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讲了什么内容
《白虎通义》讲了什么内容
公元79年,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为了讨论“五经”思想上的异同,汉章帝下令召集很多饱学之士,让他们在白虎观进行辩论解说,以便达成共识。后来,我国着名史学家班固等人总结这些经学辩论的结果,并把辩论结果撰写成书,即流传到现在的《白虎通义》。可以说《白虎通义》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典籍,全书有浓厚又神秘的唯心主义色彩。书中基于已经被神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白虎通义》集两汉经文经学之大成,主要记载了在白虎观辩论会中,天下才子对经学的议论和评价,书中有很多内容都在复述董仲舒的“新儒学”,并有所发挥。书中观点是天高地厚,天为尊,天是最高的神,地是天的妻子,天地万物生于五行,天作为最高的神,安排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这样一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封建伦理的性质。天造就了人,人时时处处模仿天,皇帝是天子下凡,天人一体,可以遥相感应,顺理成章地成为最高统治者。
相对于董仲舒的三统学说,《白虎通义》作了更为详尽的解说,它认为“三统”受命于天。所以,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都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如果谁胆敢违背,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白虎通义》还大力倡导学习。不过,这里所说的“学”的内容,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