橡胶手套可是好好的体现了它的价值,很快就有小成果了。于是小组成员开始根据《绿益垃圾分类星级评定标准》对本校生活区内的垃圾分类状况开始评级。
地点:xxxx生活区
总评:作为为数不多的“xx市第二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相比之下有着先发制人的优势,为此在垃圾分类投放与回收方面我们应该更加起到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而非完成任务,让可爱的分类垃圾桶成为摆设。
总评星级:*****
二:xx大学校园
作为非垃圾分类试点区域,该学校校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另外具有路途段,被众人所熟悉等有点。在几分钟的步行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然而怎奈光阴一如既往的飞逝,此时已是中午时分,大家也已是汗流浃背,汗如雨下。然而,我们的工作不容终止。
从垃圾分类这个角度来看,xx大学校园内的垃圾桶配备十分传统,没有计量那样色彩绚丽的阵容。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体,并且拥有着先进的思想,代表着发展的方向与潮流,因此在大学校园里提倡垃圾分类投放与回收是较好的发展方向。我想垃圾正确投放,也应该“从娃娃抓起”.
地点:xx大学校园
总评:在校园内,似乎并没有迹象体现出垃圾分类的理念,但不得不承认校园内推广垃圾分类举措有着很大的潜力,合理的垃圾分类处理同样会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评星级:*****
三:小区--xxx
虽然不属于“xx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但是可爱的四色垃圾桶以及宣传海报及横幅随处可见。一看到散落的海报牌,我们便立即把它们扶起来并形象的排列好。
在xxx转悠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小区在推广并实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小区在启用四色垃圾桶的同时,保留了旧式垃圾桶,因而呈现为旧式垃圾桶与新式垃圾桶共存的现象,不免给居民造成一种混淆。另外据询问,小区虽然搞过一些推广活动,但是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没有明显的提高。
在调查垃圾分类举措的同时,我们绿益小分队没有忘记将垃圾分类意识带给小区居民。在经社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在醒目的地方拉起了宣传横幅。
后来获悉,就在x月xx日,xxx社区还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会议,与会人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了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可见该小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希望他们能将这一精神继续延续下去,为垃圾分类处理共谱新章。
地点:小区--xxx
总评星级:*****
在这样一番调查以后,居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于是我们一行在饥肠辘辘中赶回了我们的根据地。
四:xxx社区
根据一路上的状况与我们一直以来对xxx的印象,作为传统的分类垃圾桶,该垃圾桶也算美观实用了。
在xxx地域,最醒目的是连续排放的大号红色垃圾桶,这个确实很有混淆的意味,因为在最新的四色分类垃圾桶来说,红色代表着有害垃圾,而该区域的垃圾以餐厨垃圾为主。在垃圾桶上则有清晰的:xxx社区字样,想必这些都是由xxx社区管理的。
在走访了一些商城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问题。即四色垃圾分类的垃圾桶没有一种适合端庄华丽的商厦的样式。倘若分类垃圾桶在设计之初没有齐全的款式、样式来适应所有的环境,那垃圾分类举措的广泛推广似乎是一句空话。也许在人们广泛接受垃圾分类举措之前,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地点:xxx社区
总评:xxx是一个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时尚社区。每天会生产大量的垃圾,其中餐厨垃圾是可回收再利用价值很高的垃圾。从多角度来看,xxx是一个非常具有现状改善潜力的`地方。一旦有健全的垃圾分类回收的体制,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
总评星级:*****
通过这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根据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见证了垃圾分类这一举措的落实现状。如同大家所预料的,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回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的体制与设备还未建立完全。在感叹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但归根究底的问题仍然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树立起高度的垃圾分类的意识。从根本上垃圾分类回收这一措施的诞生不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更不是为了满足形式上的追求,而是为了人们的未来,为了人们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诞生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小组的本次调研活动在几经困难后圆满的完成了。我们始终相信:“平凡的话题,始终有着它平凡的价值!”根保管员应经常了解设备情况,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备件,应及时处理,办理注销手续:因设备报废、设备技术改造或设备外调而导致不再需要的备件,要及时销售和处理做到尽可能回收资金,不随意浪费。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备件废品,且经管理员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鉴定无修复价值的,要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批准后报废。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九
一、 活动目的:
1. 增强志愿者的环保及垃圾分类知识;
2. 培养志愿者的组织和策划能力;
3. 社区建立小区垃圾管理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二、 活动时间安排:
三、 发现与心得:
1)对此次活动:
1. 对xx垃圾量及垃圾成分做了一次系统的收集。这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对xx县城垃圾量,垃圾成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度,都有比较确切的数据统计,志愿者们通过问卷、访谈、跟垃圾车等方式,收集的信息比较准确,也为给当地环卫部门的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撑。
垃圾量:xx每天产生垃圾在50-60吨,每天有4辆垃圾车收垃圾,分上午和下午两趟,每车每次收集垃圾在3-4吨,还有一辆餐厨垃圾车,一天收集餐厨垃圾在2吨左右(只有5个试点小区、一所学校、一个农贸市场的厨余),另有一辆大型垃圾箱运输车,平均每天运送7-8次,每次2吨左右。
