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中的离魂病与自窥症
古代志怪我们现在虽然称其为“小说”,但和现代小说不一样,它们往往是一些非虚构的但又是非常态的事件、人物的实录,如果摆脱古代社会人们在认知上的原始观念,以现代科学眼光看待这些事件、人物,那么,在那些似乎是荒诞不经的叙述后面,蕴藏着真实的历史事实。
众所周知,“离魂”乃是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一个常见的题材,相关的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类型。在这一个大的类型的下面,实际上又包含了一系列亚型,大致可分为离魂出奔型、离魂入梦型、冥府游历型和借体还魂型等数型。最早的“离魂”记载可以追溯到六朝的志怪小说。在我看来,许多离魂故事的产生与异常或病态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谓“离魂”实际上是一种症状,引发这种症状的疾病与心理状态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属于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
我们先来看《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搜神记》中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对夫妇,忘了他们的名字了。有一天早晨,妻子先起来,他的丈夫随即也出了门。但她妻子以为丈夫还在睡觉,回到内室,见到他丈夫也确实在被中。一会儿,家童从外面来说:“主人让我回家取镜子。”妻子认为家童在骗人,让他看床上躺着的丈夫。家童疑惑地说:我刚从主人身边来呀!于是便跑着回去告诉他丈夫。丈夫大觉惊愕,进入内室和他妻子一起观看,“被中人高枕安眠,真是其形,了无一异”。因担心这是自己的魂神,不敢惊动,乃徐徐抚床,人形才冉冉入席而灭。过了不久,丈夫就得了病,“性理乖误,终身不愈”。
此事又见于《法苑珠林》卷九七所引,前面有“宋时有一人”之句,可见应该是刘宋时事。又记载出自《续搜神记》,所以,汪绍楹、李剑国都认为此条当出自《搜神后记》。
刘宋时戴祚所作的《甄异传》记录了这对夫妇的姓名,其云:“王肇常在内宿,晨起出外,妻韩氏时尚未觉;而奴子云:‘郎索纸百幅。’韩视帐中,见肇犹卧,忽不复见。后半载肇亡。”
上述现象,以古代医家的眼光视之,属于所谓“离魂病”。这种病症的命名与记录似乎始见于宋代医家夏子益。夏子益,字德懋,曾取自师传方药及家藏医方,编著《卫生十全方》十二卷,并附自著《奇疾方》一卷。此书已佚,不过,在宋人吴彦夔于淳熙庚子(1180)所辑的《传信适用方》卷下保存了《奇疾方》三十八则,第三十七则云:凡人自觉自形作两人,并卧不别,真假不语,问亦无对,乃是离魂。治用辰砂、人参、茯苓浓煎汤服之,真者气爽,假者化矣。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二上“离魂异疾”条载:有人卧则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曰离魂。从现代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志怪和医案中所记载的“自觉自形作两人”“卧则觉身外有身”,似乎均属于“自窥症”。所谓“自窥症”(autoscopy),又称镜象幻影(phantom mirror image),指的是人们在外界空间中看到自己的躯体形象,同时又能意识到原来的躯体依然存在这一体验。这一症状通常出现在病人极度忧郁、焦虑不安或衰竭疲劳时,这时往往伴有意识状态的某些改变。癔症、癫痫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或处于亚急性谵妄状态也容易产生此一症状。据许明智撰写的论文《自窥现象》报告,在患有“自窥症”的病人中,从事创造性职业的人占有27%的比重。西方很早就有“自窥症”的记载。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认为自窥體验是临近死亡的症兆。有意思的是,在19世纪,此一体验曾引起过很多作家如歌德、霍夫曼(E.T.A.Hoffmann)、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关注,歌德和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R.L.Stevenson),本人就有过自窥体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同貌人》中曾经详细描述过自我幻影这一现象。因此,它是西方文学家很经常描绘的一种精神体验。当然,他们的文学描述不能作为精确的病案记载来对待。现代医学还远远不能说明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一体验究竟是属于病人的幻觉、错觉、妄想,还是一种生动意象的浮现?尚没有答案。
这种病例的死亡率不低。丹宁(Dening)、贝利奥斯(Berrios)总结过1953年以来报道过的53例自窥症病例,其中一年后死亡的为5例,占9%,而在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匹夫匹妇”中的丈夫“性理乖误,终身不愈”,而王肇在半年后死亡,说明欧洲民间的迷信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了解了离魂症是一种病症,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离魂故事产生的心理基础就会有全新的认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严正声明
近期多有热心读者和作者反映,网上有冒充《古典文学知识》编辑部的在线投稿系统,并向投稿人收取不菲的版面费。对此,编辑部严正声明:本刊没有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接受投稿,不设任何在线投稿系统,本刊只接受纸质稿和[email protected]的电子邮箱投稿;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用,不论以何种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者,皆为假冒。对侵犯本刊合法权益的网站和个人,编辑部将保留相关证据,并采取法律手段。同时提醒广大投稿作者,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