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及文学艺术
语言文字及文学艺术
一、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劳动的产物,是人们思维交流、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是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创造了人,使人生存于社会中;劳动使人有了语言和思想,语言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通过思想交流逐渐丰富的。所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当人类听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像水声、雷声、羊咩、鸟鸣、鹿呦、虫鸣……人像鹦鹉般地去摹仿,简单声音的完整结合,就变成了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媒介,语言是达意传情的标记,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词汇和语法把许多概念联结在一起去表示事物的关系。
二、文字的产生
人类复杂语言的发展,要求人类文字的产生。以汉字为例,古人用结绳为符号,把记号刻在骨上、贝壳上、石头上,这些均为记号文字。这是人类最简单的记忆方法。语言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成为人类语言的代言者。文字的演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原始期,由绘画到象形文字的完成;上古期,由象意文字的兴起到完成;近古期,由形象文字的兴起到完成。据中国语言学家的分析研究,中国的象形文字,约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象形象意文字的完备,约距今5000年至6000年以前(孔子诞生前2500年至3500年),而形声文字的开始,约在3500年前(即孔子诞生前1000年)。春秋时期铜器铭辞记载禹的功绩,这说明距今4000年前已有中国的上古史,而历史的记载是在文字产生之后,由此可推定中国汉字在4000年至6000年前已经产生。语言、文字都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人类工具。
三、文化,民族凝聚力所在,繁荣兴盛之标志
什么叫作文化?文化是人类生活的表现,是民族生活的方式,它包括人类控制自然和自己创造的能力,一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包括精神文明,从人们的饮食生活到学术思想、文化活动各方面。蔡元培在1935年曾说:“文化是意志活动的现象。意志的活动,持有两种能力:一是推理力,以概念为出发点,演成种种科学;二是想象力,以直观为出发点,演成种种文艺。”文化的内容,应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宗教、思想、学术、生活等各个方面。文化是客观社会状态反映到人的意识而产生的产物。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类劳动产物之总和,社会心理的结晶,人类理智思想感情和探求科学未知的综合。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的武器、斗争的产物。
中华文化跻身于世界文化之林,已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和参合诸家思想的文化格局。现代中国文化,是以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为主题,以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潮,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五四运动提出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写实主义文学、为人生的文学等主张,使新文学理论有所发展。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要求必须深入社会生活,改造世界观,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核心、主流和旗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斗志,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四、文学在文化土壤中生长
中华文明以黄河流域为发源地,黄河文化起了主导地位,然而中华文明是多元并起的。夏、商、周王朝的文化就是黄河文化。从考古和甲骨文献记载的信息可以看出,原始信仰、战争、祭祀、农事、问卜等均有记录。商代人对自然的信仰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到了周代,对鬼神的信仰与崇拜渐为淡薄,把鬼神信仰和君王神混为一体,提出“天”的意志,“天命”取决于统治者的德行,成为道德与公正的化身。周文化摆脱原始宗教的控制,而运用理性的政治手段和道德意识来调节社会关系。文学就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萌发和生长起来。
中国古代,神话文学开始出现,神话最初的功能是解释自然,进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神话以“神”和“英雄”两个形象来教育民众为民除害。如《淮南子·览冥训》便是一篇女娲救世的神话。
五、《诗经》《楚辞》《论语》《史记》等巨著在建造中国文学大厦中的贡献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全文34500字。《诗经》内容包括祭祀、农事、宴飨,揭露丑恶、战争、爱情、婚姻等,它反映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的各方面。《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诗经》的艺术特征是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触物兴辞,抒发情感。《诗经》的六义,即是风、雅、颂三大部类和赋、比、兴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诗经》的创作特色是以抒情诗为主流,反映人间生活和政治道德。《诗经》是古代贵族教育中的文化教材,到汉代,《诗经》被尊奉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诗经》追求形式的精致,后来成为中华古典诗歌的突出特点。诗歌在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十分重要,《诗经》成为中国古文化的瑰宝。
