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最新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一

1、介绍双方参加开题仪式的`领导、专家

2、学校领导致欢迎辞

3、课题管理部门宣读《课题立项通知》

4、学校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

5、互动:教师向专家提问;专家向课题组成员提问

6.专家指导论证

7、领导讲话

8、学校课题负责人表态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要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回答四个“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内容,用什么措施研究,研究是有什么困惑。与课题的开始设计的研究方案大同小异。开题报告更侧重课题的理论论证、研究措施的完善、问题与困难的探讨。

(一)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二)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三)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四)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1)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2)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5)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6)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2、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1)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2)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4)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5)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3、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保障。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1)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2)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4、目前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既促进自己对课题作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又便于专家作针对性指导。所以这部分,必须是自己在研究实践中、在总结反思中遇到的真问题。

最后就是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同时,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二

开题报告

是在对课题项目进行初步准备与研究以后,对课题管理部门所作的情况汇报,主要表述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论证的基本思路,请有关部门审查有无缺陷或不妥之处。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已经完成收集资料和初步论证思考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目的和意义做简练而准确的表述。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

对研究报告进行综合性概括描述,确定研究框架,将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作简要表述。

三、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

简明扼要表述资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骤安排及课题组人员分工情况。

以上四项内容,第四项是重点。开题报告以300—500字为宜,格式及字号要符合学院规范要求。

-->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三

1、介绍双方参加开题仪式的领导、专家

2、学校领导致欢迎辞

3、课题管理部门宣读《课题立项通知》

4、学校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

5、互动:教师向专家提问;专家向课题组成员提问

6.专家指导论证

7、领导讲话

8、学校课题负责人表态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要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回答四个“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内容,用什么措施研究,研究是有什么困惑。与课题的开始设计的研究方案大同小异。开题报告更侧重课题的理论论证、研究措施的完善、问题与困难的探讨。

(一)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二)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三)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四)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1)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2)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5)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6)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2、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1)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2)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4)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5)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3、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保障。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1)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2)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4、目前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既促进自己对课题作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又便于专家作针对性指导。所以这部分,必须是自己在研究实践中、在总结反思中遇到的真问题。

最后就是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同时,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国家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大家可以阅读了解一下。

《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学科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子课题,它将系统、全面地研究优质课堂,研究优质课堂的范式、优质课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实施措施、评价策略,以及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问题。没有优质课堂就没有优质教育。优质课堂的构建和普及是实现扩大优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优质课堂的建构顺应了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有利于克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技艺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弊端,对优质课堂和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也是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扎根”研究。对优质课堂和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将对传统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教学技艺作为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的有效载体,是教师思想、语言、情感、智慧的延伸,同时又是一种灵活的、亲善的、交融的肢体语言,是一种直观的、简洁的、适宜的媒介。它能直接有效地传递信息,能含蓄地、丰富地表达情感,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对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人”的研究,不光是对教师自身,也是对学生的研究,同时也是对师生关系、对相互主体间性,对课堂生态环境等的研究。它的研究要立足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反思与总结,又要创新和发展,是当代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之一。优质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是促成和实现优质课堂的关键。没有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优质课堂的建构就是“无枝之木、无水之源”,终会流于空谈。所以,对教学技艺的研究便是从教师自身出发,挖掘流淌在教师心间的生命之泉,从教育智慧到教学机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策略到教学技巧,无不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也正是通过“优质课堂”和“教学技艺”这个研究平台,搭建一座通往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的桥梁。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师生外显的行为出发,从教师外在的经验和技巧入手,结合教师内隐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探索优秀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和教学风格形成的经验历程。本课题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优质教育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课题的提出正如国家开题报告中指明的.那样,它是在国家教育“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研基础上提出来的:从“九五”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学具的实验研究》的开展,到“十五”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实验研究》的实施,进入“十一五”《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课题之后,我们更明确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场所在于课堂,回到课堂原点,着力提高教师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来,努力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和策略等问题。国外关于优质课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优质教学的研究。