垃圾成分:通过对小区的垃圾成分统计,以及在跟随垃圾车收垃圾过程中对全县垃圾的观察,每天所产生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60%左右,可回收垃圾约占20%,不可回收的约占20%。对龙凤苑小区垃圾的统计中,厨余垃圾约占总量的70%以上,每天约200斤,其他垃圾中可以卖钱的垃圾(废纸、塑料制品、干净的塑料袋废铁等)约占垃圾总量的10%,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用过的卫生纸、小食品包装袋、衣物、其他杂物等)约占20%,约有30%的小区住户会对自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干湿分类但并不彻底。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 90%的居民认为环保很重要;
• 70%的居民愿意垃圾分类处理;
• 30%的居民进行简单垃圾分类;
xx县城主要垃圾分布点:
xx县成主要垃圾分布点集中有19个,主要根据垃圾车在此停留时间计算,此范围内垃圾相对集中。
2. xx居民没有做到垃圾分类的原因。
发现多数居民都认为保护环境很重要,也愿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但是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以及注意环保细节的居民并不多。没有做到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去分、环卫处理体系不健全分了也没效果、不清楚分类以后的垃圾的去向及后续是怎么处理的、不清楚分类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等等,对居民的访谈还了解到很多居民更希望垃圾分类由物业或者环卫的垃圾管理人员来操作,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节约时间,而且他们分类水平会更专业一些,同时还可以保证分类好的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后续的处理体系而不是被重新混合在一起,而居民自发的分类则很难有保证。
还有人建议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自己就会遵守;也有人建议政府的机关单位及小区应该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先在这些地方开展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居民推广;也有部分居民认为垃圾最终怎么处理是政府环卫部门的事情,他们只管按规定交垃圾处理费,垃圾怎么处理不关他们的事了,就算他们想管也没用,索性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够了。
3. xx修建堆肥厂,但运作并不高效,每天运输过去的厨余垃圾很少,而目前已经堆好的堆肥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安全性,不敢拿出去销售或使用,一直都还存放在堆肥厂,这也使得当地环卫部门在处理厨余堆肥方面不太积极。
4. xx正在兴建新的垃圾填埋场,老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填满
新的填埋场预计10月投入使用,可以用10年,主要是讲垃圾在垃圾中转站打包处理后,然后在拉过来填埋,据环卫所冯所长介绍,打包垃圾可以减少一半的空间。但打包之后填埋场将不会再有拾荒者,而此前了解在填埋场拾荒者依然还能从填埋垃圾中拣出50%的可回收垃圾,而一旦经过中转站打包填埋,这50%的可回收垃圾也将被填埋,是否真正减少了空间有待论证,同时这些拾荒者失去了生活来源,会不会又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得而知。
另外,新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郊的另一个山谷中,布局很像一座水库,在峡谷中建起一座“大坝”,大坝的上游用来填埋垃圾,大坝下游紧挨着基脚处建有渗滤液收集池,但能否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尚未可知。另外,从峡谷两侧的植被情况推断,该峡谷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由于垃圾场的建设,政府投入巨资凿开了几道山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5. 宣传活动很吸引。
在小区的宣传活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小孩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之前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这样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教居民自己动手制作酵素、堆肥,以及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从中穿插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收集。
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制作引起了许多居民的关注,很多居民亲自动手跟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2) 对志愿者:
1. 比较系统的接受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这次实践选拔的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对环保感兴趣,并提前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做一些了解,在培训中也会比较系统的给志愿者们讲解国内的垃圾现状,以及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应对策略,整个环节希望志愿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总的感觉还是好的,同学们通过培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 对垃圾的全面关注。
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贵阳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也没有去关注过垃圾问题,通过这次实践,不但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环保及垃圾分类常识,也让他们对垃圾有了比较近距离的接触(包括垃圾成分、垃圾的去处、垃圾的影响等),直接接触垃圾,跟随垃圾车收垃圾,倒垃圾填埋场看垃圾,对志愿者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他们也表示以前没觉得垃圾问题是大问题,也没想过垃圾在从自己手中丢掉之后会去到哪里,也没觉得环卫工人有多伟大,但这一次的亲身体验,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相信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而今以后,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他们在处理垃圾问题上有一些改变,甚至去影响更多的朋友来关注,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3. 志愿者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组织这次社会实践,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环保青年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与人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通过实践,志愿者们还是可以有很明显的变化,对xx垃圾处理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垃圾分类模式的了解得到了加深,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得到了锻炼,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付出的努力。
