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鱼及其《浣纱记》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梁辰鱼及其《浣纱记》

梁辰鱼(1520?—1591?),明代戏曲家。字伯龙,号少白,昆山人。曾以例贡为太学生。为人慷慨任侠,倜傥不群,喜遨游,足迹遍于吴楚。他精通音律,长于度曲。嘉靖中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创“水磨调”。梁辰鱼不但得到魏良辅的传授,而且和其他音乐家一道继续改革,推广,扩大了“水磨调”的影响。他所创作的传奇《浣纱记》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运用于舞台,对昆曲的创立有一定的贡献。他的著作除《浣纱记》外,还有杂剧《红线女》、《红绡》(已佚》及散曲集《江东白苧》等。

《浣纱记》又名《吴越春秋》,写吴越兴亡的历史故事。春秋时吴王夫差率军伐越。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他与臣下忍辱负重,终于得赦返越。勾践归国后不忘国耻,用范蠡之计,向夫差进献浣纱美女西施,以离间吴国君臣。夫差得西施后,果然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越国乘机反攻,迫使夫差自杀,灭了吴国。范蠡却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而去。作品歌颂了越国君臣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的精神,批判了夫差的骄纵自满,骄奢淫逸,宠信奸佞,不纳忠言。西施的形象写得血肉饱满,作品突出了她的爱国思想,赞美了她和范蠡为国家利益牺牲了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爱情、幸福之上的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曲词富丽、优美,结构上则较为冗长松散。它不但是昆曲剧本的开山之作,并且也开拓了传奇借助爱情抒发兴亡之感的新领域,对清代的《长生殿》、《桃花扇》都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