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兵制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隋唐的兵制

隋唐两朝的军队,以府兵为主。府兵始于西魏,当时兵士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非经免除,不得脱籍。隋文帝于开皇十年(590)取消军户,兵士除有军籍外,还同其家属列入民籍,由州县管辖,同民户一样依照均田法令请占土地。这样,府兵制便和均田制结合起来,成为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取消军户后,府兵可以从一般民户中挑选,扩大了国家的兵源。府兵的征发年龄,隋代是二十一至六十岁,唐代是二十至六十岁。府兵轮番到京城宿卫,叫番上。番上的府兵,称卫士,免去本人赋役。唐代的番上制度是:“五百里内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各一月上。二千里外九番,倍其月上。”番上是保卫朝廷,需要精壮和可信赖的士兵。因此,一府之兵仅五分之一有资格当卫士,如有兵千人之府,其中二百人为卫士。五番,即将二百名卫士分为五组,八番分八组,每组宿卫一月轮换;九番分九组,两月一轮换。这样,一千府兵中,五番每月四十人、九番每月二十二人服兵役,对生产影响不大。遇有战事,征发在役年龄的府兵,命将出征,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使将帅不能长久专兵,以保证军权集于皇帝。从征时间,超过役期,免去租调。唐太宗整顿府兵后,府兵建制更完备。当时,折冲府的组织与编制,已成定制:十人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旅,二旅为团,团上是府;府分四等,上、中、下府各辖六、五、四个团,每团两个旅,特府辖五个团,每团三个旅。府上是卫、率,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率设率一人、副率二人。隋代军府隶属于十二卫和皇太子东宫十率;唐贞观间,全国分布六百三十四个军府,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别统领。隋唐军府的组织系统与各级军职名称、品级略如下表:

府兵制下的兵士,就是均田制下的农民,通过均田制来巩固府兵制,使隋唐两朝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到唐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也随之瓦解,为募兵制所代替。这说明,府兵制不是隋唐唯一的兵役制度。另外,隋代有称作羽林、佽飞的禁军,同府兵共同担任京城宿卫,唐代边疆有军、城、镇、守捉(长官皆称使)等名目的镇戍兵,还有战时临时招募的猛士,皆非府兵一个组织系统。因此,不能把府兵作为隋唐整个兵制来叙述。关于唐代兵制,见于《新唐书·兵志》。对府兵制度研究的专著有谷霁光的《府兵制度考释》和岑仲勉的《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和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