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新现实主义摄影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新现实主义摄影
新现实主义(也称新即物主义)摄影和抽象摄影先后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新现实主义和抽象摄影都是反对画意摄影的。不过抽象摄影先产生于欧洲,而新现实主义摄影则主要产生在美国。新现实主义摄影家们主张利用积极的镜头和摄影技巧,反映物质世界中的片断,反映人生中的真实面貌。因为他们认为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对这两者的把握就是对现实本质的把握。所以他们主张在宇宙间每一事物的存在中去寻求和认识事物自身。他们反对“唯美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绘画派,反对“拜画为师”,排斥虚构的人物事件。提倡一丝不苟地“求真”、“写实”。在技术上,他们同样反对画意摄影所沿用的各种“不纯”的方法,诸如:油淀法、炭印法、胶制法,像纸底片法、柔光镜、修底、集锦放大、调色等等,总之,他们摒弃了为模仿绘画效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技巧,主张纯粹的摄影为最基本的技术,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为客观物质世界纪实。因此,这一流派也有以“纯摄影派”、 “纪实派”称之的。
新现实主义摄影家们在承认当前摄影技术的先天局限和束缚同时,强调和推崇发挥摄影自身的独特素质。他们强调摄影的最重要的特征:(1)它能摄出比肉眼更细致的清晰度和层次。 (2)它能最充分的表现被摄对象光影效果。(3)强调黑白照片中的影调和色阶表现,使物体的表面能充分展示出来。他们除了注意表现事物质感、纹理、影调外,还重视有特征的物质世界,他们的作品中有漪涟的水波,浮动的白云,粗糙的树根,鲜嫩的菜叶,光滑的器皿,泽润的皮肤等,因这些表现能引起观众亲切的视觉和触觉上感受,激起直接的鲜明印象,这就达到了反映现实的效果。同时他们也特别关心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和最普通的人。但他们反对传统现实主义(写实摄影)惯好的“典型事件”、“人为设计”的做法, 力求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接近,使艺术成为一种诉说真实的语言。
“纯摄影派”、 “纪实派”虽然都是新现实主义摄影流派,但两者之间略有区分。即前者重视对物质世界的写实,后者注意精神世界的瞬间纪录。前者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史泰格列兹和曾在北京展出过作品的安·亚当斯。后者代表人物有曾来我国的战地摄影家匈牙利人罗勃特·卡帕和法国的亨利·卡笛尔——勃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