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40(第2版)
【3450】中国经济2040(第2版)
(梁国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7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9元)
△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全书共8章:[1]中国发展:大历史观;[2]全球化与中国经济:30年之变;[3]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新转型与新增长;[4]新货币政策范式下的国际金融;[5]面对全球治理困境的国际贸易;[6]引进外资:全球化由强变肉之际的新契机;[7]海外投资:推动全球化由弱转强的新动力;[8]展望“中国世纪”。
〇中国发展的成功在于务实、学习、应变。
〇面对“全球变局”,如何规划“中国道路”?一方面,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推动全球化,反对“逆全球化”;另一方面,则要以更现实的态度立足于内在,结构性因素推动经济增长。降速增长、加速转型、避免危机、持续发展——这16个字概括了中国经济走向巅峰的战略选择。
〇跳出中国看中国,立足世界看中国。
〇各王朝历史的演进可以诞生、兴盛、衰亡三个阶段论之。对于探究治乱盛衰的规律,三个关系尤其值得关注。其一,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其二,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其三,国与民的关系。
〇对西方而言,19世纪成为一个高度崛起、高度繁荣的百年,其思想基础则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形成的。可以说,始于文艺复兴,盛于启蒙运动的思想,进一步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政治上,建立在个人政治自由基础上的现代民主制度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君主立宪、议会民主、三权分立、投票选举等制度的建立。在经济上,建立在个人经济自由的基础上的,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制度建立了起来,具体内容非常广泛。
〇16世纪,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东西方贸易联系极加强,这是全球化的初级阶段。19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和殖民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出现了全球化的第一个高潮。二战后,首先有受制于冷战格局的“局部”全球化,然后是“真正”的全球化。始于1980年代,在冷战结束后逐渐达到顶峰。
〇借助海外市场和资源,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中国在不断加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高速崛起,成为“强势全球化”浪潮中的大赢家。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无足轻重到第二大经济体,转变仅用了30年的时间。中国在实现了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经济格局。
〇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传统转型”之外,消费增长,服务业发展,经济绿色化和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新转型”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〇金融支撑、投资驱动、出口促进、基础设施先行的中国经验。
〇展望未来,中国进口的持续、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抵御“逆全球化”潮流,推定全球化前进的重要力量。
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〇企业层面是本土化;产业层面是竞争。
〇随着海外投资增长,“一带一路”推出,中国正在为全球化进程注入关键动力,以中国为“枢纽”的国际互联互网将迅速提升,以中国为“头雁”的发展雁阵有望形成。
〇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的稳定结构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态环境、思想文化的进步和稳定的国家安全形势将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持久性。
〇为而不争。
〇和平互利,慎用武力;既不惹事,也不怕事;积极作为,不争霸权。——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大道”,而处理好大国关系的关键。
〇西方文明的人文主义传统与中国儒家“仁”的思想是相通的。
〇西方文明之长无外乎三点:科学、民主、市场。
〇“维稳的实质是维权”。
〇民族复兴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崛起的道路难免险阻,忧患意识不可少。
(2018年3月9日上午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