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浪漫主义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浪漫主义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新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主要流行于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般文学思潮。

该思潮的出现,是有其社会历史原因的。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基本矛盾日趋激化,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潮泛滥。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为新浪漫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土壤。在艺术和美学原则上,它摒弃了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对消极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加以了混合与发展,致使德、奥的新浪漫主义作品又被划入象征主义之列。一般都把德国诗人盖欧尔格,奥地利的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和英国的史蒂文生等视为该思潮的主要代表。

由于这些作家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抱着悲观情绪和一定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又漠视人民的革命运动,思想矛盾困惑,因而导致在艺术理论上否认文艺要反映现实,主张应以供欣赏者消遣为目的,声称作家的任务只是向读者叙述人们从未经历过的有趣的事件或神秘的内心直感。在创作实践上,他们或怀着迷惘去着力表现复杂神秘的主观世界、梦幻情绪,或从抽象的人性及善恶观念出发,去描绘远离社会现实的.新奇罕见的环境、事件和人物,其中有些作品虽流露出对下层人物的同情与赞赏,但大多数作品不直接暴露和揭示社会罪恶及其根源,不作明确的政治、道德评价。如史蒂文生的《新天方夜谭》、《金银岛》和《化身博士》等冒险小说即是如此。所以人们批评他“正在把小说回头引向故事讲述和传奇文学的道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们既有承袭已往浪漫主义那种主观至上、放纵想象、杜撰离奇情节,注重语言华美的一面,也有采用象征手法,追求神秘气息,导致作品(主要是诗歌)晦涩费解、脱离现实的一面。

这一思潮的影响虽然不甚广泛,但它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艺全面兴起和迅猛发展的前奏,是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