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了官场应酬句子说说汇集100条
官场上的客套话文案20则
【第1句】: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第2句】:希望你在生意上事事顺利。
【第3句】:一切向钱看。
【第4句】: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它发光发热。
【第5句】:只要按你所想去做,亏死不后悔。
【第6句】:智者的声音愚者的方向!
【第7句】:祝愿我们的伟大的事业像一首雄壮的歌,大家一起合唱,才会有气势。
【第8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第9句】:最好的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做最成功的事业!
【第10句】:客套一点最常讲的就是“有钱大家赚”,“诚招天下客“,“真诚友架桥”,共同携手走向四面八方,合作愉快。
【第11句】: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语句请关注:刻骨铭心的话毕业留言经典语句【第11句】:什么都是虚有的只有学到的才是自己的在生意场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第12句】:生意场上无父子,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一切为了“利益”两字,有奶便是娘,千古不变的真理。
【第13句】: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勇前进。
【第14句】:“脸厚,心黑”“无奸不商”这就是我做生意的原则。
【第15句】: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第16句】:客套一点最常讲的就是“有钱大家赚”,“诚招天下客”“真诚友架桥”,共同携手走向四面八方,合作愉快。
【第17句】:买卖不成人意在,虽然在生意场上是商场如战场,但头口上的相互鼓励在所难免。
【第18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第19句】:洽谈能否成功,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为今后的交往奠定友谊的基础,显然更有意义。希望这次业务洽谈不是交往的终止,而是友谊的起步。
【第20句】:商场如战场,永不退缩的战斗到底!
晏殊的官场时光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的官场时光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63岁知河南,迁兵部尚书,封临淄公。64岁因病回京就医,并留任侍经筵,为皇帝讲授经史,其礼仪、随从均与宰相待遇相同。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开封。仁宗亲往祭奠,追赠为司空兼侍中,谥“元献”,并亲篆其碑曰:“旧学之碑”。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朝为官50多年,但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时萦绕于心,其诗作《崇因寺》(在今进贤县境内)、《金柅园》(在今抚州市一中校园内)、《麻姑山》等,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家乡人民对这位“宰相词人”,也是怀念和崇敬的,抚州市城区有一条街被命名为“同叔路”。此外还有“晏殊纪念亭”、“金柅园诗碑”、“二晏桥”(又名“二仙桥”)等。
拓展阅读:晏殊的天赋才华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游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次年,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七年,随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宫,赐绯衣银鱼,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太常寺丞。尔后,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权知制诰,判集贤殿。天禧四年(1020),为翰林学士、左庶子。其学识渊博,办事干练,真宗每遇疑难事,常以方寸小纸细书向其咨询。他也将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获真宗采纳,被倚为股肱。
乾兴元年(1022),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关于官场的寓言故事
规则
路边停着一辆汽车,车上装着交通路口用的红绿灯。汽车对那些红绿灯说:
“我们彼此关照、交个朋友好吗?”
“当然可以!朋友总是不怕多的。”红绿灯高兴地回答。
“哪就拜托你了,以后经过你那儿就让我优先通行!”
“这可不行!”红绿灯异常严肃地说,“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则!”
“你不是在掌管规则吗?面对朋友就该另眼看待!”
“绝对不行!”红绿灯坚定地说,“科学正确的规则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神圣的规则若失去了权威,那些害人的潜规则就会泛滥成灾,这样下去岂不天下大乱?”
汽车不以为然。第二天,那汽车满载货物开过来了,面对红灯大喊大叫:“朋友,请给我优先通行——”话音刚落,就被侧面而来的大货车撞得粉身碎骨了……
芝麻
蔬果王国里发生了一起盗窃奇案,两袋黒芝麻不翼而飞。冬瓜警官捉到三个嫌犯:一个是茄子,一个是西红柿,还有一个是火龙果。审问时:
茄子吓得全身发紫,回答:“我沒有偷,你看我的肚皮里装的`全是‘白芝麻’啊!”
西红柿涨得满脸通红,说:“我沒有偷,你看我的肚皮里装的全是‘黄芝麻’啊!”
火龙果一听,心惊肉跳:“我的肚皮里倒是‘黑芝麻’,可不是偷盗来的呀!”
冬瓜警官哈哈大笑:“好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你真是不打自招!”
