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译文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素书《本德宗道章·第四》译文赏析

本德宗道章·第四

【题解】

注曰:“言本宗不可以离道德。”

王氏曰:“君子以德为本,圣人以道为宗。此章之内,论说务本、修德、守道、明宗道理。”

【释义】

张商英注:说的是根源离不开道德。

王氏批注:君子以德为根本,圣人以道德为源头。这一章里,说明追求根本、修养德性、保护道义、懂得本源的道理。

【原典】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注曰:“谋之欲博。”

王氏曰:“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

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译文】

凡是按自己意志、专心行事的方法,没有比广泛地咨询意见,从精微处决策更大的长处了。

张商英注:定计谋要广泛地征求意见。

王氏批注:天道、德行、仁爱、智慧隐藏在内心处;礼制、义气、清廉、羞耻表现在行动上。人如果能坚定志向、专心做事,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如伊尹是殷商的国相,受汤王遗命,辅佐年幼的君主太甲治理国事。太甲不施行仁政,伊尹就亲临朝廷代理政事。把太甲关在桐宫里三年之久,让他修养德性、走上正路、悔改过错。伊尹集合民众百姓和朝廷臣属,再一次立太甲为君主,于是太甲开始施行仁政。像这样忠诚处理政事贤明的大臣,古今少有。如果态度诚恳、心术正直,便是治理国家保全自身的好办法。

君王不仁爱圣明,很难使国家安全,百姓安定。臣子没有好的策略办法,不能够建立功业行使国政。治理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没有谋略是不能成功的。攻城破敌,有谋略必定胜利。如果有突然的情况,就依照当时的情况谋划策略。如果能有随机应变的谋略本领,就可以做军队的头领了。

【评析】

从古至今,成就大事业者无不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仰,这是他们立身成名的根本。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长于谋划,才能有所成就。不懂得谋略,不精心策划,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任何人要想做一番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事情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时,不应该抱怨周围的客观因素。而应及时检讨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因为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所谓的成功者就是善于把自己从思维盲区中拽出来,从而走向正确的道路。但凡遇到事情时,应避免从单一角度着眼,而应从多角度考虑,多和别人沟通,多接受别人的建议,广开言路,从中选取正确的方法。

典例阐幽

广开言路则国兴

国基初奠,天下始定,该定都于何处,这无疑对新兴的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起初,汉高祖刘邦本想长期定都洛阳,群臣也多持此见。

此时有个叫娄敬的戍卒请求拜见刘邦,并对定都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分析说:“秦国的关中地区,有峻山险河为屏障,四方关塞稳若磐石。有急难时,关中的户口也可很快集结百万雄兵,秦国当年便因其独有的地利和丰富的生产力,而达到空前的强盛境界,因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陛下若能入关中以为京都,即使山东(指函谷关之东)地区发生叛乱,关中地区仍可保持安定。两人相斗,最好的办法是扼住对方喉咙、压住对方背部,这样对方便无法抵抗了。陛下如能定都关中,控制关中,无疑是得到了扼天下之喉、压服天下之背的优势。”

刘邦不得不承认娄敬言之有理,但定都是件大事,非同小可,一时拿不定主意,遂召集群臣商议。刘邦手下“群臣皆山东人”,全都不愿定都关中,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刘邦说:“周王朝有数百年之福祥,而秦王朝只有短短的二世就灭亡了,可见关中的地利根本无法保证政权的稳固。洛阳东有成皋之险,西有崤山、泥池之峻岭,北有黄河。东有伊水及治水,地形非常有利。还是建都洛阳为好!”

群臣一番话说得刘邦再次迟疑不定,退朝后他又私下询问张良。张良笑了笑说:“洛阳虽然也有地利,但其中心腹地不过百里,而且生产力薄弱,四面平原,容易受到包围,的确不是用武之地。而关中左边有崤谷及函谷关,右边有陇中、蜀中,沃野千里,南有生产丰富的巴中、蜀中,北有可以同畜牧的胡人进行贸易的国境。三面均有阻挡,易守难攻,向东一面又可居高临下,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时,可以利用黄河及渭水运输便利,将天下财货、贡品供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又可方便供应讨逆军粮。陛下难道忘记了,我们不正是凭借这些有利条件才最终战胜了项羽吗?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所以臣以为娄敬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

张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负重望,又深得刘邦信赖,因而汉高祖当即决定定都关中。汉五年八月,刘邦正式迁都长安。

以智取胜

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他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唯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蛲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刘邦依计而行,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蛲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蛲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6年元月抵达霸上。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似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震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入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

善于纳谏的齐威王

齐威王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前356~前320在位)。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齐国的中兴,也正是齐威王通过广泛纳谏,采群策进行改革而实现的。据说齐威王即位后的前九年,只是吃喝、玩、氏,根本不理国家大事,一切政事全由卿大夫掌管。在这九年中,韩、赵、魏、鲁等各国时常攻打齐国。齐国经常打败仗,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国家的这种困境,齐威王也好像心安理得,置之不问。不过知情的人都看到齐威王并不是平庸之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使他振作起来。

当时,齐国有个大臣叫淳于髡,他人生得很矮小,但很有口才,非常幽默风趣,他每次出使诸侯国,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是齐国的外交人才。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心中十分着急。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里,百事不管,毫无作为。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就开始振作起来。淳于髡还劝齐威王不要通夜喝酒,并以自己亲身体会说明:“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就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

齐威王纳谏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邹忌鼓琴取相的故事。邹忌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但作为邹忌当时的身份就连见到齐威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向他进谏呢?他听说齐威王喜欢听音乐,就想出了一条计策。有一天,他抱着一架琴进宫求见齐威王。他说他是本国人,叫邹忌,是个琴师,听说国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

那天齐威王正无事,感到很无聊,捉说来了一个琴师,心中高兴,就赶忙令人传话让他快进来。邹忌拜见齐威王之后,就坐下调着弦儿好像要弹的样子,可是两只手搁在琴上不动。齐威王挺纳闷地问他,说:“你调了弦儿,怎么不弹呢?”邹忌还是不弹却说:“我不只会弹琴。还知道弹琴的道理。”齐威王虽说能弹琴,可是不懂得弹琴还有什么道理,就叫他细细讲讲。邹忌从伏栖氏作琴讲起,一直谈到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越讲越玄。齐威王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可是说了这些个空空洞洞的闲篇有什么用呢?齐威王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没好气地说:“你说得挺好,挺对,可是你为什么不弹给我听听呢?”邹忌听了齐威王这话,就正色说道:“大王瞧我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9年来没弹过一回,都有点不乐意呢!”齐威王这才恍然大悟,就赶忙站起来,“原来先生是拿弹琴来劝我,我明白了。”他叫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邹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邹忌劝他重用有才能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好建立霸业。齐威王自称要发扬他父亲桓侯午的业绩,远的要继承黄帝的光辉,近的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后来齐国中兴,从而成为东方强国。

【原典】

安莫安于忍辱;

注曰:“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曰:“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怨相。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侯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译文】

安全里没有比忍受一切屈辱更安全的了。

张商英注:最高的道术是旷达坦荡,哪里有什么羞辱呢!

