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诺夫,列·马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列昂诺夫,列·马

【生卒】:1899—

【介绍】:

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协书记。祖父是农奴出身的杂货店老板,父亲是民主派平民诗人苏里科夫的追随者。列昂诺夫从十四岁开始练习写诗。一九二〇年入红军,曾在前线报纸的编辑部工作。同年复员到莫斯科,在《红色战士》报工作,并发表诗作,于此同时还在一家小工厂作钳工。1922年起成为专业作家。同年发表童话体短篇小说《布雷加》,这是作家第一次以森林作为题材的作品。第一部使作家获得声誉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獾》(1924)。小说通过农民之子巴维尔和谢苗两兄弟的不同生活道路,刻划了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农村生活的巨变,揭示了无政府主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进步是确定无疑的,对于小市民习气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肯定。这部作品在年轻的苏联散文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九二七年作家发表了长篇小说《贼》。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反市侩主义(这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带有相当浓厚的悲观主义特点)。后来作家在五十年代末对本书作了修改,增加了米基卡去西伯利亚参加建设获得新生的情节。二十年代末是列昂诺夫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在这一时期作家仍然创作了批判市侩主义的作品,如中篇小说《外省纪事》(1928)、《白夜》(1928)、《关于男子汉的不同寻常的故事》(1928)、剧本《翁季洛夫斯克》(1928)、《巴达多什金的驯服》(1929)等作品。于此同时,作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索契河》(1929),这是作家第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人民在建设中的英雄主义、集体劳动热情的作品。作品以在苏联北部原始森林中建设造纸厂的过程中革命者所进行的斗争为题材。小说塑造了波将金和乌瓦杰夫两位共产党人形象,并刻划了一些知识分子典型。作品展示了在建设中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革命在发展,人也不断地得到改造。作家向来注意的题材是老一代俄国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态度,这类作品有《斯库塔列夫斯基》(1932)、《通向海洋之路》(1936)等。同时,列昂诺夫还是一位出色的剧作家。在三十年代他发表有《波洛夫钦苹果园》(1938)、《狼》(1938)。四十年代写有《平凡的人》(1941)、《侵略》(1942)、《金马车》(1946-1964)等。列昂诺夫在1953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作表作,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这部作品于一九五七年获列宁奖金。这部作品所描写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卫国战争期间,但本书囊括了从十月革命前至卫国战争的整个历史阶段。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是本书的时代背景。老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维赫洛夫教授把森林看成是人民的命运、国家的未来的有机组成部分,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忠于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文化传统,他用科学知识和党的优良作风武装自己,有着美好的心灵。尽管风云突变,命运多舛,但他矢志不移,反对滥砍滥伐,不容许伪科学的东西得逞。为捍卫真理,他被罗织罪名,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招来亲人的误解。但是,他无私无畏,将科学全部献给了人民。和他相对照的格拉齐安斯基则是一个伪学者,善于利用政治风云陷害贤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是伪装起来的坏分子。他在人民面前是有罪的,最后他只能自绝于人民。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俄罗斯人民的精神发展史。同时,列昂诺夫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有很多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