它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对优质教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兴起,研究者的视野主要放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出版的著作《学习的条件》,不仅提出了“有效学习”的策略,还阐述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思想,这也是优质教学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优质教学的研究转移到教师课堂行为以及教学过程的研究上来。1972年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克服了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学活动已经“不单纯是提高效率,而是要达到最优,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进入90年代以后,优质教学研究开始走向繁荣,研究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教师品质形成的研究上,其中“富有热情,教学清楚明了,关心、热爱、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过程关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基本特征。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侧面对“优质课堂”所具备的某些要素和条件作了分析,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也进行了探讨,但是很少有专门从教学技艺这个角度着手去研究的。国内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全国就有部分大中城市开始组织上“公开课”、“观摩课”,这些课本身就是“好课”,它的研究有很重的“优质”成份,这应该是“优质课堂”的前身。

第二阶段:90年代中后期,国家提出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随后兴起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变革已刻不容缓。1997年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国内掀起“课堂优质化”的热潮,“优质课堂”的研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优质课堂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从教学各环节的“优化”说;优质课堂的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四高说”;再到优质课堂就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好课”说,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层面对课堂教学环节的配置和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有从教学媒体的运用和网络资源的开发方面对优质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还有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优质课堂教学标准的。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侧重于理论研究,而对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对密切联系教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对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改进和运用的研究还很稀缺。关于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也都有各种不同的争论——“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中开始。

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发表以后,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认为,教学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应该是揭示一般的教学科学原理,所以科学性的研究一直占主导地位。也有一些思想家认识到,教育还应该是一门艺术。法国思想家卢梭就认为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他们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经验描述的水平上,很少有从具体操作的路径去深入探讨的。

进入20世纪以后,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十年代美国的学者,以及五六十年代英国的学者争论,他们分别从“人”的角度和教学规律探索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也为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随后,美国学爱因斯坦等学者和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等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它是实践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学既是一门探索规律、讲求技术的科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的问题,讲究技巧的艺术,现代教学技艺研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其后,便有一些学者开始针对性地对某一个领域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更倾向于研究其中的某些环节,而不是一个整体。

国内的学者也很早就认识到了国外“争论”的问题,有的就认为,“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其后的一些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达成了共识。其间,也有老师侧重于对“教学艺术”进行研究的,如李如密老师出版的《教学艺术论》,直接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对教学技艺进行了研究。也有老师直接融合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技艺概念的,如,徐高厚等编著的《课堂教学技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但他们的研究更偏向于技术、技巧层面,侧重于对技术的回归及灵活运用,而对教学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还不是很深刻。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学科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不仅具有其实践意义,更重要在于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此课题研究参与者的科学研究水平,更是对所有参与者的一次历练和提升。第二它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使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桎梏中解脱出来,创新自己,发展自己。

第三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优质课堂也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和落脚点,实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最主要的目的。第四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十年来,我校承担的国家、省、市多项研究课题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主要负责人出版专著8本。我校的语音室、多媒体备课室、天文馆、信息技术中心、科普园地和各个教师的多媒体展示平台以及良好的师德素养、教学水平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课题组由起始年级的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四大学科组成,根据学科又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一个小组均由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三结合,优势互补,为课题研究提供各层次的切入点。以上这些从实践到理论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并亲自参与课题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并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切时间和财务等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为此我校有能力做好此项课题研究工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圆满完成。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五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

5、理论总结、结题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川

常务副组长:龚映辉

副组长:朱生宁、舒兴

组员:姜丽君、漆杰、贺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龚映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漆杰、王春梅(初中)李小燕、吴梓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姜丽君、贺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龚映辉、李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龚映辉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六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20xx年10月 开题地点: 永城市第三小学会议室

主 持 人: 董松涛

评议专家: 高 昂 李 锋 董松涛

参加人员: 常彩丽 李党玲 刘灵侠 翟玲芳 黄 培 聂 华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此,我们决定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指导教师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本课题以“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为依托,在校领导的参与和引领下,以本校四、五、六年级数学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推进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推行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人才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研究也总结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会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市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重点研究的内容:

1.探索数学新型课堂评价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寻找科学、有效、实用的评价方式。