王氏批注:心胸狭窄的人,不被众人容纳。小事不容忍,必将遭遇大祸患。治理家庭如果能够忍耐,亲人间就和谐美好。治理国家如果能够忍耐,君臣之间就没有埋怨猜忌。如果能忍受廉颇承受的耻辱,贤能和仁义的美名就全得到了。吕布放不下对侯成的怨恨,后来才有丢了城池,没了性命的结局。内心能忍受羞辱,生命就能安全。如果不忍耐,一定会有生命遭到羞辱的祸患。

【评析】

能不能忍耐一时的屈辱说明—个人的心胸是否宽广,目标是否宏远。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进而完成自己的理想。

遭受欺侮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我们要以坦然的心态来面对所遭受的欺侮。生活的艰辛和挑战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顺境中成长。因为世界本有它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律,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一项法则。在这种情况下,力量弱小的一方就要学会忍耐,这样才能逐步发展壮大。

典例阐幽

圯上受书,转舵明主

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曾相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其父张平继之又相韩厘王、韩桓惠王。不过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终于在公元前230年,被秦王政派内史腾一举翦灭,将其置为颖川郡。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承继父业的机会,丧失了赫赫荣耀的地位,使他像许多贵族遗少—样,心中充满仇恨的烈火。于是,就有了博浪沙剌秦王的那一幕。

刺杀秦王失败以后,张良见始皇愤然“大索天下”,只得更名改姓,隐匿于下邳,出入小心,谨慎行事。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到一个穿苦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下满,勉强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打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也。”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头。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又过了五天,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其至诚和隐忍的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说罢,自顾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素书》。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暴动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便率众投奔在留县称王的景驹。不料,走到半路,正遇上刘邦奉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二见倾心,张良多次以《素书》劝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改变了投奔景驹的想法,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与刘邦下期而遇,使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忍人之所不能忍

汉代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贫穷,过着清苦的日子。所谓穷则思变,他发奋学习,苦读诗书,十年寒窗苦,终于飞黄腾达,做了丞相。虽然他居于庙堂之上,手握重权,但是在生活上依然保持小时候俭朴的优良作风。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也是普通人家用的棉被。他的仆人们也感叹:“我家大人才是真正的清廉啊!”

这些话很快就传进了朝廷,文武百官为之感动不已,但是大臣汲黯却不这样想。他向汉武帝参了一本,对皇上说:“公孙弘现在位列三公,不像当年生活百无聊赖,他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可是为什么还盖普通的棉被,吃简单的饭菜呢?”

皇上笑着说:“现在朝中上下不都称颂他廉洁俭朴吗?公孙弘是不忘旧时之苦,也不忘旧时之德!”汲黯摇摇头,继续说道:“依微臣所见,公孙弘这样做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想想,觉得有几分道理。有一次,上早朝的时候,他得了个机会便问公孙弘:“汲黯说你沽名钓誉,你的俭朴是故意做样子给大家看的,他说的是否属实?”

公孙弘听后觉得非常委屈,刚想上前辩解一番,但是转念一想,汉武帝现在可能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不是真正的“俭朴”。如果现在自己着急解释,文武百官也会觉得他确实是“沽名钓誉”。再想一想,这个指责也不是关乎性命的,充其量会伤害自己的名誉。清者自清,只要自己坚持自己的作风,以后别人自然会明白的。这样想着,公孙弘把刚才的一股怨气吞下去,决定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

他回答道:“汲黯说得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往颇深,来往甚密,交情也很好,他对我家中的生活最为熟悉,也最了解我的为人。他对皇上您说的,正是一针见血,切中了我的要害。”汉武帝满以为他要为自己辩护,听到这番话颇感意外,问道:“哦?是这样吗?”

“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小吏一样,确实是假装清廉以沽名钓誊。”公孙弘回答道,“汲黯忠心耿耿,为人正直,如果不是他,陛下也就不会知道这件事,也不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了!”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诚实、谦让,更没有想到他还会对批评自己的对手大加赞扬,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此,对他就更加尊重了。其他同僚和大臣见公孙弘对自己的心理供认不讳,如此诚实,都觉得这种人哪里会沽名钓誉呢?

【原典】

先莫先于修德;

注曰:“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曰:“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译文】

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

张商英注:对外用来养育万物,对内用来成就自身,这就是修养德行。

王氏批注:治理家庭、国家,必须先修养德性、行为。对君王尽忠,对父母行孝,遵行仁爱,守护道义,从事善举,行使正义。这就是有德有行的贤人。

【评析】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修养德行,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些人过多的把目光放在名和利上,把道德抛到脑后,甚至把崇尚道德的人当作是傻瓜。其实,这是肤浅之人的看法。

道德高尚与否,既关系到个人的品德修养,也关系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事业的成功。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把品德培养当做自己的重要任务。因为,领导是无法超越来自品格上的缺陷的。纵使才干再杰出的领导者,倘若人品有问题,也终有一天会遭遇失败。

典例阐幽

富润屋,德润身

战国时,齐国有个隐士名叫颜躅,他颇有才能,不愿从政,甘愿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齐宣王为了搜罗人才,派人把颜躅请了来,要委以官职。颜躅不便违命,只得进宫朝见宣王。

这天,齐宣王高坐在朝廷上,他以为自己是一国之君,颜躅是个无官无职的文人,便以轻蔑的口气说:“躅,过来!”颜躅是个很有骨气的人,见宣王这样对待自己,心里很生气,便立在那里不动,用同样的口吻说道:“大王,您过来!”