四、不足与改进:
1) 对活动:
1. 前期志愿者招募,不是很理想。
一是想法简单,觉得招6-8名志愿者不顺什么难事,就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志愿者不确定因素太多,开始报名的同学临时取消,不按时参加,使得在招募志愿者时非常被动。
2.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垃圾分类宣传环节,但相对投入要少,在培训中也主要是对志愿者能力的培训,对垃圾分类系统学习不多,只花了很少时间,所以也导致去到社区开展活动时,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宣传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影响了活动效果。
3. 活动的安排。
xx活动虽然每天都有安排,但比较跳跃,每日活动的逻辑顺序不强,使得志愿者不能对每日活动需要达到哪些目标非常了解,每天志愿者成了被动接受任务,再加上临时调整活动计划,也使得大家不知所措。总的说来就是这次活动设计存在问题,大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到最后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4. 对当地情况的考虑。
7月份在xx是最热的时候,中午气温都在35度左右,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基本没有安排出去活动,而其他时间相对较短,对计划每天安排的事情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其次,选择宣传的小区居民少,每天能够接触的居民起不到宣传效果,即使最后一天在小区开展宣传活动,也不能吸引多数居民过来参加,导致活动效果并不明显,本来计划的要在小区做一个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三方的讨论,最后也没能做成。
5. 时间安排。
接上面第4点,早上和晚上,也是小区居民比较忙的时候,急着上班,下班回家做饭,能够愿意停下来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多,而中午和晚上九点以后本来很多居民有时间的,但考虑到温度和志愿者状况,我们并没有安排志愿者在这些时间去调查和访谈,所以真正能够和小区大多数居民接触的时间,我们没有把握住。
6. 组织者能力。
这次活动是家园工作人员詹炜和关键第一次组织,并且是这种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整个活动的全局观方面把握不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临时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也显得比较杂乱,让参与者不能清晰的知道整个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每日需要做的工作。
2) 对志愿者:
1. 志愿者个人能力。
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提前做一些准备,了解一些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但因为最后招募志愿者匆忙,对选拔的志愿者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前期准备,是否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没有过多要求了,从而导致参加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并不多,并且还有几个是没有参加前期的培训就直接参加了实践,如何在社区去宣传垃圾分类就更显得困难,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志愿者多数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第一次参加,又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系统的培训,所以在活动中,诸如不敢去跟居民沟通,不敢做问卷,不知道怎么去问问题,甚至不积极等现象时有发生。
2. 志愿者的参与性。
这次组织的6个志愿者,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是很积极,分析一下,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些胆怯;二是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安排了才回去做,如果没有安排就不动。虽然我们在活动中会一直强调这次活动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问卷过程中被访者年龄偏高。
开始几天在对xx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受访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的对问卷的理解能力不够,志愿者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对每一道题进行解释而人家还未必能够理解,导致效率极低且效果不好。
五、行动计划:
1. 继续在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关心环保、愿意做环保的青年人,提升知识和能力,开阔环保视野,为机构储备环保人才;(结合正在申请的贵州大学生环保青年培养计划,针对贵阳高校的环保社团的学生,对环保感兴趣或有志于在环保领域发展,系统的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实践方法引导)
2. 组织社会实践,给年轻人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与社会接触,让他们在意识、行为上改变。(结合xx垃圾分类项目,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更多的,更具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到当地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与当地政府,小区一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3. 继续与xx县相关部门一起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一套“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包括ngo组织宣传)”的模式;(垃圾分类单靠宣传是不够的,没有激励机制或强有力的制度要求是很难维持的,并且很难持续。在政府已经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加大宣传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能够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或强制居民垃圾分类,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入第三方参与,及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运营,即企业参与。能够扶持或推动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负责垃圾分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政府主要提供资源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然后由公众参与,ngo主要负责社区的宣传与倡导。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篇十
x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