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罪敦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谢罪敦睦
【原典】
缪肜(róng)①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忿,乃掩户自挝②,曰:“缪肜,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③叩头谢罪,遂更相敦睦④。
【注释】
①缪肜(róng):字豫公,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仕县为主簿,后为太守陇西梁湛决曹史。安帝初,湛病卒官,肜送丧还陇西,并为之起坟安葬,关西咸称传之。辟公府,举尤异,迁中牟令。诛诸奸吏及托名贵戚宾客者百有余人,威名遂行。卒于官。事详见于《后汉书·独行列传·缪肜》。②挝:敲打。③悉:全部。④敦睦:亲善和睦。
【译文】
缪肜从小父母双亡,兄弟四个一直住在一起。等到各自结婚娶妻,妻子之间不和睦,又经常有言语纷争。缪肜很气愤,于是关上门,边打自己边说:“缪肜,你修身养性,做事谨慎,学圣人礼法,希望将来能够整顿天下风俗,却怎么连自己的家人都教育不好呢?”兄弟妯娌们听到这些话,都跪下来向他请罪,从此家人和睦相处。
【延伸阅读】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按儒家的观点,大丈夫立身行事,一路走来无非是“修、齐、治、平”四字,而根本在于“修身”。如果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能平,问题全在于修身不足。所以解决问题的出路,就落到了自己本人身上。换句话说,此时只能求己,而不能责人。孟子就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上》)或许是出于这样的思维,看到自家后院一片混乱,缪肜才会掩户自挝、深自责罚。结果很喜庆,家人受到缪肜人格的感染,从此和睦相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修身最终还是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也再一次证明了圣人所言不虚。类似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也经常能见到。商汤桑林祷雨就是其中的名例。“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邪?使人疾邪?苞苴行邪?馋夫昌邪?官室营邪?女谒盛邪?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说苑·君道》)上述故事的真实性虽然存疑,但主人公在问题出现之后,反躬求诸己的做法,却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
【原典】
虞世南①曰:“十斗九胜,无一钱利②。”
【注释】
①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旧唐书》卷七十六有传。②无一钱利:没有一丝的好处。
【译文】
虞世南说:“与人争斗,即便是十次胜利了九次,也是毫无益处可言的。”
【原典】
韩魏公①在政府时,极有难处置事,尝言天下事无有尽如意,须是要忍,不然,不可一日处矣。公言②往日同列二三公不相下,语常至相击。待其气定,每与平③之,以理使归,于是虽④胜者亦自然不争也。
【注释】
①韩魏公:韩琦。注见“不形于言”条。②公言:韩魏公说。③平:讨论,评理。④虽:即便。
【译文】
韩琦在官府时,常有很难处理的事情。曾说,世上没有尽如人意的事情,必须要忍让,不然一天也待不下去。他还说过,从前两三个同僚,相互瞧不起,说话相争以至于互相攻击。等到他们气消了,他就上前为他们评理,一切以公事为宗旨。于是,即使获胜的人也不再争了。
【原典】
王沂公①尝言:吃得三斗酽醋,方做得宰相。盖②言忍受得事也。
【注释】
①王沂公:王曾(978~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宋真宗咸平中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中状元后,王曾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不久,奉诏入京,召试学士院,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景德初知制诰,真宗大建玉清昭应宫,王曾力陈五害以劝谏,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对其甚为敬重。仁宗景祐元年(1034),为枢密使。二年(1035),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后因不容吕夷简专断,同被罢相,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一岁,赠侍中,谥文正。《宋史》卷三百一十有传。②盖:大约,大概。
【译文】
王曾说过,只有能够吃得下三斗味厚的醋,才能够当得了宰相。大概是说要忍受得事情。
【原典】
赵清献公①座右铭:待②则甚壹,任他怎奈何,休理会。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③,可以理遣。盛怒中勿答人简④,既形纸笔,溢语⑤难收。
【注释】
①赵清献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年四十余,究心宗教。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宋史》卷三百一十六有传。②待:待人处事。③非意相干:意外的无故冒犯。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④简:指书信。⑤溢语:脱离理性的话。
【译文】
赵抃的座右铭:对待别人要言行一致,随便他怎么办,不要去理会。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要从情义的角度宽恕他,不是有意作对,可以用道理来教育他。人在愤怒之时,不要给人写信,既然形诸文字,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难以收回!