齐宣王听了,又改作笑脸,客气地说:“颜先生果然名不虚传。请您帮助我,作我的老师,我要向您请教。您要是能到我这儿来,咱俩一同生活,一同游玩,保证每餐都有牛羊肉和猪肉吃,出门也有车坐,您的夫人,儿女也都能身着衣锦,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

颜躅听了这番话,感到齐宣王是在利诱自己,便严肃地回答说:“谢谢。我不要什么荣华富贵,我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娱!”“晚食以当肉”是说,我虽然穷得吃不起肉,但我推迟吃饭时间,等饿极了再进食,就和吃肉的滋味一样了,“安步以当车”是说,我虽然穷得没有车子坐,但我步行时把脚步放慢些.放平稳些,就和坐车差不多舒服了;“无罪以当贵”是说,我虽然是个平民百姓,但我只要清白正直,不做坏事,就是一个很高贵的人了;“清静贞正以自娱”是说,我一身清白,自由自在地生活,自己就感到无限欢乐了。

宣王无德,因此无以得颜躅,颜躅有德,足以得宣王。

贤德高雅的七里禅师

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禅师说,“你自己去拿,但要留点,米已经吃光,不留点,明天我要挨饿呢!”

那个强盗拿走了所有的钱,在临出门的时候,七里禅师说:“收到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啊!”

“谢谢。”强盗说。他转回身,心里十分慌乱,这种从来没有遇到的现象使他失去了意识。他愣了一下,才想起不该把全部的钱拿走,于是,他掏出一把钱放回抽屉。

后来,这个强盗被官府捉住。根据他的供词,差役把他押到寺庙去见七里禅师。

差役问道:“多日以前,这个强盗来这里抢过钱吗?”

“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七里禅师说,“他临走时还说谢谢了,就这样。”

这个强盗被七里禅师的宽容感动了,只见他咬紧嘴唇,泪流满面,一声不响地跟着差役走了。

这个人在服刑期满之后,便立刻去叩见七里禅师,求禅师收他为弟子。七里禅师不答应,这个人就长跪三日,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了他。

【原典】

乐莫乐于好善;

王氏曰:“疏远奸邪,勿为恶事;亲近忠良,择善而行。子胥治国,惟善为宝;东平王治家,为善最乐。心若公正,身不行恶;人能去恶从善,永远无害终身之乐。”

【译文】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乐于好善;

王氏批注:疏远奸佞邪恶的小人,不做坏事。接近忠诚善良的人,只做善事。伍子胥治理国家,把善良当做宝贝。东平王刘仓治理家庭,做善事最开心。内心公正,行为就不会作恶。人能够摒弃邪恶亲近善良,永远都不会损及到生命的快乐。

【评析】

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名利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如何得到快乐呢?帮助别人是最容易得到快乐的。助人为乐不但要有一颗仁慈的心,还要有真诚的态度。如果事事从自身出发,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必然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和关爱感。假如人人都能够心怀他人,互相关爱,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即使他的前提是功利性的,最终这种关怀也会惠及自身。毕竟,处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远比处在一个坏的环境里能得到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实惠。

典例阐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乐喜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丞相,字子罕,因其曾任司城之职,所以也被称为司城子罕。他仁厚大度,非常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有一次,楚国派士尹池出使宋国,子罕在家里请他饮酒。

士尹池发现,子罕家南边邻居的墙基向外凸出来一大块,把子罕家的大门挡住了一半,西边邻居家流出来的水经过他家的院子而流出,于是便疑惑地问子罕为什么不处置一下这些邻居。

子罕说:“南边的邻居家三代都是做鞋的,本来我想让他搬家,但是,假如如果让他搬家,宋国要买鞋的人就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他们一家就会因此吃不上饭了。因为这个缘故,我就没有让他们搬家。”

士尹池问:“那么,西边那一家呢?”

子罕说:“他们家的院子所处的地势高,我家的院子所处的地势低,他们家的流水从我家院子里流过去很便利,我又何必阻止呢。总不能因为我做官,就让水倒流回去吧。”

士尹池回到楚国,楚国正好要发兵去攻打宋国,他就去劝谏楚国的国君说:“宋国恐怕是攻打不得的,宋国的国君是贤德之君,宋国的宰相仁德之臣,贤德的国君必然能得到民心的拥戴,仁德的宰相必然能善于用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去攻打它,恐怕不仅不会成功,而且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啊。”

楚国国君因此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改而去攻打郑国了。

修百善能邀百福

宋朝名相范仲淹,家境贫寒,年轻时特别穷困,生活艰难,他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一定要救济穷人。后来当了宰相,他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年轻时,范仲淹在寺庙里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粥,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着贫困的生活。

范仲淹发达以后,做到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有一次,范仲淹在苏州买房子,一位风水先生盛赞这间房子,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这间房子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他立刻把这间房子捐出来,改作学堂。实现了他年轻时救济穷人的愿望。

当范仲淹收入多时,他就想到那些贫苦的人。他用自己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他曾经养活过三百多家。

不久,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长大成人,都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一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受到世人的敬仰赞颂。

【原典】

神莫神于至诚;

注曰:“无所不通之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王氏曰:“志诚于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诚于君王,当以竭力尽忠。志诚于父母,朝暮谨身行孝;志诚于朋友,必须谦让。如此志诚,自然心合神明。”

【译文】

最神奇的神通,莫过于用心至诚;

张商英注:无所不通叫做神通。天地人并称三杰,而人却不能像天地那样神异,是由于人们不能做到极其真诚。

王氏批注:对天地用情专一,时时表达内心的恭敬。对君王用情专一,就会竭尽全力表达忠诚。对父母用情专一,日夜悉心侍奉,恪守孝道。对朋友用情专一,一定要谦卑礼让。像这样的用情专一,自然心灵集合、智慧高远。

【评析】

当今的时代,有些人不崇尚诚实和诚心,真诚的人被认为愚蠢。但这只是俗人的浅薄之见而已。俗话说“心诚则灵”,诚心才能打动人,才能做大事,对别人以诚相待,才会换来别人的真心。玩小聪明,小花招都是一时的,试看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没有靠雕虫小技和虚伪成就大事的。

《易经》上说:诚能通天。心诚的含义不单是诚寔无欺而已,更重要的是虚灵不昧。真能做到这一点,必然会有许多神奇不可言喻之处。

典例阐幽

诚心方能育人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他的母亲(骗他)说:“你回去,等一会(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原典】

明莫明于体物;

注曰:“《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曰:“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辩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

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译文】

没有比体察世上万物、明察秋毫更为明白的了。

张商英注:《礼记》上说:“清澈明朗在身,意志精神如神。”像这样,那么万物到来时,怎能逃脱我的观照呢!