《楚辞》是我国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歌为代表的《楚辞》,是受到《诗经》的影响,成为南方民众的歌谣。《离骚》是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篇长篇抒情诗,全诗370多句,2500字。《楚辞》的艺术特点是:第一,自由且富有变化,渲染、形容、词语丰富,外在形式美感;第二,浪漫色彩,通过幻想神话勾画雄伟壮丽的图景;第三,把香草美人的意象,结合在人的生平遭遇和人格精神之中;第四,敢于坚持真理,反抗黑暗,诗篇激励保卫家园,增添刚烈之气,弘扬民族精神。
《论语》是一部传世儒家经典,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采用语录体散文形式而成文,两千多年来,在影响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哲学思想、教育理论、文学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全书始终贯穿着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学说。《论语》并不是一部文学著作,但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为文人所诵读,故对文学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论语》的语言精彩、流畅通达、活泼生动、感情色彩浓,留下许多成语,如三思而行、见贤思齐、因材施教、当仁不让、朝闻夕死等。一些佳句,常被后人所用,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不忍,则乱大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巨著,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在中国散文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可说成就了历史散文的高峰。《史记》全书130卷,约52万字,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横跨3000年历史。《史记》是一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论理、道德、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医学等的百科全书,又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具艺术色彩。鲁迅曾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项羽本纪》中是这样写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力食尽。汉军及诸候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夸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的独特历史观和道德观贯穿于《史记》全书中。
六、唐代是诗的时代,鲁迅诗歌的战斗艺术
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为唐诗的辉煌提供了极好的社会环境,唐人思想活泼,各种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培育出唐诗的风格流派,唐诗的创作已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国家兴衰、战事胜负、享廷宴乐、民生哀怨、官吏贪婪、山河景观、田园风光等各方面内容无不入题。唐人把诗歌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唐代可分为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文学追求美的精神,到了中唐,文学出现变化:一方面文学开始为政治道德服务,另一方面文学对人的情感生活进一步深化。鉴于篇幅,这里只把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歌简说一二。
李白(公元701—762年),出生于盛唐时期,曾为翰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隐居于庐山,曾下狱,被流放至贵州,后赦放。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是:崇高自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激情豪放,对人真挚,平民色彩,成为中国诗坛上浪漫主义色彩的巨星。
《月下独酌》是一首真言醉语。诗文如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月下独酌,把身影、日月拉来作伴,歌舞交欢,看似热闹,实是孤独,诗人借此倾吐愤恨和厌恶,表现高尚人格和消极行乐之矛盾状态。
《静夜思》诗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首引异乡之人、触心弦之感的诗,意味深长,层出不穷,生动逼真,情景宛然。
杜甫(公元712—770年),生活于盛唐转衰的时期,即开元全盛到安史之乱,他一生留下诗作一千四百余首。他在盛唐时期的诗歌表现出充满自信,安史之乱,他的诗歌创作向严肃写实和批判方向发展,如写出人民遭受凄惨的描述诗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新婚别》)“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是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格写真,反映现实,民为邦本,忧国忧民,依托人物形象对比描写,寓主观于客观,饱含感情写诗。
《春望》诗歌创作背景,是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至长安后,面对国恨家仇一齐涌上心头而感发的千古名作。全诗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意是:国都残破,满城荒草,泪水惊心,烽火连天,家书牵挂,忧国忧民,白发稀疏,极度悲愤。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炽热,情意交融,意境深沉,盼望春天的来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歌创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此时正是唐军总反攻,收复洛阳之时。诗文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写出“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心情,表达出悲喜交集,激情涕泪,人喜若狂,放歌纵酒,春意回乡,穿过巫峡,便下洛阳。此乃诗意浓浓,生平之美诗也。
