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佛教——“大乘”、“小乘”之分》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国学《佛教——“大乘”、“小乘”之分》赏析

佛教——“大乘”、“小乘”之分

【点睛之笔】

最初的佛教并没有小乘、大乘之分。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出现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故称“大乘”,将以前的原始、部派佛教称为“小乘”。

【经典解读】

“小乘”的意思是狭小的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基以达小果的教法。大乘佛教认为小乘的教法只注重使自己觉悟和解脱,最终也只能修成“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不同,它不但注重自己的觉悟,还能普度众生,最后修行果报也是最高的“佛陀”。小乘佛教只承认早期结集形成的经典《阿含经》是佛经,对后出的大乘经典,如《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一概不承认。

二者的不同之处还有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认为“人法两空”;小乘认为释迦牟尼是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则尊释迦牟尼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陀;小乘认为涅槃是“灰身灭智”,即灭除肉体和精神,不再有来生,大乘认为涅槃是“常、乐、我、净”。

如今佛教已经不再用大、小乘的名称区分,而称其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