王氏批注: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完全出自于人的内心。它由人的意识控制,跟聪明与否没有关系。贤能的人,应该先明察心上的对与错、善与恶。如果能分辨自己的所作所为,善恶分明。然后就可以考察世间成功失败、兴旺衰败的规律。

约束自己,节约费用,永远都够用并且有节余。吃饭穿衣等所有的开销,依照家里的情况,顺从盈余情况而节俭使用。如果能安守本分,不贪婪不强取,自然生命清白、名声高洁。

【评析】

成功并不一定需要多么广博的知识,而应具有足够的智慧和敏锐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能发现事物之间细微的差别,深刻的理解,把握住规律,洞明事理,那就是机会。我们身边处处都存在机会,但是能够看到它,抓住它的,又有几人呢!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机会总眷顾那些懂得发现自己长处,并把它运用到极致的人。

典例阐幽

孙亮明察秋毫巧断案

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儿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原典】

吉莫吉于知足;

注曰:“知足之吉,吉之又吉。”

王氏曰:“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

【译文】

吉祥里没有比满足已经得到的更吉祥的了。

张商英注:知道满足的吉祥,是吉祥又吉祥。

王氏批注:疯狂谋取的人,一定伤害到自身;能知足的人,不遭遇祸患。生存还是死亡,命运决定;富贵还是贫贱,上天决定。如果知足,就有吉祥喜庆的福气,没有不吉祥、可忧虑的祸患。

【评析】

大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而已。所以,知足者常乐,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伤害自己。也许你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生活不如意,但当你看到自己比其他人生活得更好时,你是不是会感到快乐呢?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知足。所以不知足的人得到的是烦恼和忧虑,而知足的人满足于自己既得的,进而享受生活,品味快乐。这才是聪明的生活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典例阐幽

知足者无忧愁

刘邦建都长安后,开始分封诸侯。轮及张良时,刘邦特别推恩,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这在当时足以抵得上一个小王。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只得六县之地,可能还不足三万户。当时居功第一的曹参所封也只得一万六百户。张良却拒绝了这样的赏赐,他说:“我在博浪沙雇人行刺秦始皇失败,逃到下邳来逃难,最早和陛下相识于留县,我对这座小城难以忘怀,陛下如果实在要封赏臣,就把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臣哪能当得起三万户!”张良的举动除了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之外,还真正地为刘邦排忧解难。当时天下平定,功臣们都想尽可能多地讨取封地,令刘邦很头疼。留县作为楚汉决战的最后战场,其户数肯定非常之少。张良只选留县为封地是真正的高风亮节,有了张良这个参照,那些功劳不及的人又怎么好意思胡乱争功呢?也因为如此,刘邦更加亲近、信赖张良了。

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韩信早年曾追随项羽,后来又投到刘邦门下。他足智多谋,屡出奇计,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齐王,后又降为淮阴侯。

刘邦坐稳了江山之后,看到韩信握有重权,并且深得军心,不由得食不知味,辗转难眠。他宴请群臣,面对臣下的恭贺,也忧心忡忡。张良察言观色,明白了是刘邦害怕功高之人今后难以驾驭,就私下对韩信说:“你是否记得勾践杀文仲的故事?自古以来,只可与君主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共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我们要好自为之。”于是,张良急流勇退,见好就收,请求回乡养老。刘邦故作恋恋不舍状,再三挽留,最后封其为留侯。张良功成身退,终于保身全名。

韩信尽管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但是对刘邦还是抱有幻想:自己当初曾舍命救过他。可是不久,便有奸佞之臣诬告韩信恃功自傲,不把君主放在眼里。那是项羽乌江自刎之后,他的一个大将钟离昧拼死杀出了重围,逃到韩信那里避难。因为韩信与他是生死之交,就偷偷地把他藏了起来。刘邦知道此事后,认为他怀有二心,决心除掉他。

可是韩信作为一朝权臣,要除掉他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刘邦就设了一个圈套,让韩信自投罗网。他以巡游为借口,要到楚地的云梦山去打猎,同时派信使通知诸侯王到陈地会合。这样就能调虎离山,把韩信从封地中骗出,一旦他脱离靠山——军队和封地,就不愁没机会下手了。

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害怕。明知前面有陷阱,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陈地谒见刘邦。为了保全自己,不让刘邦找到借口抓他,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逼着好友钟离昧自杀了,然后就提着钟的首级来见刘邦,想以此来表明他对刘邦的忠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韩信一走进刘邦的驻地,两边的武士就一拥而上,把他五花大绑起来,押到刘邦座前。韩信很不服气,他一边挣扎一边大叫:“皇上,我鞍前马后跟随您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才打下汉朝江山,臣下何罪之有?”此时,刘邦也看到给韩信以谋反定罪,确实证据不足,难以服人心。于是他就假惺惺地怒喝着武士,亲自下来为他松绑。

至此,韩信终于心灰意冷。他后悔当初不听张良的劝告而至今日。不久,又有人借机落井下石,诬告他要谋反,于是刘邦终于对他下了毒手,了却了一大心事。

【原典】

苦莫苦于多愿;

注曰:“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强;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曰:“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译文】

痛苦中没有比愿望众多更痛苦的了。

张商英注:圣人的无为之道,恬静淡泊、没有欲望。他们对于外物,来到就顺应它们,离去就算作罢,不曾拥有愿望。古代愿望众多的人,没有比得上秦始皇、汉武帝的,对于国家就希望富裕,对于军队就希望强大,对于功绩就希望伟大,对于名声就希望显赫,对于宫室就希望华丽,对于姬嫔就希望美艳,对于四周少数民族就希望顺服,对于神仙就希望能够请来。然而国家却更加贫穷,军队更加弱小,功绩更加卑微,名声更加低微,最终落了个所追求的没有得到反而留下狼狈不堪的局面,这都是愿望众多所造成的痛苦。治理国家的人,本来不能愿望众多。至于德才兼备的人修养身体的方法,所拥有的愿望能够不减少吗?

王氏批注:心里有贪婪迷恋的东西却得不到,心思里有所图谋却不能实现。这两件事不能称心如意,自己让自己在心里受苦。

【评析】

人生之苦,皆源自欲望太多、贪婪过度,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又盼望更多。贪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本,人一旦贪欲过重,就会心术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贪婪地去索取,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会将事情做坏、做绝,大祸也就随之而来,受伤的只能是自己。所以,每个人务必要忍住贪婪之心,修炼成一种不受物役的“知天”“乐天”的心理。

典例阐幽

贪恋权位招致杀身之祸

韩信的一生纵然辉煌,结局却也非常凄凉。建有绝世之功,却最终命丧长乐宫,这与韩信的多欲不无干系。

刘邦彭城大败后,制定了发展彭越、英布、韩信三支势力的战争策略,并派韩信率军北上击齐。可是,当韩信率军到达齐国边境的时候,却传来了齐国投降的消息。原来,刘邦命令韩信出兵的同时,还派了一个叫郦食其的谋臣去游说齐国。郦食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没用一兵一卒就使北方最强大的齐国归顺了汉王刘邦。但是韩信却想:自己舍命奋战,一年也只不过打下五十座城池,而一个书生只消一天工夫就收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难道自己的功劳还不如一个书生吗?因此他下令军队继续向前,攻打齐国。逼得齐王把郦食其扔到油锅里,活活烹死了。

