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奏鸣曲》作品分析
表现主义*先驱、瑞典剧作家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代表剧作。写于1907年。是斯特林堡后期作品。
剧本未分幕,也未分场,但从布景安排看,明显地成为3场。第一场故事发生在住宅的楼梯旁。通过大学生阿肯露兹和老人雅各·亨梅尔的交谈,交待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在交谈中老人表示可以帮助大学生与上校的女儿认识、接触:约他今日去看歌剧《维尔基丽》,买和上校及其女儿的座位紧挨着的座号,这样就可以如愿以偿。第二场在上校家中。当晚,大学生在看完歌剧后,来到上校家中,和上校的女儿谈情说爱。这时,上校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个老人亨梅尔。来之后,上校的妻子——木乃伊见老人。原来上校的妻子曾是老人的妻子,上校的女儿恰是老人的女儿。在交谈中,木乃伊揭穿老人是杀害大学生父亲的凶手,是杀害邻居一领事的凶手。这时上校来了,老人在和上校交谈时,揭穿了上校的本相-—原来他的家族、军衔都是骗来的,他原来只不过是一个跟班。这时木乃伊叫来跟班本特森,要他揭露老人。本特森说,当初老人是给他本人做饭的厨师,后来本特森怀疑老人偷东西,老人就把本特森投进监狱。老人后来靠高利贷发了大财,一次曾把一个了解他底细的挤牛奶姑娘推进冰下水中淹死了。这就是老人为什么害怕挤牛奶姑娘亡魂出现的原因,最后木乃伊让老人滚进碗橱里,拉上黑色的丧帘,亨梅尔就这样死去。第三场故事发生在上校女儿的房间。大学生在求婚遭拒绝后慷慨陈辞,痛斥这个罪恶的世界,说这个世界没有童贞,没有忠诚和体面,没有说话兑现的人。这样的痛斥,让神经质的上校的女儿受不了,她让本特森给她拿来丧帘,顷刻亦死去。
《鬼魂奏鸣曲》描绘人世间的相互欺骗和冤冤相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和尔虞我诈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资本主义人情世态的本质方面。作者在揭穿这些真相的同时,仍对人世间抱有信心,他期待着在未来的世界里能有和煦的阳光、干净的家庭、正派的朋友、完美的爱情,这表明斯特林堡尚不是一个颓废派作家。
《鬼魂奏鸣曲》表现了病态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灾难感与不安情绪;它让人鬼同时登台,情节的推进也是突兀、荒诞、离奇的(如拉上丧帘,人即丧生等),人物类型化,以职业作为人物称谓,这些都是一个新的文艺思潮即将诞生的早讯。这个剧本的个性特点是,在怪诞的情节中,显示了较为深刻、隽永的哲理性。如剧本最后大学生的慷慨陈辞:“毒性有两种。有的毒服下去使人不辨东西,有的毒服下去却使人打开眼界。我一定是第二种人。”“这个世界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耶稣基督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就等于堕进地狱。”这些当然是作家世界观的真实的自白。
《鬼魂奏鸣曲》是所谓室内剧*或小型剧*——剧情只在室内或其附近场所进行,供在小型剧场演出。剧本在瑞典演出后,终因受攻击而停演。但该剧后来终于在欧洲很多国家,包括瑞典上演了。1962年英国广播公司还把它拍成电视片,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剧本,总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