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马斯主义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新托马斯主义

现代西方广为流行的宗教哲学、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1879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在《天父圣谕》的通谕中宣布要“重建托马斯主义”,并规定托马斯哲学为天主教的“唯一真正哲学”,各级天主教教会必须倡导,一切天主教学校必须讲授。不久在罗马成立了“圣托马斯学院”作为复活托马斯主义的国际中心,在天主教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也纷纷成立起宣扬托马斯主义的中心。从此托马斯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复活,人称新托马斯主义。

新托马斯主义最初流行于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后来扩散到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比利时的麦西埃、法国的马利坦、吉尔松、奥地利的维特尔、瑞士的鲍亨斯基、美国的阿德勒等。其中,法国哲学家马利坦被公认为这个流派的领袖人物。他最初追随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信奉新教,以后改信天主教。他曾在欧美一些大学和神学院任教。著有:《哲学概论》、《完整的人道主义》、《存在和存在者》、《人和国家》、《知识的阶段》、《道德哲学》等。

新托马斯主义与托马斯主义一样以论证上帝存在和关于上帝的宗教教义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但新托马斯主义强调要把基督教教条同科学发展成就“调和”起来,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使托马斯主义“依然能作为20世纪亿万人思想和生活的准则”。这样,它虽然为科学和理性保留一定地盘,但它最终又必须使科学服从宗教,理性服从信仰。它把知识分成由下而上的三级:科学、哲学、神学,认为前面的是理性认识、后面的是信仰认识,上级指导下级,科学与哲学要服从神学。它主张有双重真理,既有理性的真理又有信仰的真理。从而科学不能驳斥关于灵魂不死、上帝存在之类的教义,并且,人们为了获取关于本质的知识就必须走向信仰领域。它还把宗教、上帝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新托马斯主义极端仇视马克思主义,它的许多代表人物如鲍亨斯基、维特尔等以专事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