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齐国问题,韩信却不顾全大局,只是为了增加个人的功劳,这让刘邦非常恼火,只不过出于拉拢韩信的目的,才没有和他计较。

韩信成功收复齐地时,刘邦与项羽的鏖战却屡屡失利,日夜盼望韩信将兵来救。谁知,韩信不仅没有及时相救,反而趁机要挟,提出请封“假齐王”的要求。所谓假王,表面上是暂时代理的意思,不过,却透露出韩信想拥有齐地的私心。出于战略目的,刘邦又让步了。即便如此,韩信也还是没有领兵南下,直到刘邦做好了齐王的玺印,送到韩信手里,韩信这才出兵南下,攻打项羽。

这些事情让刘邦对韩信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因此在解决了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取消了韩信齐王的封号,改立为楚王,同是削夺了他的军权。韩信做了楚王后,多次想要造反,却又没有足够的决心,最后被刘邦用计逮捕,押到了长安,由楚王贬为淮阴侯。而韩信认为侯爵远远配不上自己的功劳。又意图联络陈豨谋反,结果事情败露,被吕后诱骗至长乐宫斩杀,并夷灭三族。

贪得无厌,危及自身

有一个穷人,他非常穷,住在一间破屋子,里面就连床都没有,睡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神仙在穷人的身旁出现了,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神仙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神仙就不见了。在穷人的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穷人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到了第二天,他很饿,很想去买饭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于是,他拎着钱袋向河边走去。

他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时,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穷人完全可以去买吃的、买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吧。”

他不吃不喝地拿,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同时,他也变得又瘦又弱,头发也全白了,脸色蜡黄。

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终于,他倒了下去,死在了他的长凳上。

【原典】

悲莫悲于精散;

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曰:“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译文】

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精气耗散。

张商英注:道产生的是作为统一体的原始混沌之气,精纯不杂的原始混沌之气叫做精气,精气散发叫做精神。精气潜藏在虚无之中时,就没有生、没有死,没有先、没有后,没有阴、没有阳,没有动、没有静。精气包含在精神中时,就会成为聪明、成为睿哲,成为智慧,成为见识。含有血气的东西,没有不禀受精气的。正确地运用它就会聚集而不会失散,错误地运用它就会失散而不会聚集。眼睛被颜色所引诱,那么精气就耗散在颜色上面了。耳朵被声音所迷惑,那么精气就耗散在声音上面了。嘴被味道所引诱,那么精气就耗散在味道上面了。鼻子被气味所引诱,那么精气就耗散在气味上面了。精气耗散不停,身体能够长久坚持下去吗?

王氏批注:心是身体的主宰,精是人的根本,心如果迷惑不清,身体就不会安宁;精减损散乱,神气也不能洁净。心迷惑不清,身体就不会清爽,精神散乱,忧虑、悲伤和灾难就来了。

【评析】

人生存在社会中,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拥有了健康的本钱,才能创造出更美丽的人生。无论专注什么事情,千万不能超出一个合适的度。怎样才能拥有一副好的身体呢?就要学会给自己进补,学会谨慎预防,学会克制欲望,才能葆有自己的健康和精力。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人在心理上追求一定的平衡,欲望过少缺乏动力,欲望过多心烦意乱。唯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私心杂念扰乱生命的脚步,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最终有所树立,有所成就。

典例阐幽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很懂得养生之道,他主张疏医远巫,提倡利用自身的抗病力,通过自我的调节战胜疾病。曾氏养生学牵扯到方方面面,主要论述了用药、进补、运动与静养相结合等知识。

从咸丰七年开始,曾国藩就被较为严重的失眠所困扰,尤其是到了晚年,失眠更为严重,这给曾国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调养功夫,全在眠食二字上。

对于失眠的原因,他认为是“心血久亏、血不养肝”,以致“即一无所思,已觉心慌肠空,如极饿思食之状”。总之,心血久亏,心理压力巨大是曾氏失眠的主要原因。

对于失眠的治法,他认为应“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须以养心和平之法医之”。对于药物,他并不一概拒绝。他也请医生,但他不主张用猛药,只用少量药物,他认为中药生地对治失眠有效,他还主张用药膳治失眠。

曾氏虽然疏医远巫,不常用药,但并不一味拒绝药物。他对服用补药的看法也是辩证的。曾氏的进补思想,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张进补。

曾国藩是主张进补的。对于进补的方式,他比较提倡食补,因为食补运用范围广,副作用很小。而药补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同时药补的副作用较大,力量相对较猛,因此曾氏对于药补是较慎重的。但他并不因噎废食,毕竟药补的力量比食补强,效果也较显着。因此曾国藩始终坚持食补、药补并举,对药补则更为慎重。

第二,药补须慎。

由于药物有利又有害的两重性,曾氏对进补药物一直十分慎重,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他认为“胡润帅晚年病象,未必非补药太过之咎耳”。同治五年十月六日他给澄弟的信中说:“如胡文忠公,李勇毅公希庵,以参茸燕菜做家常便饭,亦终无所补救”,他认识到服用补药太过反而有害,相反他对食补比较放心,认为益多而害少。

服用补药也有禁忌,比如生病期间不可进补,否则不仅无补于身体,而且会加重病情。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四,他给澄弟的信中说:“今年自三月以来,因疮疾未服补药,精神尚能支撑。”

曾氏的进补思想与中国古代养生家的观点是一致的。《抱朴子·论仙》中说:“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对药物的养生作用是肯定的。

哀莫大于心死

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

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原典】

病莫病于无常;

注曰:“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不其病乎?”

王氏曰:“万物有成败之理,人生有兴衰之数;若不随时保养,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当有死。天理循环,世间万物岂能免于无常?”

【译文】

病害里没有比没有常态更大的病害了。

张商英注:天地万物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规律。人如果没有可以遵循的常规,不就产生疾病了吗?

王氏批注:事物有自己成功失败的道理,人生有兴盛衰落的命运。如果不随时保护调养,一定会生病。人能出生,就必然死去。天道法则循环往复,世间的事物能够逃离常规吗?