2.致力于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成师生互尊、互爱、互敬、互帮、互教的教学氛围。

3.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4.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成长

5.结合研究的成果,怎么在我校进一步推广是我们面临的难点。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会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文献研究法是整个课题研究中辅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调查研究、对比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5.统计分析法: 将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以之作为调控整个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参照。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

(五)本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5-20xx、6)

1.召开所有课题组成员会议,收集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申报课题,进行理论学习。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子课题研究,召开课题组骨干人员会议,明确层级管理,形成具体的研究工作网络。

3.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6-20xx、1)

1.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

2.围绕实验课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索规律。

3.听专题讲座,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以理论为支撑,拓展研究思路。

4.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2-20xx、5)

1.整理研究资料,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2.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报告、课题报告、专题介绍、案例分析等)

3.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研究专题

(六)课题研究的经费分配

课题组活动经费的预算和公示。

1.材料打印费200元。

2.示范课视频及课件制作费500元。

3.外出培训费1000元。

(七)预期成果

将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评价方式研究的最终结果制作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研究》的论文。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以内。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从课题的选题来看,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多主体、多元化评价,让师生掌握评价手段发挥内部评价的效用,尤其是处于主要地位的教师科学运用评价这项工具,搜集信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的评价方式,目标明确、具体、贴近实际,有较强的可行性。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内容能依照新课标要求及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实用性较强。建议对探究对象及具体评价方式做出清晰地界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力争时效性、可操作性更强。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本课题中的教育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课题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课题组应重点关注“研究充分”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形成例会制度,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列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6.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多样化,本课题可以结合课题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研究的成果,不一定是单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论文,也可以具体的以多种方式呈现。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理论研究培训,按照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新的成果,对研究过程性资料及佐证材料的进行归档和整理等。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研究重要变更 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本课题组对所作的研究计划做如下调整:

课题研究的方法应该是科学的、规范的、灵活多样的,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内容也可以使用多方位探究法,以便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形式多样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要明确化、具体化、多样化,本课题可以结合课题研究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研究的成果,从笼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变为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研究》论文。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七

20世纪70年代初,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美国悄然兴起,由于其各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陆续在许多国家的中小学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也开始在我国蔓延,并且已形成一股燎原之势。21世纪,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大多数国家在教育领域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我国的改革着眼于课程,教育部颁布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从过去的关注“学科本位”转向关注“人本位”,“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革的关键是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领域,合作学习更是具有相当强的倡导力量。《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此对合作学习作了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于20xx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此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

1.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可见,如何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适应信息时代要求,身体力行地去研究探索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全方位革命。

3.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低耗、高效、优质”的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用全新的方式获取新知。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

4.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搜集、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培养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

5.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现有的科研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示范和辐射作用,发挥学校应有的引领功能。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法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的。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去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2.创造性教学理论——创造性教学理论认为要构造学生近距离、面对面的环境,以利于全员互动,使情感、形象、人际关系等学习要素得以充分的发挥效用;要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和协作学习的时间。重视发展“师――组”、“个――个”、“组――组”这样三种交往关系,以实现交往的全面性,在交往中构造新知识,体现相互作用的学习观;创设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重要条件的、适宜于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为此而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重视运用矛盾法(置疑)和探索法(授之以法),如置疑激思、引导发现、探索研讨等,传递的不是现成的认识成果,而是获得结论、发现真理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发“能量”和“能动性”。

3.自我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维度主要是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课堂教学增加自我教育的成分,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的程度。

(三)应用价值:

1.以英语新课程的实施为前提和指导,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寻求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分析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中的认识偏差,探索各种不同的有效途径对认识偏差加以纠正,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创良好的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3.为实现英语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以及实践支撑。从而摆脱英语课堂教学中死气沉沉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这对从根本上实现英语教学方式的革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八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国家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大家可以阅读了解一下。