【原典】
程子曰①:“愤欲忍与不忍,便见②有德无德。”
【注释】
①程子: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哲宗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宋史》卷四百二十七有传。②见:显露。
【译文】
程颐说:“能不能忍耐愤怒与欲望,便可以判断他有德无德。”
【原典】
张思叔绎诟詈①仆夫,伊川②曰:“何不动心忍性③?”思叔惭谢④。
【注释】
①诟詈(gòu lì):辱骂。②伊川:程颐。③动心忍性:让内心受到震动,使意志变得坚强。语出《孟子·告子下》。④谢:道歉。
【译文】
张绎曾经辱骂家中的仆人,程颐对他说:“你为什么不以此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呢?”张绎感到非常惭愧并致以歉意。
【原典】
孙伏伽①拜御史时,先被内旨②而制未出,归卧家,无喜色。顷之③,御史造门④,子弟惊白,伏伽徐⑤起见之。时人称其有量,以比顾雍⑥。
【注释】
①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仕隋,以小史累劳补万年县法曹。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久之,出为陕州刺史,致仕。显庆三年(658)卒。《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有传。②内旨:皇帝的旨意。③顷之:不久。④造门:登门。⑤徐:慢慢。⑥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孙吴丞相。
【译文】
孙伏伽被任命为御史的时候,虽然先得到皇帝的任命旨意,但是官方的任命文件还没有发布,他回到家中睡下,脸上并没有显露高兴的神色。不久,御史登门拜访,子弟们很惊讶地向他禀报,孙伏伽才慢慢地起来见客。当时的人都称赞他的度量很大,并将他比作三国时期的孙吴丞相顾雍。
【原典】
白居易①曰:“恶言②不出于口,忿言③不反于出。”
【注释】
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旧唐书》卷一百七十有传。②恶言:恶毒的言论。③忿言:愤怒的言论。《礼记·祭义》:“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元刻本作“不反于出”,明刻本作“不出于身”。
【译文】
白居易说:“恶毒的言论不说出口,就不会招致别人对自己的愤怒攻击。”
【原典】
《吕氏童蒙训》①云:“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②、恕违道不远,未有舍此二字而能有济③者。前辈当官处事,常思有恩以及人,而以方便为上。如差科④之行,既不能免,即就其闲,求所以便民省力者,不使骚扰重为民害。其益多矣。”
【注释】
①《吕氏童蒙训》:又称《童蒙训》,共三卷,是著名的蒙学经典,宋代吕本中撰。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此书以他的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父亲吕好问为主线,凡涉及颂扬其祖辈长处的有关人物的点滴事件及言论都加以汇集,旨在光宗耀祖,并勉励后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后人借鉴。此外还保留了不少史书失传的资料,可供研究者使用。②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济:成功。④差科:指差役和赋税。
【译文】
《吕氏童蒙训》说:“当官处事,一定要符合人情。忠、恕与道德接近,没有放弃忠、恕两字而能做成事情的。祖上的前辈当官做事的时候,往往考虑使别人受到恩惠,而以给人带来方便为上。例如派差收租,这事既然不能避免,那就尽量趁着人们空闲的时候去办,力求使老百姓方便省力,不要频繁骚扰百姓,以至于加重他们的负担。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原典】
张无垢①云:“快意事②孰不喜为?往往事过不能无悔者。于他人有甚不快存焉,岂得③不动于心?君子所以隐忍④详复,不敢轻易者,以彼此两得也。”
【注释】
①张无垢: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无垢,又号横浦居士。祖籍河南开封,迁居盐官。南宋绍兴二年(1132)殿试策士,选为状元。授镇东签判。因与上司意见不合,弃官归乡讲学。后应召为太常博士,历任宗正少卿、侍讲、权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主张抗金,为秦桧所忌,谪守邵州,后又遭革职,流放大庾岭下十四年。秦桧死,重新起用,出知温州。因直言上疏,不纳,辞归故里,不久病卒。后追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②快意事:痛快的事情。③岂得:怎么能。④隐忍:忍耐克制。
【译文】
