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内容介绍,《《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内容介绍,《《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俄国农奴制改革已过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刚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观念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着焦急的心情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安娜·卡列尼娜》即是对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自身的思想探索迅速而真实的反映。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充满活力,渴望自由幸福,却受到封建的传统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的束缚与压制。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失败,但她却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反抗,这种叛逆和反抗是正义的,并且在人类的进步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安娜的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典范。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贵族,容貌美丽,很有气质,是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她16岁时由姑母介绍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卡列宁。卡列宁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热衷于功名,整天忙于公务,是一架十足的官僚机器。他生性古板,毫无生活情趣。年轻、热情、生气勃勃的安娜与卡列宁结婚8年多,在死气沉沉的家庭里备受压抑,只有儿子谢廖沙能给她一点儿快乐和慰藉。

安娜的哥哥司忒潘住在莫斯科,由于与家庭女教师关系暧昧,与妻子杜丽关系闹得很紧张。安娜为调解兄嫂矛盾,从彼得堡赶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火车站,安娜与“彼得堡的花花公子”弗伦斯基相遇。两人不自觉地同时看了对方一眼,就在这短促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已经发现了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浮现在她的脸上,从她那闪亮的眼睛和微翘的嘴唇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违反她的意志,不自然地流露出来。她越是想掩盖,越是不住地流露。

当时,弗伦斯基正在向杜丽的妹妹基蒂献殷勤。另一个贵族地主列文也爱着基蒂。基蒂迷恋于弗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而满心期待着弗伦斯基的求婚。然而,弗伦斯基自从看见安娜,便把基蒂抛在脑后了。在舞会上,他不顾在等着他跳舞的基蒂,而去邀请安娜对跳,把基蒂撇在一旁,使基蒂蒙受了羞辱,为此大病一场。

对于弗伦斯基的疯狂追求,安娜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可渐渐地,她被弗伦斯基打动了,最终接受了他。爱情并非总是那么甜蜜,不久,安娜就怀上了弗伦斯基的孩子。弗伦斯基出于男人的责任感,要求她立刻与丈夫离婚,和自己结婚,可是安娜却因为舍不得离开儿子谢廖沙,怎么也下不了决心。一次,安娜与丈夫卡列安一起去看赛马,当她看到弗伦斯基不慎失足落马的时候,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丈夫见此,不禁怀疑起来。在回家的途中,安娜索性向丈夫坦白了一切,并表示愿意接受一切惩罚。可是卡列宁因为怕这件事情影响自己的前程,并不敢去法庭公开离婚;又因为胆小,他也不敢和弗伦斯基决斗。为了表面的虚荣,他竟然认可了安娜和弗伦斯基偷情的事实,他对安娜提出的唯一要求只是让她尽量维持住表面的家庭关系。

因为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基蒂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听从医生的建议,她的父母带她去了德国的温泉休养,准备等她彻底康复之后再回俄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静养之后,基蒂终于小心翼翼地舔舐干净了自己的伤口。而列文在被基蒂拒绝后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郁郁寡欢地回到乡下,虽然表面上专心于农事,可是心里却总是感到非常寂寞空虚。为了解决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他特意赴欧洲考察,回来时在莫斯科稍作停留,没想到碰巧在奥布朗斯基的家里再一次遇见基蒂。直到再次见到基蒂,他这才发觉,自己对她的爱非但没有减退,反而变得越发强烈;而基蒂也在一直为自己当初的无礼深感愧疚。就这样,两人在各自经受了一次挫折之后,对对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情得到了升华。列文再一次向基蒂求婚,并得到了她的应允,两人很快就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缔结了百年之好,并回到了列文在乡下的家。

而在安娜一方,虽然她已经向丈夫做了坦白,可是卡列宁碍于面子,迟迟不肯答应离婚的请求。安娜无奈,只能长期处于这种非正常的偷情状态之中。不久之后,她生了一个女儿,感染了严重的产褥热,卡列宁因此深受感动,答应原谅安娜的所有过失。而弗伦斯基因为过度绝望,遂开枪自杀,结果没死却受了重伤。待身体复原后,他就将被派往别处。临行前,他委托表姐贝特西找安娜,希望见她最后一面,亲自向她告别。谁知等他们真的见面后,却再也无法抵制彼此的热情,弗伦斯基舍弃了工作,而安娜也舍弃了儿子谢廖沙,两人没有等到卡列宁有关离婚的答复便跑到欧洲游玩去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才重新回到俄国,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社交界的人士居然一直到现在还不肯接纳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回到弗伦斯基的领地过起了乡村生活。渐渐地,弗伦斯基凭借着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地位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不自觉地冷落了家庭和安娜。对此时的安娜来说,弗伦斯基已经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所要做的只是死死地把弗伦斯基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对弗伦斯基更加依赖。而弗伦斯基虽然和以前一样深爱着安娜,可是因为她对自己管的过严,有时不免觉得她是个很大的负担。当安娜得知弗伦斯基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过上正常的生活,重新踏上社交界而正在积极筹划着一门亲事时,她对周围的世界绝望了,精神支柱彻底崩溃,不禁愤怒地控诉道:“一切都是虚伪的、罪恶的、撒谎的、欺骗的!”然后卧轨自杀。弗伦斯基由于良心上受到谴责,便以志愿兵的身份去了塞尔维亚前线,准备用死亡的方式来洗刷自己的屈辱与内心承受的痛苦。

基蒂顺利地产下了一名男婴,列文在欣喜之余,对自己的精神信仰却越来越困惑起来。最后,他皈依了上帝,以“爱人如己”的思想支撑起了自己的人生,幸福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