【评析】

“无”就是没有,“常”就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永恒,就是因为它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强行打破它,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如果无视自然规律,不正常生活,不洁身自好,自然就会生病。

现实社会人类急剧向自然界扩张空间,肆意掠夺资源,而不懂得顺应自然规律,终将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摧残。

典例阐幽

投其所好避祸端

刘邦素来多疑,以至于反复无常,这从他对大汉第一功臣萧何的态度中就能略识一二。汉高祖三年,刘邦与项羽在广武一线相持日久,刘邦常吃败仗,全靠萧何及时补充兵员和粮草,才得以勉强维持局面。刘邦对这个局势,看得很清楚,所以,老奸巨猾的他,三番五次从前线派人回来,慰问萧何,当然,也有顺便观察后方形势的意思。

萧何自然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有一位姓鲍的谋士点拨他说:“大王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在刀枪丛中过日子,那么危险,那么辛苦,却命人回来慰劳你这位后方留守丞相,这明摆着是对你起了疑心,怕你谋反。你必须把你家族中,能够掂刀拿枪打仗的男丁,统统送往前线,表明你的忠心,才能重新得到大王的信任。”一番话,惊醒梦中人,萧何急忙依计而行。果然,刘邦大喜,再也不派人慰劳萧何了。

汉高祖十一年,陈豨谋反于外,韩信谋反于内。刘邦亲自率兵至邯郸,平息陈豨之乱,萧何在长安,设计擒杀了韩信。这个时候,还在邯郸平叛的刘邦,匆匆忙忙的命人回京传令,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大幅扩大他的封地,又派一名都尉率五百士兵为相国卫队。一时间,登门贺喜的官员挤破了萧何家的大门。只有一位名叫召平的人,上门唱反调:“相国,你大祸临头了。你想,皇帝亲自带兵,出京平叛,你安安逸逸地生活在京城家中,又不用冒生命危险,皇帝为什么派兵护卫你?这是因为韩信新近谋反,后方不安,皇帝也有点害怕你了。派兵护卫,并不是宠信你,而是放心不下你呀。如今,你应该推辞掉封地和护卫,把自己家中所有的财产捐献给前方的军队,皇帝才会放心高兴。”萧何按照召平的建议,让封捐财,刘邦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第二年,英布又反,刘邦只好再次亲自上阵。人在前线,心在长安,最不放心的,还是萧何,又多次派人回京,慰问萧何,了解萧何的言行举止。萧何呢,一如既往,稳定民心,征集粮草,供应前方,同时,又捐出全部家财劳军,像上一次的做法一样。又有人出面教训萧何了:“你的灭族之祸不远了。你想啊,你的地位最高,功劳最大,赏赐最多,都是无以复加的了。而且,自从来到秦地,你就抚慰百姓,深得民心,已经十余年了。皇帝之所以多次派人慰问,实际上是怕你的影响太大,振臂一呼,四面响应,危及皇帝的位置。你现在何不多买些田地,再放点高利贷,让老百姓对你有点意见。这样,皇帝就会安心了。”萧何点头称是。

刘邦回京,老百姓拦路告状,说相国强行以低价买百姓大量土地,民怨沸腾。刘邦非常高兴,笑着对萧何说:“想不到你也干这种事,相国应该为民谋利才对。”见皇帝高兴,萧何哪知刘邦心口不一,居然顺杆往上爬,为民请命说:“长安地狭人多,不如把上林苑的空地,分给无地百姓,让他们把秸秆交给官府,作为皇家畜养的野兽的饲料。”刘邦闻言大怒:“相国一定是收受了人家的贿赂,竟然算计到我的头上来了。”当即下令,招来司法官员,将萧何戴上刑具,投入监狱。

刘邦虽然百般猜忌,但他内心里,其实也知道萧何是无辜的。所以,没有几天就命人放了萧何。这个时候的萧何,年龄也不小了,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就赶快来谢刘邦赦免之恩。刘邦见萧何这般模样,也有点于心不忍,可对萧何在民众中的威信,又有点嫉妒,于是酸溜溜地说:“相国不要谢朕了,回去休息吧。相国为民请命,朕是清楚的。之所以把你关起来,实际上是让天下百姓知道朕是桀、纣一样的君主,以此显出你是体恤百姓的贤相啊。”

【原典】

短莫短于苟得;

注曰:“以不义得之,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苟得而能长也。”

王氏曰:“贫贱人之所嫌,富贵人之所好。贤人君子不取非义之财,不为非理之事;强取不义之财,安身养命岂能长久?”

【译文】

见识浅薄中没有比满足于苟且所得更见识浅薄的了。

张商英注: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东西,必定通过不正当的方法失去它,没有苟且得到却能够长久拥有的。

王氏批注:贫苦卑贱的人嫌弃的,正是富裕显贵的人所喜好的。贤人君子不要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钱财,不做违背天理的事情。强行索取不道义的钱财,怎么能长久地保养性命呢?

【评析】

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以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东西,必将以不义的方法丧失,因为那不属于你,你得到的很勉强,所以,最后一定会再失去。

第二层含义是,身处平安之地而不忘危难,现在拥有的东西能够珍惜,这样的人才无所短而有所进。要记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道理,孔子曾以“富贵无常”告诫王公,勉励百姓。所以,苟安现状的人,即使不败亡也不会有所前进。

典例阐幽

安而不忘危

刘邦率军攻破咸阳城后,面对豪华的宫室、帷帐、骏马以及不可计数的奇珍异宝、美色宫女,刘邦有些眼花了。他素来就有一个“好酒及色”的老毛病,面对如许众多的美物与美色,他的老毛病当然又犯了。他对将士说:“大家随我行军作战这么久,真是辛苦了,今天就在宫中留宿,随意享用吧。”张良听说后,不顾旅途劳累劝谏刘邦退出城外,封闭府库,布衣素食,以示节俭。刘邦虽然一肚子不情愿,还是同意了。张良又为刘邦制定了一套“约法三章”的简洁约定,用于刘邦在关内百姓中树起威信。虽然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之地,但他却赢得了关中百姓的信赖,关中也成为楚汉相争中刘邦稳固的大后方。

刘邦竖起反楚的旗帜后,又重新占领了关中。刘邦趁项羽率军北上攻打田荣之际,乘机联络各地诸侯王,统率塞、翟、魏、殷、河南五路诸侯五十六万人东进,直抄项羽老巢——彭城,并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它。面对胜利,刘邦也忘乎所以起来,他没有像当初开进咸阳城那样封闭府库,退居城外,只一心忙着在彭城城楼笙歌宴乐,通宵达旦。张良苦劝刘邦:“汉王,这是你应该整顿军纪,做好防守准备,以免项羽带军杀回来才是。”刘邦却不以为然:“我们连项羽的老巢都打下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乐他几日也不为过。再说项羽远在齐国,一时脱不了身,就让将士们享乐一番吧。”却不料项羽自选三万精兵,配备上等战马,偃旗息鼓,日夜奔驰,向汉军发动了出其不意的猛攻,汉军死伤十数万,几乎全军覆没。刘邦在将士护卫下向北逃跑,被追得紧急时,甚至一连三次将自己的两个孩子踹到车下,狼狈之态,可想而知。

