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我国古代有医院吗》赏析
我国古代有医院吗
【点睛之笔】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汉朝元始二年(2)就已经有了。据《汉书》记载,西汉末期,黄河一带爆发瘟疫,百姓染疾而死者无数。汉平帝刘衎下令在地方乡县建造房屋,内置各种急需必备药品,并配置医生,这也许可以被看做是我国的第一批公立临时医院。
【经典解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九年(491),吴兴一带洪水泛滥导致疫病流行,竟陵的王萧贡献出自己的住宅,来设医置药、收养贫病,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形式的私立慈善医院。
隋唐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有相应科学管理制度的医院,如在唐武宗年间,丞相李德裕就曾倡导成立“病坊”。
到了宋代,医院门类、功能日益齐全,如出现较早的“福田院”,以佛家在世间有“三佛(福)田”之说命名,便是用来收养年迈者、残疾人,以及乞丐的官办慈善性质医院。北宋末年,各地陆续设立了为贫困病人治疗的“安济坊”,它们都带有慈善救济色彩。南宋时,很多地方设置了供患病旅客修养的“养济院”。
明、清两代出现了主要为皇室服务的“太医院”,分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职别。至于下属的医院,仍通称“病坊”。另外,清代的医院开始出现了乳母、女使等职称,其作用可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