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艺美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根据文艺和科学的自身特有规律提出的一种有针对性的重要理论观点,后来得到公认,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人民在政治生活、思想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学术等方面的矛盾时,所一贯坚持的战略方针。在文艺美学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其精神实质在于要按艺术规律发展艺术,在自由竞赛中使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反对横加干涉、平均划一,提倡文艺题材、体裁及风格、流派、形式、手法的多样化,以求得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前进,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艺术需要。艺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遵守宪法规定的原则。
“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在科学学术问题上实行民主讨论,反对个人专断和以力服人,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发展正确和先进的东西,纠正错误和落后的东西,求得科学学术的健康发展。在方针政策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有领导部门决定前和决定后之别。决定前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讨论争鸣,决定后则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事。
“双百”方针的实质性在于:坚定不移地承认文艺与科学自身的规律特点,在各个工作环节上必须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的自由和民主的手段,保证这些事业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的不断繁荣进步。
由于实行“双百”方针的基本目的所决定,坚持这一方针,必须反对极左僵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
出于僵化的“左”的方面的干扰,是不承认“百花”和“百家”都是不可抹煞的客观存在事实,把复杂的现实简单化,归结“百家”为或是资产阶级或是无产阶级的两家对立,甚至认为实行“双百”方针会助长各种错误的东西滋生和发展起来。主要表现是:
一、把学术、艺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然后无限上纲,采取政治惩罚手段,置人于死地。二、一切以现成的书本结论为根据,无视现实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必然给学术与艺术带来的变化,形成万应不变的思维定式。三、以反规律的行政干涉手段处理学术与艺术问题,甚至以领导结论的方法决断学术问题的是非,命令式的规定艺术家的艺术处理方式,束缚了学术与艺术的发展。四、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思想单打一,不让人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中把握前者,也不能多方广泛地吸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致思想上作茧自缚,走向反面。
对“双百”方针从右的方面进行干忧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自由化的观点,把“双百”方针所体现的自由竞赛和民主讨论,曲解为可以脱离任何原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也不能批评的绝对自由。这是抹煞真理和谬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界线,使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合法化思想潮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种思潮的特征是极力宣扬、鼓吹和追求资产阶级的自由,想把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两党制、竞选制、资产阶级的言论、 出版、 集会、结社自由,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一定范围内的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的金钱崇拜、唯利是图的思想行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低级趣味,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和艺术标准,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世界的崇拜等等, “引进”到或渗入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来,而从原则上否认、反对和破坏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否认、反对和破坏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这种思潮的社会实质,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内摆脱社会主义的轨道和实行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制度。凡是在文艺创作、 出版、 演出、批评和领导工作中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投合了上述思潮的倾向,都可以称之为文艺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
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艺术活动中最突出表现是艺术商品化和不讲社会效益。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把艺术变成了商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生的艺术商品化,是一种资产阶级文艺倾向。艺术的商品化的倾向特点是,在艺术活动中,背离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背离四项基本原则,混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同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本质区别,以追求利润为基本目的。甚至从赚钱的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生产低级、庸俗、腐朽的作品,以毒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多数是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多数的艺术产品也不例外,因此社会主义的艺术品也有商品性。但是,无论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还是包括艺术产品在内的精神产品的生产,都必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为了实现这个根本目的,我们的精神生产部门不仅要努力增加精神产品的数量,而且要努力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就是说,要力求作品具有爱国的、进步的、健康的思想内容,真正给人民精神上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鼓舞力量,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同时,尽管多数精神产品要作为商品流通,具有商品性,但任何健康的精神产品决不能脱离健康的审美目的,它们的生产者更不能变成唯利是图的旧商人。
文学艺术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后,通过形象对作品的接受者所发生的各种感应作用,这种作用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和积极与消极兼而有之的复杂作用在内。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家,在作品创作和传播过程中,都很讲究社会效益,都很注意防止产生消极的社会效果,力求作品充分发挥艺术的全面审美教育作用。但历来也有少数文艺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大注意作品的社会效果;特别是资产阶级没落时期的少数人,甚至以诲淫诲盗为追求目标,这是资本主义文艺反动、没落的一种标志,必须加以抵制和反对。我们今天的文艺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在作用上必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文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因而不论何时,对于文艺创作、表演中出现的极力渲染苦难、混淆道德是非、宣扬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思想、追求感官刺激等不良倾向,都必须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