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化国学经典解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德》文化国学经典解读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

49

【解读】

“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原文】

仲尼①曰:“德者,成和之修②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出自《庄子·德充符》

【注释】

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②修:修养。

【译文】

仲尼说:“德,乃是最纯美的修养。德不着形迹,万物自然亲附而不肯离去。”

50

【解读】

“德”,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这是对德的最好总结。

【原文】

善①者吾善②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③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自《老子·四十九章》

【注释】

①善:善良的人。

②善:善待。

③德:得到。

【译文】

善良的,我看作善良,不善良的,我也看作善良,就得到人的向善。可信任的,我相信他,不可信任的,我也相信他,就能得到人的守信。

51

【解读】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正心、诚意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又写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总体上来说,“三纲八条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①于天下者,先治②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出自《礼记·大学》

【注释】

①明明德:发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

②治:治理。

【译文】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安顿好自己的家。

52

【解读】

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其中,“力行”(实践)是最重要的。通过“力行”,一方面可以检验由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原文】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①。闻之不见,虽博必谬②;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注释】

①德:道德或品行。

②谬:错误。

【译文】

不知道就问,不会就去学,会的要有所谦让,这样就成就一个人的品德。听说过但没有亲眼看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