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山水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山水画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山水画

是中国绘画中一种重要的画科, 一般系指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绘画。 山水画在中国, 远在魏晋时期就可以在人物画的背景中看到它的雏形。 但那时画的山水还停留在“人大于山”和“水不溶泛” 的稚拙阶段。 到了唐代中期, 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并日趋成熟。 正如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著) 中所说: “山水之变, 始于吴, 成于二李” 。 “吴” 即唐代的吴道子,“二李” 即唐代的名画家李思训父子。 到了元代, 山水画达到了高峰阶段。 在元代及其以后则长期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其艺术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绘画体裁。

经过各代画家的努力探索, 在笔墨技法上都有许多新的创造。 如各种皴法的运用, 以及在用墨方面的不断创新, 不仅丰富了山水画艺术的表现方法, 而且在人物画和花鸟画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中起着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技巧和派别风格。其中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金壁山水、泼墨山水、米点山水等等。

中国的山水画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艺术特点,这就是对画面中“意境”的追求。当然,意境并非山水画所独有,而是我国传统画论、诗论中常用的概念。但是意境对山水画来讲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画家描绘的景色,都有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寄托, 也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绘画意境,也即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更深刻、更丰富、更富于诗意的境界。它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和更丰富的想象,同时也包含着深厚的、耐人寻味的意蕴和诗情。所谓“诗情画意”,也正是山水画的显著特色之一。

另外, 中国山水画另一个审美原则,是十分讲究画面上的虚实关系。在一幅山水画中往往要留有大片的空白。这些空白表面上看是“虚”的,而实际上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所谓的“空白”则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空白的处理方法,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大创造。它不但是画面上构图的需要,也与增强画面上的形式美感有关。

中国的山水画从元代开始,还创造了在画面上题字作诗的方法。以诗文来与画面配合,相互补充结合,这是唐宋以前和外国绘画所没有的一种独创。这样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可以使书法和绘画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呼应;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用文字中所表述的含意来加强和丰富画面上的诗情画意。后来又在画面上加盖印章,形成了中国绘画中诗、书、画、印合璧的特有风格。这些都极为巧妙地加强了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审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