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期的戏剧运动与创作
“七七”事变后,上海戏剧界成立了“中国剧作者协会”,并决定由协会在沪的会员中推举崔嵬、宋之的、陈白尘、阿英、夏衍、郑伯奇等十六人集体创作《保卫芦沟桥》。“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戏剧界又组织了“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和“上海救亡演剧队”。演剧队共十三个队,其中十一个队分赴内地和前线作宣传演出。1938年元旦,戏剧界在汉口成立“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推动戏剧工作者深入农村和前线。同时还将上海等地的流亡儿童组成“孩子剧团”,派赴各战区,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在戏剧形式上,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流动演出的需要,大都趋于小型化和通俗化,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等短小、通俗的形式。在剧本创作上,为了迅速反映抗日的形势和演出的方便,初期的作品多为独幕剧,演出次数多、影响较大的如《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上前线》、《火海中的孤军》等。
这一时期主要剧作家的作品有夏衍的《心防》、《法西斯细菌》、宋之的的《雾重庆》,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陈白尘的《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以及沈浮的《重庆二十四小时》等。历史剧作品则有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以及阿英的《碧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