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学画
作者: 任书来 【本书体例】
清凉道人
清凉道人(生平事迹不详),浙江德清人。姓徐,据沈玮等人为《听雨轩笔记》所写的序、跋等,说他少时曾从孙东崖学经,因家贫辍学,“训童蒙于乡曲”。“壮历四方”,“依景升于岭表数十年”。老年归故乡“躬耕畎亩”,耕作之余写成《听雨轩笔记》四卷,成书于乾隆辛亥至壬子年(1791——1792)。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子,闽之宁化人。少学画于同郡上官周,人物花鸟,山水楼台,尽得其妙。一日,熟视其师之所作而叹曰:“吾师绝技,难以争名矣!志士当自立以成名,岂肯居人后哉!”凝思至废食者累月。偶见怀素草书真迹,揣摩久之。行于市,忽𢥠(sǒng耸)然有悟,急借市肆纸笔作画竟,拍案笑曰:“吾得之矣!”一市皆惊。其画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纸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焉。上官周称之曰:“吾门有黄生,犹右军之后有鲁公也!”于是其名遂著。
游历四方,所至推重。居广陵最久,与郑板桥为莫逆交。黄以画,郑以书,道虽不同,而神理之奇僻,盖相似也。赴友人饮,见其邻腐肆之女而悦之。囊无资,不能致也,乃画一仙女,张之装裱之肆。盐商以重值购之不可。问其所欲,则以实告,商因买腐肆之女易之。后至羊城,为人画一铁拐李仙。吕宋国人见而叹曰:“若得增一蝙蝠于上,则更妙矣!”黄曰:“是不难。然非蔷薇露及伽楠香作润笔不可。”吕宋人欣然如命。黄乃伸纸纵笔,别成一幅与之。大喜,持去。其见重于外国如此。
性嗜酒,求画者具良酝饮之。举爵无箅,谈古论今,旁若无人。酒酣,捉笔挥洒,迅疾如风。画不择纸,惟丹碧则手自调之,不以假人也。
其画以人物为最,山水花卉亦奇古可喜。诗仿金元,书法纵横,酷似其画矣。
(选自《听雨轩笔记》)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小时候他向同郡的上官周学习绘画,不论是学画人物花鸟,还是学画山水楼台,都尽得其妙。有一天,他反复观赏玩味自己老师的作品,不禁喟叹道:“我老师的画法是一绝技,在这上面是很难超过他了!有志气的入应当自辟蹊径以成名业,哪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呀!”这以后的好几个月,他凝思苦想新的绘画技法,以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怀素的草书真迹,便长时间研究揣摩。一次,他正在集市上行走,忽然猛的有所领悟,急忙借集市上一家店铺的纸笔作了一幅画。画成后,他拍案笑道:“我得到了!”集市上的人看了都很惊奇。那画则开始看时就象草稿一样,寥寥几笔,形体很难分辨,等退到离纸一丈多的地方再看,其精神骨力就透出来了。上官周称赞说:“我的弟子中有黄生,就象王羲之之后有了颜真卿。”从这以后,黄慎便远近闻名了。
黄慎游历各地,所到之处都被人推崇。他在扬州住的时间最长,与郑板桥成为莫逆之交。黄擅长绘画,郑擅长书法,各人的路数虽然不同,而在神理的奇僻上则非常相似。有一次,黄慎到朋友处喝酒,看见邻家豆腐坊里一个女子,他爱上了她。因口袋中无钱,无法得到,于是就画了一个仙女,张贴在装裱店里。一个盐商出高价购买,黄慎不卖。问他想要什么,他把实情告诉了盐商。盐商就买下豆腐坊那个女子,用她交换了那张仙女图。后来,黄慎游历到广州,为人画了一幅“仙人铁拐李”,一个菲律宾国人见了感叹说:“如果在画上再添一只蝙蝠,那就更妙了!”黄慎说:“这个不难。不过,那非得用蔷薇露和伽楠香作绘画的酬劳不可。”这菲律宾人愉快地答应了。黄慎就伸纸纵笔,另画了一幅给了他。那人非常高兴,拿了去。黄慎就是这样的被外国人推崇。
黄慎特别喜欢喝酒,求他作画的人都是备办好酒席把他请来。他总是举杯畅饮,谈古论今,旁若无人。等喝酒喝到畅快时,提起画笔,挥洒自如,迅疾如风。他画画时,画纸并不特意选择,只是所用色料要亲手调配,不靠别人。
黄慎的画,以人物画为最好;山水花卉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也令人喜爱。诗仿效金代和元代的风格。书法无拘无束,奔放洒脱,与其画的风格非常相似。
这篇作品篇幅不长,但却把黄慎“不肯居人后”“自立以成名”的气质,“游历四方,所至推重”的情状,“谈古论今”“捉笔挥洒”的风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黄慎,“闽之宁化人”,侨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我们知道,“扬州八怪”是清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卖画的八个代表画家的总称。他们不仅工画,而且能诗、擅书。他们多半以画花卉为主,虽各具风格,但都和当时的正统画有所不同,被目为画坛的“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黄慎既然能跻身“八怪”,其人其画的风格及在当时画坛上的地位便可想而知。对此,这篇作品给予了形象反映。其画“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纸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焉”。真可谓风格独特。小说还以上官周的赞誉、盐商出重资购黄慎之画等,渲染烘托了黄慎画的价值。
黄慎不只见重于国内,还见重于国外。他在羊城(即广州)时,一个吕宋国人欣然答应以贵重的“蔷薇露及伽楠香作润笔”购买他画的“铁拐李仙图”,且一旦如愿,则“大喜,持去”。
黄慎能“自立成名”,绘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篇作品对其中的原因也作了形象的说明。其一,他有不肯居人后的创新精神。黄深知其师的画法是一“绝技”,按着老师的路子亦步亦趋,再好也不属于自家的。他认识到“志士当自立以成名”,不肯居人后,敢创新走自己的路。只有不肯居人后,才有可能不居人后;只有敢创新,才有可能创新。其二,他有刻苦钻研的精神。黄慎有了“自立以成名”的决心以后,便“凝思至废食者累月”;偶见唐代大书法家怀素的“草书真迹”,便如获至宝,长时间的反复揣摩研究;“行于市”,也不忘思索他的艺术创新问题。正唯其如此,才使他的“𢥠然有悟”成为可能。只是有“自立成名”的决心,而没有这种废寝忘食凝思苦想去追求探索的刻苦钻研精神,“自立成名”仍是一句空话。其三,他有向别人,别种艺术学习借鉴的精神。他搞绘画而不囿于绘画,善于从别种艺术——怀素的草书——获得借鉴,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从黄慎的成功中我们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搞绘画也好,扩而大之,搞任何艺术也好,再扩而大之,搞任何事业也好,不是都需要“自立以成名”这种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吗?要达到“自立以成名”的目标,不是也要有“不肯居人后的创新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学习、借鉴的精神”吗?
本文作者写人的手法也很高明,有时只寥寥几笔,便使人物活生生的站了起来。例如,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有两处作者是这样写的:“一日,熟视其师之所作而叹曰:‘吾师绝技,难以争名矣!志士当自立以成名,岂肯居人后哉!”行于市,忽𢥠然有悟,急借市肆纸笔作画竟,拍案笑曰:‘吾得之矣!’”又如在作品接近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举爵无箅,谈古论今,旁若无人。酒酣,捉笔挥洒,迅疾如风”。这几处都只是短短几句话,便把黄慎的音容笑貌,动作方式和说话口吻,以及神态气质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