《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学科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子课题,它将系统、全面地研究优质课堂,研究优质课堂的范式、优质课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实施措施、评价策略,以及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问题。没有优质课堂就没有优质教育。优质课堂的构建和普及是实现扩大优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优质课堂的建构顺应了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有利于克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技艺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弊端,对优质课堂和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也是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扎根”研究。对优质课堂和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将对传统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教学技艺作为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的有效载体,是教师思想、语言、情感、智慧的延伸,同时又是一种灵活的、亲善的、交融的肢体语言,是一种直观的、简洁的、适宜的媒介。它能直接有效地传递信息,能含蓄地、丰富地表达情感,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对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人”的研究,不光是对教师自身,也是对学生的研究,同时也是对师生关系、对相互主体间性,对课堂生态环境等的研究。它的研究要立足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反思与

总结

,又要创新和发展,是当代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之一。优质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是促成和实现优质课堂的关键。没有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优质课堂的建构就是“无枝之木、无水之源”,终会流于空谈。所以,对教学技艺的研究便是从教师自身出发,挖掘流淌在教师心间的生命之泉,从教育智慧到教学机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策略到教学技巧,无不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也正是通过“优质课堂”和“教学技艺”这个研究平台,搭建一座通往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的桥梁。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师生外显的行为出发,从教师外在的经验和技巧入手,结合教师内隐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探索优秀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和教学风格形成的经验历程。本课题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优质教育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课题的提出正如国家开题报告中指明的那样,它是在国家教育“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研基础上提出来的:从“九五”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学具的实验研究》的开展,到“十五”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实验研究》的实施,进入“十一五”《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课题之后,我们更明确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场所在于课堂,回到课堂原点,着力提高教师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来,努力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和策略等问题。国外关于优质课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优质教学的研究。

它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对优质教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兴起,研究者的视野主要放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出版的著作《学习的条件》,不仅提出了“有效学习”的策略,还阐述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思想,这也是优质教学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优质教学的研究转移到教师课堂行为以及教学过程的研究上来。1972年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克服了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学活动已经“不单纯是提高效率,而是要达到最优,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进入90年代以后,优质教学研究开始走向繁荣,研究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教师品质形成的研究上,其中“富有热情,教学清楚明了,关心、热爱、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过程关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基本特征。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侧面对“优质课堂”所具备的某些要素和条件作了分析,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也进行了探讨,但是很少有专门从教学技艺这个角度着手去研究的。国内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全国就有部分大中城市开始组织上“公开课”、“观摩课”,这些课本身就是“好课”,它的研究有很重的“优质”成份,这应该是“优质课堂”的前身。

第二阶段:90年代中后期,国家提出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随后兴起了课程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变革已刻不容缓。1997年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国内掀起“课堂优质化”的热潮,“优质课堂”的研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优质课堂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从教学各环节的“优化”说;优质课堂的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四高说”;再到优质课堂就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好课”说,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层面对课堂教学环节的配置和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有从教学媒体的运用和网络资源的开发方面对优质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还有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优质课堂教学标准的。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侧重于理论研究,而对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对密切联系教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对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改进和运用的研究还很稀缺。关于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也都有各种不同的争论——“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中开始。

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发表以后,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认为,教学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应该是揭示一般的教学科学原理,所以科学性的研究一直占主导地位。也有一些思想家认识到,教育还应该是一门艺术。法国思想家卢梭就认为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他们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经验描述的水平上,很少有从具体操作的路径去深入探讨的。

进入20世纪以后,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十年代美国的学者,以及五六十年代英国的学者争论,他们分别从“人”的角度和教学规律探索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也为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随后,美国学爱因斯坦等学者和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等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它是实践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学既是一门探索规律、讲求技术的科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的问题,讲究技巧的艺术,现代教学技艺研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其后,便有一些学者开始针对性地对某一个领域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更倾向于研究其中的某些环节,而不是一个整体。

国内的学者也很早就认识到了国外“争论”的问题,有的就认为,“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其后的一些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达成了共识。其间,也有老师侧重于对“教学艺术”进行研究的,如李如密老师出版的《教学艺术论》,直接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对教学技艺进行了研究。也有老师直接融合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技艺概念的,如,徐高厚等编著的《课堂教学技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但他们的研究更偏向于技术、技巧层面,侧重于对技术的回归及灵活运用,而对教学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还不是很深刻。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学科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不仅具有其实践意义,更重要在于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此课题研究参与者的科学研究水平,更是对所有参与者的一次历练和提升。第二它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使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桎梏中解脱出来,创新自己,发展自己。