张无垢说:“痛快的事情谁不喜欢做呢?但是事情过去以后自己往往后悔不迭。一个人如果对别人存有不愉快的话,怎么可能心里会没有反应呢?君子之所以再三容忍、反复考虑,不敢轻意发作,就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双方都能够得到好处。”
【原典】
或①问张无垢:“仓卒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是其才耶?是其识耶?”先生曰:“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②不凡,素③有定力。不然,恐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古人平日欲涵养器局者,此也。”
【注释】
①或:有人。②器局:气度。③素:向来。
【译文】
有人问张无垢:“仓促之中和处在危难之时,却能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这是才能呢?还是胆识呢?”张无垢回答说:“这恐怕不是才能和胆识所能做到的。一定是他气量过人,一向就有镇定从容的素质。否则的话,恐怕自己心中先乱了,怎么还能处理事情呢?古代的人讲求在平时培养自己的度量与情操,就是这个道理。”
【原典】
苏子①曰:“高帝②之所以胜,项籍③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④;高祖忍之,养其全锋⑤而待其弊。”
【注释】
①苏子: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年六十六。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遂崇赠太师,谥文忠。《宋史》卷三百三十八有传。本文出自苏轼《留侯论》。②高帝: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高皇帝。事详《史记·高祖本纪》。③项籍: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自杀,年仅30岁。事详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④轻用其锋:轻率地使用他的锋芒。⑤养其全锋:养精蓄锐。
【译文】
苏轼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胜利,项羽之所以失败,其区别就在于刘邦能忍而项羽不能忍。项羽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以后而轻率地使用他的锋芒;刘邦能忍耐,所以他养精蓄税,磨砺锋芒,等待着项羽的弊败出现。”
【原典】
孝友先生朱仁轨①:隐居养亲②,常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③百步;终身让畔④,不失一段。”
【注释】
①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②养亲:侍奉父母。③不枉:不过是冤枉。④让畔:给别人让地界。
【译文】
孝友先生朱仁轨:隐居乡下,侍奉父母,他常常教育子弟们说:“一生都给别人让路,也就不过冤枉了几百步路;一辈子给别人让地界,也不会损失一块地。”
【原典】
吴凑①:僚史②非大过不榜责,召至廷诘,厚去之③。其下传相训勉④,举无稽事。
【注释】
①吴凑:唐章敬皇后之弟,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宝历中与兄溆同日开府,授太子詹事,俱封濮阳郡公。累转左金吾卫大将军。凑为人小心谨慎,智识周敏,特承顾问,偏见委信。贞元十六年(800)卒,时年七十一,赠尚书左仆射。《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有传。②僚史:属下官员。③厚去之:赠予厚礼辞退。④训勉:训诫勉励。
【译文】
吴凑:下属没有大过错,从不张榜斥责。将僚属召到厅堂上追问明白,然后送给他一笔厚礼,让他离开。他的下属都互相训诫勉励,再没有违法的行为。
【原典】
《韩魏公语录》①曰:“欲成大节②,不免小忍③。”
【注释】
①《韩魏公语录》:当为韩琦言论之辑录,关于其内容,四库总目提要云:韩魏公别录三卷。……《书录解题》载有《语录》一卷,亦称“与《别录》小异而实同。《别录》分四卷,而此总为一篇”。皆与此本三卷不合。其为何时所并,不可考矣。②大节:高尚的节操。③小忍:在小事情上忍让。
【译文】
《韩魏公语录》说:“想培养成自己高尚的节操,就要在小事上忍让。”
【原典】
《和靖语录》①:人有忿争者,和靖尹公曰②:“莫大之祸,起于须臾③之不忍,不可不谨。”
【注释】
①《和靖语录》:编著者不详,大体为记录宋人尹焞(赐号和靖处士)生平言行之书。②和靖尹公:尹和靖,即尹焞(1071~1142),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1134)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1138)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宋史》卷四百二十八有传。③须臾:片刻。
【译文】
《和靖语录》:“人们有愤怒相争时,尹焞说:‘弥天的大祸,缘于一时的不能忍让,不可以不谨慎呀!’”
