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三世纪危机”
从公元二世纪末至三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社会爆发了全面危机:经济全面衰落,政局一片混乱,内战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安。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危机为“三世纪危机”。这种危机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表现是:农业萎缩,工商业萧条,财政枯竭。罗马帝国的农业是以使用大批奴隶劳动的大庄园为基础的。从二世纪中期起,由于帝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奴隶来源减少,奴价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奴隶主无止境的强制性劳动,不仅使奴隶缺乏劳动积极性,而且不断以怠工、破坏生产工具、逃亡和武装斗争的方式进行反抗斗争,使生产遭到阻滞和破坏,劳动生产率日益下降。因而,广泛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很难维持下去,这就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和衰败。而农业的衰落又引起了工业的衰落。这一方面与使用奴隶劳动无利可图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高卢、西班牙、多瑙河沿岸和北非等地的手工业发展起来,并出现了闭关自守的分散倾向,因而使意大利的手工业如玻璃、陶器、金属冶铸等业,因在市场上受到排挤而衰落下去。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必然引起商业和城市的萧条。大庄园经济的萎缩减少农产品对城市市场的供应,手工业产品由于种种原因而滞销,致使商业凋零。特别是政府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更加剧了城市经济的衰落。官僚机构和宫廷浩大的开支和官吏的贪污靡费,使财政发生困难。为解救财政危机,帝国政府不得不发行劣质货币。三世纪以来,金币成色减少百分之十七,银币含银量也越来越小,到后来只有百分之五,足量金币不见流通。劣质货币的发行,造成物价上涨,政府的开支随之膨大,税收不足,于是又得靠再发行更劣质的货币的手段来弥补财政的开支,这样循环往复,致使商品货币经济陷于崩溃,城市经济普遍衰破。与经济危机相伴随的是政治危机: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势力称雄。安敦尼王朝最后一个皇帝被杀后,随即在各军事将领之间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仅几个月内就有两个皇帝被杀,三个行省总督拥兵自立,混战延续四年之久。塞维鲁王朝覆灭(235年)后,帝国的政局更加混乱。238年一年内有四个皇帝被士兵杀死。在此后的十五年中,前后更换了十个皇帝。253-268年,各地割剧势力纷纷拥立自己的统治者,出现了所谓“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在此期间,在西方包括日耳曼、高卢、西班牙等地出现了“高卢帝国”;在东方,叙利亚、埃及摆脱帝国的控制而分立,出现了帕尔米拉王国。帝国的中央政权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经济的衰败,政局的混乱,使广大劳动人民无以为生。处在苦难深渊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公元三世纪初,在意大利,布拉率领一支主要由逃亡奴隶和奴隶所组成的队伍,到处打杀富人,拯救贫困者。公元238年,在北非爆发了奴隶和隶农起义。在“三十僭主”期间,北非爆发了以法提克森为领袖的隶农起义,斗争的矛头指向贵族地主和罗马统治者,起义的风火燃遍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许多地区。公元274年,在埃及爆发了费尔姆起义。大约同时,在高卢爆发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巴高达”(意为“战士”)运动,广大奴隶、隶农和贫民参加了起义。起义席卷了高卢的许多农村和城市。这一起义断断续续直至罗马帝国灭亡。与此同时,帝国边境的“蛮族”部落,乘罗马帝国政治混乱之机,侵袭帝国的边境。日耳曼部落从莱茵河进入高卢地区和北意大利;哥特人进入罗马境内,后来又进入爱琴海一带和小亚细亚;在帝国东部,萨珊波斯帝国也不断向幼发拉底河一带进攻,其势力抵达卡帕多细亚。至此,强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已是一片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