第三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优质课堂也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和落脚点,实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最主要的目的。第四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十年来,我校承担的国家、省、市多项研究课题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主要负责人出版专著8本。我校的语音室、多媒体备课室、天文馆、信息技术中心、科普园地和各个教师的多媒体展示平台以及良好的师德素养、教学水平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课题组由起始年级的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四大学科组成,根据学科又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一个小组均由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三结合,优势互补,为课题研究提供各层次的切入点。以上这些从实践到理论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并亲自参与课题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并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切时间和财务等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为此我校有能力做好此项课题研究工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圆满完成。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九

1、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2、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4、预期结果

5、参考文献

选题目的:近年来,广场舞成为普通人群最喜爱的健身运动方式之一大受欢迎。广场舞作为一种十分经济的健康行为不仅对大众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效应,也是特别重要的提高普通人群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广场舞对于普通人群健身活动具有哪些积极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健身、休闲、娱乐等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广场舞以其动感的音乐、丰富的内容、简单易学的动作得到民众的喜爱。广场舞作为民众强身健体、预防众多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广广场舞能够促进参与民众的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对民众的健身活动产生了众多的积极影响。

1、主要研究内容

1、1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参与者基本情况调查

1、2成都市城区居民参与广场舞带来的有利影响

1、3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参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1、4成都市城区居民广场舞长远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规划、建议

2、研究思路、方案

1、20xx年9月20日—9月28日选好导师、确定研究课

2、20xx年9月29日—11月25日查阅文献资料

3、20xx年11月26日整理资料

5、20xx年12月1日设计问卷调查

6、20xx年12月2日书写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7、20xx年12月22日—20xx年2月22日走访了相关广场进行问卷调查

8、20xx年3月1日—3月15日整理资料,撰写并提交中期报告

9、20xx年3月16日—3月29日完成论文

10、20xx年4月1日—4月15日论文定稿

11、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完成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我个人就对影响全民健身广场舞推广的因素进行响应的分析和论述,通过调查问卷建设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将问题的原因进行充分的论述过程,在此之中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有关的专家以及学者朋友们进行分享,是本文的创作更加具有逻辑性。本文的研究和论述我个人的观点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大家能够多提自身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对我们全民健身广场舞的推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进行推广全民健身广场舞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社会,组织,领导等自身的认识过程进行不断地优化才是我们推广过程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人力投入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加大,使群众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样推广范围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1、谭白英、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xx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十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20xx年10月

开题地点: 永城市第三小学会议室

主 持 人: xxx

评议专家: xxx

参加人员: xxx xx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此,我们决定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指导教师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本课题以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为依托,在校领导的参与和引领下,以本校四、五、六年级数学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推进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推行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人才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研究也总结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会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市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重点研究的内容:

1.探索数学新型课堂评价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寻找科学、有效、实用的评价方式。

2.致力于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成师生互尊、互爱、互敬、互帮、互教的教学氛围。

3.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4.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成长

5.结合研究的成果,怎么在我校进一步推广是我们面临的难点。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会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文献研究法是整个课题研究中辅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调查研究、对比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5.统计分析法: 将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以之作为调控整个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参照。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

(五)本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5-20xx、6)

1.召开所有课题组成员会议,收集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申报课题,进行理论学习。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子课题研究,召开课题组骨干人员会议,明确层级管理,形成具体的研究工作网络。

3.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6-20xx、1)

1.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

2.围绕实验课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索规律。

3.听专题讲座,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以理论为支撑,拓展研究思路。

4.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2-20xx、5)

1.整理研究资料,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2.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报告、课题报告、专题介绍、案例分析等)

