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控制论美学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控制论美学
运用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 是一种横向型交叉学科, 是控制论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维纳, 1948年他在法国出版专著《控制论》, 借用希腊字KZβερυηγηζ (航手), 说它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讯的学科”。 他认为, 动物与机械的物质构成不同, 但结构功能有相同点, 都有操纵机构 (选择、收、贮、发出信息的控制中心) 、 受控对象(接受指令、 执行任务) 、直感通道、 反馈通道四要素构成一个有组织系统; 都有类似的调节机制, 有按自己性能进行合目的运动的功能系统, 随环境变化自行调节运动。而这个问题是牛顿力学传统方法不渗透,是发展的潮流;研究边缘学科的处女地, 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
维纳把美国哈罗德·布朗克于二十年代提出的“反馈” (原意:把电子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量和部分量“回输”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原输入信号相减, 收到稳定放大倍数、降低非线性畸变等效果。 反馈减弱输入信号, 称“负反馈”;加强了输入信号,称“正反馈”),移植于控制论中,作为“反熵”的手段。
熵,是系统紊乱程序。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与环境割断联系的封闭系统中,熵量总是自发增大,有增到极大值的统计趋势。 控制论着眼于与环境有联系的开放系统, 设法缩小“现实”与“理想”状态间偶然偏差, 让这偏差信息返回到控制中心, 强化系统的控制调节作用, 克服使系统解体的组织紊乱因素。 通过“反馈”, 可使信息增加, 紊乱减少,产生“反熵”过程。任何一个系统要对抗自然界的自动增熵, 在变动的世界里应付各种偶然性 ,必须有稳定机制、 负反馈, 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 控制解体的趋势。没有负反馈的调节作用, 就没有使偏离恢复正常稳定状态的自动控制技术。
控制论, 有普遍意义, 被逐步运用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学、物理学等, 使很多学科的结构发生变革。 目前, 控制论在我国也开始被运用于美学, 启发了一些新的认识。
审美活动是客观事物输出美的信息, 通过审美感官的传输通道,被审美主体接收、 加工处理、 输出审美效应(美感等) , 对美作出反馈, 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的自组织、 自控制、 自调节的发展系统, 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子系统, 在运动发展中导向一定目的,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为实现有序的稳态发展, 必须有多种自动调节机制, 控制自身不偏离目标。审美机制, 就是这些系统的调节机制中的一种, 从审美感情上调节人的生活,有利于人类社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审美感情要求的满足中, 自然而然地丰富、发展、 提高精神品质, 调节行为, 有利于社会群体系统控制自身趋向稳定的更高的有序化发展。
事物的美, 人的审美理想,都不是单一因素, 而是由很多个因素、参量、层次构成的。人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人类必然向往更高级的发展。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中无数的振荡、偏离、 反馈、调节, 实现理想的目标; 这个调节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和审美关系的调节。
人脑有信息反馈, 能进行自控(电脑没有信息反馈通道,其反馈是通过人对电脑使用效果的研究、 改进来实现的) , 将输入信息, 经过
程序转换的控制系统, 经过贮存的记忆和思维功能的加工处理, 可输出新信息。 由于各人储存的审美记忆和加工处理的审美能力不同, 就决定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 会吸收不同的审美因素, 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
艺术的审美创造, 是多次反复进行的信息流程。 如发现偏差, 进行纠正, 把这信息反馈到相应环节, 就调整输入、 转化、 输出因素的比率和构成,改变构思。反馈是自我调节对系统结构的修改和更换,使信息流程螺旋上升, 更理想地进行, 达到动态平衡, 产生好作品。反馈信息, 是将作品与被反映的生活、 追求的理想、 群众的评论、 现实的好作品等对比中得出的。
人比其他系统更能自我控制调节, 包括控制调节自身的审美感情、 审美欣赏, 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社会和自身。
美学和文艺等系统, 是处于社会的大系统流程网络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子系统, 最大系统有着不停息的能量、 信息、 物质的交换关系; 它们是开放的, 所以有生机,能走向有序发展; 它们接受社会内其他系统的信息, 又反作用于它们, 起到信息反馈的自控作用。
美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事物具有能满足人审美要求的信息, 能唤起人们愉悦的观赏感情的对象性信息。 审美与创美, 都是人类社会自控的产物, 社会自控产生的一种反馈信息。 艺术品是社会的一种反馈信息, 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意识的处理, 才能输出改造社会的言行。才能起到社会的自控作用。 作品越美, 审美感染力越强,读者越多,它对社会自控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
生活的审美属性 (美、 丑) 作为信息, 输入作家头脑, 经过作家正确进步的审美意识的加工处理,再输出的是艺术美; 如经过作家错误腐朽的审美意识的加工处理, 再输出的则是丑。 可见, 作家审美意识在艺术创造中起控制的决定的作用。 又由于艺术创造信息流程网络的因素在正确进步的审美加工范围内还有变项和变量, 所以满足不同读者需要的风格、流派、题材、 样式的百花齐放又是必然的,必要的。
审美创造的自控, 不止于纠正偏差,还包括更换新的目标、观念、功能, 输出更换了转换程序的新系统。 其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怎样才是最佳状态, 不是人们随意可决定的, 它客观上被大小各系统相互制约的规律所决定。 遵从客观规律, 才能自由愉快地获得最大量的必需输入, 做最佳处理与最理想的输出, 最有效地有利于社会动态系统的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