鲁迅的诗歌、散文、杂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不朽的艺术宝库。鲁迅给世人留下70多首旧体诗。他的诗篇反映了时代精神,战斗生命的艺术结晶。鲁迅的《自嘲》诗篇发表于1932年10月,此时即左联五青年作家遇害和杨吉佛被暗杀的反动高潮期,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鲁迅时刻有遇害危险。诗曰:“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当时处于“破帽遮颜过闹市”之时,乘坐漏船,随时会沉于激流之中,然而鲁迅处之泰然,他横眉冷对敌人,决不屈服,号召人们做人民大众的“牛”,做硬骨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精神。
七、散文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学形式,反映着现代民族的精神世界
散文素称“文学轻骑”。散文的产生晚于诗歌,《尚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集子。春秋战国时代,文学作品百家争鸣,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这一时期以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较为发达。历史散文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当时学术空气空前繁荣。
五四运动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各类文学体裁竞相发展,鲁迅创作的散文、杂文空前活跃,成了战斗的匕首,发挥了战斗作用。
现代、当代中国散文成为最贴近生活的文学形式,从民族觉醒到国家变革,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工农兵到知识分子的生活变迁和人生想望,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大批的散文作家在创作,振兴的灵魂在写真,描绘着主流时代。散文把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直面现实人生,描写生活感受,创作生活艺术,理性照亮生活,作家把创作散文看成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史,用作家的心灵感受世界。举起心灵的火炬,辉耀着漫漫征途,显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坚强、自信、美好。今日的散文,在振兴中华、思想解放、个性活跃的新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鲁迅的散文给人们留下《野草》和《朝花夕拾》两本文集。《野草》共收集散文23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归纳起来有四方面:揭露黑暗,坚韧战斗精神;对社会抨击,对帮凶讽刺和批判;对思想苦闷、彷徨的自我解剖;对理想、未来的幢憬。《秋夜》是鲁迅于1924年12月发表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水乳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展现出人们的爱与憎,通过把天空、小花、枣树、飞虫人格化,塑造成独具性格的形象,寓深刻的道理于其中。秋夜如画面、闪闪星星、粉红花儿、蝴蝶和蜜蜂齐飞,小虫乱撞,恶鸟飞过,枣树挺立,点染着生机。特别把小粉红花的梦衬托出来,秋后要有春,枣树的雄姿,飞虫的扑火,向日葵的朝阳,大地必回春,和谐的节奏,自然美旋律,展现出文章的诗意。
那家伦的散文《长城赋》发表于1984年1月,他是全国民族团结征文发奖会的出席者,亲自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所写的一篇欢腾之作。他登越长城高处,纵目远眺,骄傲地发出了“长城,真如一条巨龙”的声音,他心灵中燃烧起来,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勇敢团结的化身”“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不朽伟大工程”“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骄傲”。他在心底默念着:“几千年滚滚风云,伟大的中华民族能屹立于历史的潮头,自强不息,奋斗不屈……不正靠的是各民族的牢固的团结!”他心潮澎湃,高呼:“我要做一块这样的长城砖,给生活献一分美,为祖国出一分力。”这就是作者的“充沛”的希望。
八、结语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它用一种感情和理性的手法,像画家用色彩一般,根据自己的认识、意识、印象等,把自己的所见表示出来。通过作品尽可能的以唤起读者的意象,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咀嚼、体会、思考。文艺作品是作家通过社会生活在大脑中的能动反映,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生活。作家的创作活动,包括社会生活、作家头脑和文艺作品三个要素。作家通过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将社会生活的素材反映到大脑,再进行加工、提炼、概括和升华,进行典型化处理,得到普遍性的东西,于是便完成了社会生活——作家头脑——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83页)诗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是饱含诗意的,诗人用理性和艺术思维去加工生活素材,并以形象思考着世界、理解着世界、说明着世界。散文以短小精干、内容真实为基本特征,语言自然、形式开放、格调富情趣,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燃烧起来,唤起读者的心灵,共同走进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