3.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研究专题

(六)课题研究的经费分配

课题组活动经费的预算和公示。

1.材料打印费200元。

2.示范课视频及课件制作费500元。

3.外出培训费1000元。

(七)预期成果

将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评价方式研究的最终结果制作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研究》的论文。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从课题的选题来看,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多主体、多元化评价,让师生掌握评价手段发挥内部评价的效用,尤其是处于主要地位的教师科学运用评价这项工具,搜集信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的评价方式,目标明确、具体、贴近实际,有较强的可行性。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内容能依照新课标要求及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实用性较强。建议对探究对象及具体评价方式做出清晰地界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力争时效性、可操作性更强。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本课题中的教育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课题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课题组应重点关注研究充分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形成例会制度,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列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6.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多样化,本课题可以结合课题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研究的成果,不一定是单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论文,也可以具体的以多种方式呈现。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理论研究培训,按照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新的成果,对研究过程性资料及佐证材料的进行归档和整理等。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重要变更 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本课题组对所作的研究计划做如下调整:

课题研究的方法应该是科学的、规范的、灵活多样的,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内容也可以使用多方位探究法,以便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形式多样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要明确化、具体化、多样化,本课题可以结合课题研究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研究的成果,从笼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变为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研究》论文。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一

(一)

开题报告

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

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 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

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二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

5、理论总结、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川

常务副组长:龚映辉

副组长:朱生宁、舒兴

组员:姜丽君、漆杰、贺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龚映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漆杰、王春梅(初中)李小燕、吴梓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姜丽君、贺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龚映辉、李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龚映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三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我们省级课题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立题与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再通俗一点讲,作文生活化、数学生活化研究需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生本教育”的研究需以发展心理学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教学设计的研究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研究者就设立了这四个目标: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也可以在课题大框架下设立子课题。

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调查问卷入手,归纳、整理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有针对性地研究。

(1)职高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分类;

(2)新时期职高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3)探索并实践职高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确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和策略;

(5)构建职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6)制定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例:《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中的研究过程设计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一般是指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添置及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课题研究也就失去了研究之意义。

课题名称:适应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研究(结合本地域特点)

子课题名称:特色校本教材《电学技术》开发建设

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题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内形势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变化,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等职业学校共有470多个指导性专业方向,覆盖我国全部一、二、三产业,52%的专业方向是近年来新设立的。20,教育部确定和公布了数控技术应用等20个专业的176个专业点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点);各地也开展了示范性专业的建设工作。众多的专业课程需要良好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改革要求得到深化,能够更迅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探索和总结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专业教学整体水平,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发挥比较广泛的示范作用,就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际形势促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系统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等,在国内一些职业学校得到试验和推广。最近几年,相当多的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和进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关键能力”等理念或模式,逐步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发挥影响,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在此气候下,如何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就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目前,国家教育部通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共开发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组织编写和出版了1000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和100多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了新的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然而,不同的地方政策、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国家统一组织的新教材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和适用各个地方职业教育学校,如何立足于自身条件开发出适合自己、拥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就成为目前职业学校的一大科研课题。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生源质量决定教材体系需要特色:

由于普通高中热和大学热的影响,很多初中毕业生对上职业学校的热情不高,大多数学生首先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进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为无奈的选择。另外,“普九”的质量很不均衡,造成很多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这给职业学校实现传统原有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学目标带来一定困难。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需要教材有所变革:

年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1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而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的11.5%下降到2024年的8.4%、2024年的7.o%。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分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实际上,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202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生均学杂费为1237元,而普通高中为507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院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贫困家庭子女,他们难以承担接受职业教育的学费,银行又不给中职和高职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这使学校办学非常困难。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专业教学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比重不满70%,价格却及其昂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3、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迫使教材研发:

目前,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还不健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不健全,涉及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主管部门和单位比较多,缺乏有效联系,职业资格鉴定的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职业资格培训无目标、无大纲,复习资料单一且匮乏,与职业学校专业学习衔接不够,职业学校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还存在较大一些困难,如何使学校课程教学设置完成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鉴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若干原则

1、基于对国家课程的互补性原则

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原则。学校教师、学生在共同开发课程中形成的经验文本,既是学校的特色资源,又扩大了国家、地方课程的外延,具有互补性。