“警官,警官,小民冤枉啊!天日昭昭……”
“什么天日昭昭?别给我装蒜!你就是偷芝麻的贼,去坐牢吧!”
一年之后,警方接到举报,抓到真正案犯,火龙果才从监牢里放出来。
——缺少才干、头脑简单的执法者,安能取信于民?
官场中的汉字(外一则)
有一天,几个汉字在官场上相遇,一番“调茶烟酒”之后,义气相投的它们谈起各自的际遇,不想却引起一片嘘吁。
“吃”说:“说起来,别人以为我们在官场上混,很风光,有谁知道我们有多苦?就说我吧,入‘口’的虽是山珍海味,却终究不过是权力的‘乞’讨。”
“会”也深有感触地说:“别看官场上这会那会的一本正经,哪个会不是‘人’云亦‘云’、枯燥乏味的大杂烩?”
“赌”说:“官场上的许多人看我是‘贝’与‘者’的组合,便把我当作生财之道,孰不知他们赢得虽是钱,输掉的却是人格。”
“债”说:“你们的处境要比多好,深受官场上的人的喜欢,不像我,‘人’与‘责’的结合,属‘别人的责任’,所以‘新官不理旧帐’!”
郁林石的郁闷
当年,陆绩在郁林当太守,他带领当地百姓发展生产,筑城建郡,兴修水利,开办书院,受到了百姓和远近有识之士的拥戴。
任期满后,陆绩走水路离开郁林,由于他为官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行李很少,舟人担心船太轻,怕经不起风浪漂摇,便从岸边搬了一块巨石放在船上,到家后才搬下来。出于对陆绩官德的景仰,人们便把这块石头叫作“郁林石”。事情传开以后,郁林石便成为廉洁奉公的象征而誉满天下。
传说过了许多年以后,又有一位读书人来到郁林做太守。这位太守上任之前就对闻名天下的“郁林石”有了想法。到任以后,他联合一位乡绅,以“廉石”为品牌,开发郁林奇石,有的卖给全国各地的豪富,有的送到京城结交达官贵人。很快,这位太守被朝廷征调到京城。离任时,他乘船离开,然而,船至江心,却莫名其妙地沉没了。太守及其家人全部葬身鱼腹。
原来,这位太守在开发郁林石的过程中,大搞官商勾结,大行巧取豪夺之取,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许多百姓不堪压诈,不得不流落为寇。听说他将离任,一群成为水寇的百姓潜入江底,将太守的行船凿了一个洞,夺了他带走的一船财富而去。
这件事被好事者得知以后,传将开来,人们对郁林石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人们一度闻石嗤鼻。
一度受人追捧的郁林奇石热冷落了下来。这晚,两块被人随意推倒的路旁的郁林石窃窃私语:“廉与贪,取决于为官者的品德,为什么非得拿我们去说事呢?”
晏殊的官场生涯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的官场生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晏殊的官场生涯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63岁知河南,迁兵部尚书,封临淄公。64岁因病回京就医,并留任侍经筵,为皇帝讲授经史,其礼仪、随从均与宰相待遇相同。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开封。仁宗亲往祭奠,追赠为司空兼侍中,谥“元献”,并亲篆其碑曰:“旧学之碑”。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朝为官50多年,但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时萦绕于心,其诗作《崇因寺》(在今进贤县境内)、《金柅园》(在今抚州市一中校园内)、《麻姑山》等,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家乡人民对这位“宰相词人”,也是怀念和崇敬的,抚州市城区有一条街被命名为“同叔路”。此外还有“晏殊纪念亭”、“金柅园诗碑”、“二晏桥”(又名“二仙桥”)等。
晏殊生平
晏殊14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一生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蕴含着人类永恒而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诗词成就
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合作,没有一首是“次韵”之作。这可见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替歌女写作不是普通所谓“应酬”)。因为不是敷衍朋友,故有真性情。不象南宋时以词作为进身之阶或交友之贽,没有把词当作“敲门砖”,所以有好作品。
晏殊词中也没有如柳永、张先等人作品中的那种羁旅愁苦,这是由于他一生富贵,仕途坦荡决定的。
《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清人辑有【晏文献遗文】收入【宋四人集】中。
拓展阅读:晏殊的故事
晏殊十四岁时,有人以“神童”的名义把他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