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老子

亦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是否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老子》是老子所作。《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现存《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它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材料。注释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清魏源《老子本义》、朱谦之《老子校释》等。《道藏》收有《老子》注释五十余种。

《老子》成书年代有争论。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看来,《老子》可能编成于战国初期。这时,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农具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以“井田”为基础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新的对抗阶级。在社会大变革的同时,思想战线上也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新局面。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百家争鸣”的出现,提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各学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面对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既厌弃旧的奴隶制度,又不满新的封建制度,提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老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先是《道经》,后是《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其体例和现今通行本的体例不同。先秦时,《老子》是从《德经》开始的,后是《道经》。今本《老子》是后人为突出老子《道》的思想重新编排的。《老子》提出“道”是世界的本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它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把“道”看作是哲学的最高范畴,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他看来,“道”不是物质的实体,丽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无象、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的特点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这样的“道”等于“无”,它没有物质属性和形象,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成为物质世界的根源。还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它所说的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就是主张“道”产生天地万物是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在他看来,“道”是没有意志的,它无所私、无所争。“道”正因为它是自然无为的,所以它有巨大的化育万物的力量。但自然无为思想,一方面是对“上帝”主宰世界的一种否定,它有助于人们从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又是消极的。提出自然无为主要是反对人事有为的思想,抹煞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要人听任自然的安排,放弃斗争,结果导致了宿命论。在辩证法思想方面,提出了自然和社会普遍存在着矛盾。如难易、长短、贵贱、祸福、刚柔、强弱、生死、有无等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相反相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祸与福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它不仅揭示了事物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看到了事物是相互转化的,“反者道之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但又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忽视转化条件,认为“柔弱胜刚强”,“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为了防止转化,防止物极而反,就要“守柔曰强”,这样,就能“柔弱胜刚强”。它没有区别柔弱和刚强的性质,否认了事物相互转化,陷入了形而上学。在认识论方面,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是先验主义的认识论。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而治”,“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无为”包括“寡欲”、“绝学”、“不争”、“不言”等。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在历史观上是落后的,幻想人类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的思想家不同程度的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