2、基于课程的原创性原则

我们讲的原创,指的是不仿制,不抄袭,不参照,少沿承,也就是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原有动力,原有状态。既将其打造成特色文本,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软环境建设。

3、基于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编写的读本、,设制教案文本,突出了技能要素,弱化了知识要素。但两者的相辅相成的特点必须得到足够的呈现。

4、基于课程情境中体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原则

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和活动方式的选择和设定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情绪的激发和投入状态。

5、基于课程体现“人本精神”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开发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时候,要最多考虑的是人的需要,人的给予,人的拥有和人的奉献。最大程度地调动最广大师生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编写校本教材的依据

1、从学校教育策略出发

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重新加以梳理,涉及课堂环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会全面铺开。

2、从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出发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课堂教材等。整合课程资源,这是对学校深厚历史积淀的开掘、改造和利用,讲究编程和重组。

3、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

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给他们个性发展一个空间。学生实际上也参加了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4、从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出发

学校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践者,教材的使用者。教育的模式的转轨,引导着老师职能的转换。因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程的管理者和开发者。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与具体化)

(一)建立校本课程学术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的教育行为,校长要亲自参与决策和策划。由校长室、教务处、专业部和骨干老师组成四级开发小组。小组承担如下工作义务。

1、提升理念:“构建人本,突出特色,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专业技能水平有创造性发展。”

2、制定开发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制订开发指南,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清单,评价方案等。

4、形成管理网络

(二)对教材资源的筛选和改造

1、对学校资源的整理

2、对教师资源的整理

3、对学生资源的整理

4、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5、对材料的筛选和改造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课题第一模块——工程名称:家用直流电源电路(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

课题第二模块——工程名称: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震荡电路)

课题第三模块——工程名称:晶闸管控制器(晶闸管)

课题第四模块——工程名称:数字抢答器、数字表决器(数字门电路)

课题第五模块——工程名称:数字自动控制电路、数字计数器(数字触发器)

课题第六模块——工程名称:手动发电、电动装置(电磁学)

课题第七模块——基础电学知识学习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打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2024年2月13日至2月26日,课题讨论与确定,负责人:王皓

2024年2月27日至3月12日,课题研究过程研究与制定,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王泽森、张方辉、何伟、姜英、王皓)

2024年3月13日至4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初稿,负责人:孔繁斌

2024年4月16日至4月30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定稿,负责人:张林丽

2024年5月1日至5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研究模式评价与审定,负责人:岳国峰

2024年1月至2024年8月,课题第五、六、七模块定稿,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

2024年1月初,课题定稿与评价、审报结题,负责人: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模块研究设计方法如下:

(1)确立工程项目,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学习,传授理性知识,形成电学技术的系统性、结构性

(3)配套实验测试与实践,提高感性认识,提高技能水平

(4)通过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实现工程项目完成与测评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2)实验部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课题计划进行处理和编辑,购买实验设备、器材,重建实验机制,形成完整的工程配套系列实验。

(3)工程结束工作以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为评价标准,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预期2024年底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改编,形成一门新教学思路、新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教材《电学技术》。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篇十四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方向有极其中要的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概括、和应用是顺理成章的。而化归思想又是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也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到处蕴涵着化归思想,教师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转化因素,让学生体验运用化归思想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为以后的学生的中学数学打下基础。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要了解什么是化归思想?及化归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及问题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作为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体现在整个数学的教学及学习中,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化归思想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但是如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正确的化归思想方法则就是一个难点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及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数学化,因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所以在现代进行的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须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化归思想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我的论文会绕着下面的几点来展开对化归思想的探究:

(1)先介绍化归思想的概念,并进一步的讨论其实质及转化过程.

(2)讨论运用化归思想的意义及其作用

(3)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

(4)通过对化归思想的探讨研究进一步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1]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o.2

[2]曾峥杨之《化归刍论》数学教育学报20xx.10(4)

[3]杨世明《转化与化归》郑州大象出版社2ooo

[4]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1984

[5]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6]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谢廷桢.初中效学应渗透的效学思想和方法[j].山东教育(中学版)..(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