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伤了英国人的心
电影本是一个供人观赏的艺术,但有时却会激化国与国之间原本微妙的政治关系。美国2000年上演的大片《爱国者》(The Patriot),就伤了表亲——英国人的心。
《爱国者》电影海报
《爱国者》以壮观的场景和油画一样的优美画面,展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横断面。按照这部电影,美国人闹独立完全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爱国民兵们很像是《水浒传》中的好汉,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中国抗战前,蒋介石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不到最后关头,不轻言牺牲。”影片《爱国者》主人公本杰明也是一个调调,坚决主张向英王“请愿请愿再请愿”,只是在亲眼目睹儿子被英军枪杀后,本杰明才揭竿而起,愤然反抗。
本杰明是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化身,两人的经历、家世相仿。美国人宣传自己无可厚非,但狠狠丑化英国的形象,却得罪了英国人。
《爱国者》中有一场戏,英军将手无寸铁的美国平民活活烧死在教堂之中。英国人严正声明,此事纯属虚构,而且进一步考证后认定,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法国倒是犯有此类暴行。德国人没有出来辟谣,法国人也未置可否。经过内查外调,英国人又发现《爱国者》的导演是德国人,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德裔美国人。这下问题就清楚了——德国与英国有仇,两次世界大战均互为敌手(尽管希特勒视英国人为同祖同宗的表兄弟,一再争取拉拢,但英国不为所动),所以才有今天的栽赃陷害,恶意攻击。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在影片中有不俗的表演,持枪迅跑的矫健身影再现了美国“一分钟民兵”(One Minute Man)的雄姿。但此兄演得越好,英国人就越痛恨他。影片中梅尔·吉布森饰演的本杰明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亲手杀了20来个英军官兵,让英军闻风丧胆。这还不够,梅尔·吉布森在另一部大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中也是主演抗英好汉,手刃英格兰的铁甲骑士,刀劈斧砍,血肉横飞。对英国人来说,真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英国人伤心难过,法国人却在一旁偷着乐。现实中,英国人一直扯着美国的衣襟不肯松手,跟在美国人后面亦步亦趋,法国人倒常与美国人闹别扭。山姆大叔要往东,高卢雄鸡(法国人的代号)偏要向西。“北约”的总部原来设在巴黎,戴高乐一怒之下把北约请出了法国;美国空军轰炸利比亚,要从法国借道,法国人偏偏不同意……《爱国者》的编导何以敌我不分,贬低英国人,颂扬法国人?
中国流行过一句话,叫“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国者》的编剧和导演对法国如此厚爱,是因为历史上法国人确有大恩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候,法国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影片中,本杰明的队伍中有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击队战士,与本杰明同生死共患难,终于熬到了大部队的到来,其场面与《闪闪的红星》中的胜利欢庆如出一辙,只不过《爱国者》中的画面并不是满山的映山红,而是法国军队在隆隆的炮声中抢滩登陆。望着这壮丽的场面,本杰明情不自禁地用法语喊出心声:“Vivre le france”(法国万岁)。法国游击队员心心相连,很得体地也用法语说:“Vivre la liberte”(自由万岁)。
法国游击队员要回法国去,本杰明又用法文祝福“bonne chance”(万事如意),以示敬意。美国英雄也说法国话?!法国人看了可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法语是法国人的骄傲。
这位法国游击队战士也是一位历史人物的化身。拉斐德(La Fayette)不远万里,从法国来到新大陆,帮助美国人民争取自由。拉斐德追随华盛顿,一同度过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战争期间拉斐德返回法国,说服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派精兵六千,跨海远征,帮助刚出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当然,在此之前,法国人已经在出钱出枪助阵了。
除了《爱国者》之外,影片《U–571》也让英国人很不开心。《U–571》中美国水兵缴获了德国人的密码器。但英国人认为,缴获密码器的是英国人,不是美国人。英国人不仅对《爱国者》和《U–571》很有意见,而且觉得《拯救大兵瑞恩》也很有问题。《拯救大兵瑞恩》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英国,而当年在诺曼底海滩登陆的,是联合作战的美国和英国军队。
美国人将英国人的功绩统统抹杀。英国人自以为与美国人是表亲关系,没想到美国人来了这么一招,没有比来自朋友和亲人的伤害更让人痛心的了。再说,英国从世界第一强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一颗心本就已经很脆弱了。美国如今有那么多可以引以为豪的东西:10艘航空母舰、月球登陆,现在又弄出一个什么新经济。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让英国小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