【原典】
省心子①曰:“屈己者能处众②。”
【注释】
①省心子:李邦献,字士举,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为夔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四年(1134)通判长宁军,二十六年(1156)知抚州,迁荆湖南路转运判官,两浙、江西转运副使,孝宗乾道二年(1166)夔州路提点刑狱,六年(1170)兴元路提点刑狱。官至直敷文阁。著有《省心杂言》,《永乐大典》具载此书,共二百余条。此文当出于此书。②屈己:能够委屈自己的人。处众:与众人相处融洽。
【译文】
省心子说:“能够委屈自己的人,就能与其他人相处融洽。”
【原典】
《童蒙训》①:“当官以忍为先,忍之一字,众妙之门②,当官处事,尤是先务③。若能清勤④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
【注释】
①《童蒙训》:《吕氏童蒙训》,见前文注。②众妙之门:一切微妙的总门。语出《老子》第一章。③先务:首要的事务。④清勤:清廉勤勉。
【译文】
《童蒙训》:“当官应该忍字当头。一个‘忍’字,是一切好处的关键所在,当官处理事情,首先就是要重视‘忍’。如果在保持廉洁勤勉之外又能忍让,那么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原典】
当官不能自忍必败①。当官处事,不与人争利者,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②;约③于今者,必有重报于后。不可不思也。惟不能少④自忍者,必败,此实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
【注释】
①“当官”句:语出《吕氏童蒙训》。自忍,自我忍耐。败,失败,出问题。②常过其初:往往超过他最开始得到的数量。③约:克制。④少:稍。
【译文】
当官不能自我忍耐,一定会失败。做官的人处理事情,不与别人争夺利益,得到的利益常更多;能够首先退一步的,往往能进一百步。不求多得,所得利益,往往超过当初所想要的;现在克制的人,将来必然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些事情我们不能不认真考虑啊!只有那些不能自我忍耐的人,一定会失败,这实际上是不知道好处弊端的差异和聪明愚笨的区别呀!