【原典】

幽莫幽于贪鄙;

注曰:“以身殉物,过莫甚焉。”

王氏曰:“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贪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

【译文】

昏庸没有比贪婪卑鄙更昏庸的了。

张商英注:以身殉物,是最大的昏暗。

王氏批注:美玉、黄金,是人们看重的。世界上的东西,各有各的主人,倚仗力量,依靠权力,心里产生贪婪的念头,损人利己,设计阴谋贪婪地追求。这就是幽暗。

【评析】

人生的悲剧大多起源于一个“贪”字。贪财、贪色、贪酒……贪的结果,轻则神志昏昏,重则无法无天,悖情悖理。如欲一生平安,首先必须从戒贪做起。

贪婪的人类是可怕的,而人的贪婪却永无止境。克服贪婪需要学会放弃,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机会要放弃,有的利益要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能真正克服贪婪。

典例阐幽

一念贪私,万劫不复

“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晋国辅国大臣智伯公然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引起的。当时,智伯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懿公。智伯挟持国君号令晋国臣民,大小政事皆由智伯决断。这时候,晋国政局变成智氏独强,韩、赵、魏三家相形见绌。

智伯打算吞并这三家势力,于是向这三家索要地盘。韩、魏两家顾虑智氏强盛,各将一个有上万人口的地区献给智伯。智伯又向赵氏索要蔡、皋狼之地,却被赵襄子拒绝。智伯就联合韩、魏二氏,攻伐赵氏,打算抢夺赵氏全部土地、人口和财产。赵襄子退守晋阳,智伯率三家兵围攻晋阳,围城战争持续三年,久攻不下。

于是,智伯引晋水为助,水灌晋阳,城中一片汪洋,城内人们“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此时,晋阳城已经很难坚守下去了。

眼见晋阳被水所困,赵氏指日可灭,智伯踌躇满志,带着魏桓子、韩康子巡视水情,忘乎所以地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了这话,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心,魏氏想到汾水可以灌安邑,韩氏想到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用胳膊肘暗捅韩康子,康子踩了一下桓子的足背,二人心领神会,已经有了共同对抗智伯的决心。

在晋阳即将攻陷的危急关头,赵襄子的家臣张孟谈出城,与魏、韩二君联络,以“唇亡齿寒”之说晓以利害,于是韩、赵、魏三家约定里应外合,共灭智氏。到了约定的日期,魏、韩两家杀掉智氏守护河堤的官吏,大水反灌智伯军,军队为救水乱作一团。赵襄子率军出城正面攻击,魏、韩两军侧翼夹击,智伯的军队大败。智氏全族被诛灭;智伯被杀,还被愤恨不已的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做成饮酒的器皿。

贪小利吃大亏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壁,高兴得嘴都合不扰。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到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原典】

孤莫孤于自恃;

注曰:“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强,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王氏曰:“自逞已能,不为善政,良言傍若无知,所行恣情纵意,倚着些小聪明,终无德行,必是傲慢于人。人说好言,执蔽不肯听从;好言语不听,好事不为,虽有千金、万众,不能信用,则如独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残自恃。”

【译文】

孤家寡人再没有比自负自满更大的孤家寡人了。

张商英注:夏桀、商纣王对自己的才能很自负,智伯对自己的强大很自负,项羽对自己的勇力很自负,王莽对自己的聪明很自负,元载、卢杞对自己的狡黠很自负。自负的话,那么骄傲的神气就会流露在外而且耳朵听不进去善言规劝,听不进去善言规劝就会孤立无援,等到他失败时,天下人就会争相起来灭亡他。

王氏批注:靠自己的能力逞强,不做好事。对忠言充耳不闻,所作所为,放纵自己的欲望。倚仗些小聪明,终究不会修成大的德行。有人说有益的话,闭耳不听。不听好话,不做好事。就算有很多金钱,很多百姓,不能够信任他们、任用他们,仍然如一个人行走一样。智慧稀缺,形影孤单,德行浅薄,只能依赖自己。

【评析】

凡是有才华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才能天下第一,无人能及,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看不到别人的才华,也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招致杀身之祸,一种是被别人孤立。避免恶果的出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正心修身开始,胸怀坦荡地接受别人指出的错误和正确的批评,并且有意识地约束自己,并持之以恒地做,这样做事做人才会达到圆满的境界。

典例阐幽

自满者败

三国时期的关羽非常骄傲,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马超初来投降时,远在荆州的关羽曾特地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等级。诸葛亮当即明白了关羽的用意,回信中先是大夸马超如何英雄了得,说是和张飞也有得一比,随即笔锋一转,“终不及你美髯公之超群绝伦呀!”关羽读信后非常满意,还把这封信让手下人传阅。

当关羽听说孙权拜陆逊为将代替吕蒙时,他说:“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震!”而当孙权想娶他的女儿为儿媳以求和好时,他竟对前来提亲的诸葛瑾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一句话不但丢掉了联吴的大好机会,而且与东吴结下大仇。按说在死到临头之际,关羽应当幡然醒悟,但他却秉性难移,就在败走麦城时,王甫劝他宜走大路,小路恐有埋伏。这个典型的“自大狂”竟说:“虽有埋伏,吾何俱哉!”其骄横傲慢之态,可见一斑。他最终兵败被俘被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骄兵之计除文丑

曹操收服关羽之后,待之若上宾。在与袁绍大军交战中,袁绍部将颜良出战,连斩曹操两员大将。关羽出战,几个回合便把颜良斩首,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因此非常高兴。正当他收兵后撤之际,手下将士忽然又报告说袁绍大军又来报仇,领兵的是袁绍手下的名将文丑。于是曹操立即传令,以后军为前军来撤退,并且撤退的时候,粮草在前,军队在后。

曹操手下的众将官、谋士们对曹操的这一安排顾虑重重,他们不同意把粮草放在前面,但曹操却坚持己见。就这样,曹军驮着粮草辎重的马队沿着河堑至延津一带,一路逶迤行进,而曹操则亲自在后军指挥。正在行进中,忽然听到钱军大喊大乱,原来是文丑军队冲杀过来了。曹操军队前面的压粮军队大乱,士兵们纷纷抛弃粮车,四散弃逃。

但是,曹操见此情景并没有着急,他随意地用马鞭指着一个山坡说道:“此处可以暂时避一避。”于是曹军人马一齐奔向曹操所指的山坡。然后,曹操又命令兵士们解除甲衣,卸下马鞍,将战马都栓到山坡下面。

这时,文丑的军队趁机夺得了曹操的大批粮草辎重,又见战马遍野,于是马上下令兵士们抢马,刹那间人仰马翻,文丑大军乱了套。这时曹操命军队乘机杀出,文丑欲召集自己的军队,但为时已晚,只得带领数人仓促迎战,结果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曹操指挥全部人马奋力冲杀,把文丑军杀得落花流水,又把丢失的粮草、战马夺了了回来。

这时,曹操的众将军、谋士们才明白了曹操的韬略,原来曹操采用的是骄兵之计啊。引敌上钩,再乘其乱,一举反攻。众将顿时钦佩不已,称赞他用兵如神。而文丑正是因为轻易地变得骄傲,才冲动行事,中了曹操的圈套,导致惨败的结局。

骄兵必败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聚集全国兵力,再次攻打韩国。韩哀侯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师、起兵就韩。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

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救魏。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于是,他向田忌献上计谋。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时,孙膑就命令齐军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只见地上满是用来煮饭的灶头,经清点有10万之多。齐军次日又急急退却,驻地留下5万个灶头。第三天齐军的灶头减少到2万个。庞涓见状,非常高兴,命令魏军继续追赶齐军。

太子申问其故,庞涓说:“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死,三天之内士兵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

后来,齐军退到了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溪谷深隘,道路狭窄,很适宜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接着,孙膑吩咐1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黄昏时分,庞涓带着疲惫不堪的魏军追到马陵道。在士兵清理路障时,有人发现路边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持火把一照,只见上面笃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失色。孙膑一声令下,埋伏在两旁的弓箭手对准魏军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中了箭的庞涓自知生还无望,只得拔剑自刎。

孙膑制造士兵数量减少的假象,瞒天过海,示假隐真,诱使庞涓上钩,进而一举将其歼灭。

【原典】

危莫危于任疑;

注曰:“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曰:“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译文】

危险中没有比任命半信半疑的人更大的危险了。

张商英注:汉高祖刘邦怀疑韩信图谋不轨却任用他,而韩信差点反叛;唐德宗怀疑李怀光拥兵谋反却任用他,而李怀光终于谋反。

王氏批注:君主猜疑臣子,一定没有重用他的念头。臣子害怕君主,做事就不能充分施展拳脚。心里已经猜疑他人,就不要委任他职务,如果委任了,又不能委心于人,君臣相互猜忌,事业一定做不成,国家还有灭亡的危险。

【评析】

既要用人,又要怀疑,这对用人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方面是出于对事业成败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着想。无论是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都是同样的道理。作为领导,在没有使用人才的时候,必须谨慎又谨慎,全方位的考察该人才,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了解将要使用的人才,及时发现人才的优势和劣势,做好必要的预防和准备工作,如果无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干脆另起炉灶,重新寻找你需要的人才。

典例阐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扬言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郿县直捣长安。曹魏政权得知消息,一面派兵驻扎在郿县一带,一面又抽出精兵5万步骑,由宿将张带郃领,赶往西线,驻防陇右。

第二年春,诸葛亮正式出兵北伐。他的部署是:命赵云、邓芝率领部分军队进据箕谷,虚张声势,做出佯攻的样子,以图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同时,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军北出祁山,以便先取陇右,最后夺取长安。

当时可供前锋之用的人选有魏延、吴懿等人。但是,由于诸葛亮非常想趁这个机会提拔一下自己的爱将马谡。马谡是襄阳人,随刘备自荆州入蜀,平日“好论军计”,在蜀汉平定西南少数族叛乱时,曾献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谋,因而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是,由于他缺少实战的经验,因此,刘备在临死前,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对他不可重用。诸葛亮虽然有所顾虑,却依然任用马谡做前锋进驻街亭。

当诸葛亮的主力部队突然到达祁山时,打了曹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汉阳、南阳、安定三郡的吏民纷纷起兵反魏归蜀,战局对蜀军十分有利。但是,马谡这时在街亭却出了问题。他率军进至街亭时,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深深地为自己没有听从先主的劝诫而悔恨,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用人不当的责任。

曹操中计错杀爱将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千,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原典】

败莫败于多私。

注曰:“赏不以功,罚不以罪;喜佞恶直,党亲远疏。小则结匹夫之怨,大则激天下之怒,此多私之所败也。”

王氏曰:“不行公正之事,贪爱不义之财;欺公枉法,私求财利。后有累己、败身之祸。”

【译文】

败坏事情没有比处处以权谋私的行为更败事的了。

张商英注:奖赏不根据功劳,惩罚不根据罪过。喜欢佞幸之人,憎恶正直之人,结交身边亲近之人,疏远和自己不够亲密之人,往小说就会结下个人的怨恨,往大说就会激发天下人的愤怒,这是偏私行为所败坏的事情。

王氏批注:不做公平正义的事情,贪恋爱慕不合道义的钱财。诈骗公家、曲解法律,私自谋取财钱和利益。最后一定有连累自己、地位丧失的祸患。

【评析】

自私是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无私是成就自己的一种精神。自私和无私都是人性的两个方面。自私是可以的,为自己争取利益只要是正当的,多少都没有关系。但如果跨过损人利己这条底线,自私这件事的性质就开始转变。如果一直下去,把损人利己当成习惯,就算是圣人的智慧也不能帮你把祸患的力量消除干净。为此而遭殃,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自私不要跨过损人利己这条底线,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智慧,一样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典例阐幽

满足私欲造遭祸端

春秋时齐国的君主齐担公贪图女色,还很爱吃,会享受,他宠信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些投其所好,却想称霸天下,所以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管仲。管仲死后,鲍叔牙继任,他自知才能不如管仲,就劝桓公远离小人。桓公就把易牙等人赶走了。但这几个人走了之后,桓公吃不香,睡不好,也不说话,也没有了笑容,就又把他们召了回来。这样一来,几个小人当了权,齐国很快就乱了。

隋炀帝亲自带兵出征,楚国公杨玄感在黎阳造反。李密对他说:“现在天子远征,接近幽州,和这里远隔千里。如果你派兵占领了蒯,就等于扼住了他的咽喉。这样,天子会退无归路,不过一个月,粮草物资就用完了,那时候你只要举旗一呼,他的部队就会投降,不战而胜,这是上策。”杨玄感不听,他贪图洛阳的财宝,就去包围洛阳,结果失利被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