【原典】
戒暴怒①。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②。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盖详处之,则思虑自出,人不能中伤。
【注释】
①戒暴怒:语出《吕氏童蒙训》。②中:得当。
【译文】
戒除暴怒。当官的人,首先应当戒除暴怒。事情不能办的时候,应当慎重周详地处理,没有处理不好的。如果首先就发怒,只能害了自己,怎么会害到别人呢?前辈曾经说过:处理任何事时,只怕一个“待”字。待,指的就是延迟事情以便慎重周详地处理。如果能够周详慎重地处理,就一定能想出合适的办法,别人也就不能陷害中伤你了。
【原典】
《师友杂记》①云:“或问荥阳公②,为小人所詈辱③,当何以处之?”公曰:“上焉者,知人与己本一④,何者为詈,何者为辱?自然无忿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他一等也。以此自处,忿心亦自消也。”
【注释】
①《师友杂记》:该书作者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六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直至去世。所著《师友杂记》一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吕本中《吕氏童蒙训》卷中亦录有此事。②荥阳公:吕希哲,吕本中的祖父。吕希哲(1036~1114),字原明,学者称之为荥阳先生。太学出身,以荫入官。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父吕公著殁,始为兵部员外郎。因范祖禹荐,哲宗召为崇政殿说书。擢右司谏,御史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谪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希哲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间,十余年卒。希哲乐易简俭,有至行,晚年名益重,远近皆师尊之。《宋史》卷三百三十六有传。③詈(lì)辱:詈骂、侮辱。④本一: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译文】
《师友杂记》载:有人问荥阳公:“被小人流言责骂侮辱,应当怎么处理呢?”他说:“上策是,明白别人与自己本来都是人,什么叫骂,什么叫辱?自然就没有愤怒的心情了。下策是,自己想一想,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如果要回应他,那不就成了他一类人吗?用这个办法来克制自己,气愤之心也就可以消除了。”
【原典】
唐充之云①:“前辈说后生不能忍诟②,不足为人;闻人密论不能容受而轻泄之,不足以为人。”
【注释】
①唐充之:唐广仁,字充之,北宋河南内黄(今河南内黄)人。进士及第,官乾宁司法参军,后改任常州。善断疑狱。此事出《吕氏童蒙训》卷中。②忍诟:容忍屈辱。
【译文】
唐充之说:“前辈人认为年轻人不能忍辱负重,就不能成为完善的人;听到别人私下交谈而不能容忍和保密而轻易泄露给别人,也不能称之为完善的人。”
【原典】
《袁氏世范》①曰:“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耳,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入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注释】
①《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为南宋学者袁采。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字君载,信安(今浙江常山)人。《衢州府志》称其:“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袁氏世范》三书,今只有《袁氏世范》传世。生平事迹不可考。此文出上卷“人贵能处忍”条。②胸次:心里。
【译文】
《袁氏世范》说:“人们常说‘家庭能够长久和睦的,其根本做法就是能够做到容忍’。但是只知道忍却不知道怎样去忍,其失误就更多。容忍有隐藏积累的意思,别人触犯我,我就把愤怒掩藏起来,这样做只不过能够躲过一两次而已。如果积累的愤怒很多,那么一旦暴发起来,就像洪水决堤一样不可阻挡了。这样的话,还不如随时将怨恨消解,不让它们留在心中。可以说这人是无心的啦,说这个人无知啊,说这大概是他弄错了,说他只看到小利,说这有多大利害关系呢?不把那个人放在自己的心中,即使他一天冒犯我几十次,我也不会在言语上表现出气愤,在神色间流露出不快,这样忍的效果才明显。这就是所说的善于忍耐。”
【延伸阅读】
孔子要求儿子伯鱼学好《诗经》,他说:“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就是说,《周南》《召南》是人生人世的必经门径,舍此就如同面墙而立,无路可走。人人都知道“忍”的好处,但是苦于无路可进,或者是有路却不得法,恰如袁采说的“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忍之道,其失尤多”(《袁氏世范》)。那么如何做才能进入“忍”的朝彻之境,真正享受到“忍”的利好呢?孙武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打仗能够区分层次,修忍也可以判别高低。最高明的,当属于那些天纵大器的人。他们“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所以能够“仓促中、患难中处事不乱”。程颐说:“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这些有德之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的大器之人。不过这样的人毕竟很少,绝大部分是“掌而知之”。如何学忍?无非忠恕。若能变换立场,设身处地的替人着想,很多问题就会涣然冰释。《吕氏童蒙训》云:“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未有舍此二字而能有济者。”“务合人情”就是忠恕之道,就是“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通情达理。友善的,诸如“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所见者小耳,曰此其利害宁几何”;决断的,诸如“上焉者,知人与己本一,何者为詈,何者为辱。自然无愤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他一等也。”如此忠恕走去,也可臻于“忍”境。最下,或者最简捷的做法,便是延宕或谓拖延,也就古人所谓的“待”。遇事之时,不立即处理,待冷静之后,思虑自出。赵抃的座右铭正是:“待则甚壹,任他怎奈何,休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