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工《以斯帖记》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梁工
【作品简介】见《雅歌》
【内容提要】亚哈随鲁作波斯王时,从印度到古实统管127省。在位第三年,他大宴群臣180天,最后请王后瓦实提盛妆而出,好让大家一瞻风采。不料王后却拒不从命。亚哈随鲁一怒之下将她废黜,下令到各省另选女子,立为新后。
书珊城有一个犹太人,名叫末底改,抚养着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又名以斯帖。以斯帖父母双亡,被末底改收养为女儿。末底改吩咐她进宫候选,但不要把自己的籍贯宗族告诉别人。以斯帖容貌俊美,胜过所有的女子,亚哈随鲁王便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末底改也在御门供职。一次他得知两个太监欲谋害亚哈随鲁王,便让以斯帖报告国王;国王察证属实,下令把二人吊死,将这事书于史册。
亚哈随鲁王的宰相哈曼气焰嚣张,每出入宫门,臣仆莫不跪拜。唯独末底改不向他折腰,始终不跪不拜。哈曼怀恨在心,欲除灭末底改及其全族,蛊惑国王说:“有一族人散居在王国的各省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不同。他们不守王的律例,留下他们与王无益。王若同意,请下旨灭绝他们。”国王听闻此言,就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交给哈曼,说:“你可以随意处置这族人。”哈曼以亚哈随鲁王的名义写圣旨,又用王的戒指盖印,让驿卒传给各省省长,令他们于亚达月13日将所有犹太人,无论老幼妇孺全都剪除。该日乃哈曼掣签选定。
书珊城居民闻知此事,人心惶惶。末底改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他让以斯帖进见国王,为犹太人求情。以斯帖说:“国王有规定,若不蒙召而擅自进入内院,无论男女都必被治死。现在我未蒙召见王已经30天了。”末底改说:“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太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正是为了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回答:“我违例去见王,若死就死吧!”
第三天,以斯帖穿上朝服,进入王宫内院。国王看见以斯帖,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说:“王后以斯帖啊,不论你要什么,就是要国土的一半,我也必定赐给你。”以斯帖请国王带哈曼赴她的私宴。宴会开始前,国王又问以斯帖要什么,以斯帖说:“请王带哈曼明天再赴我的宴席,我有话要对王说。”
哈曼欢欢喜喜地宴罢归来,见末底改在朝门又不跪拜,怒火中烧。回家后把这事告诉妻子,妻子让他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次日求国王把末底改吊死。哈曼点头称是,就叫人做了木架。
那天夜里国王睡不着觉,吩咐人取出史册念给他听。念到两太监欲害王但被末底改告发一事时,他问:“末底改做这件事后得了什么尊荣爵位没有?”回答:“没有。”就在这时哈曼来到宫中。国王问他:“朕想褒奖一个人,你看怎样做才是?”哈曼以为此人必是自己,便说:“让他穿上皇袍,骑上戴冠的御马,叫一个极尊贵的大臣引路,游遍京城的所有街市。”国王说:“你说得甚好,明天你在前面引路,让末底改骑马游街。”哈曼只得听命。
亚哈随鲁王带哈曼第二次赴以斯帖的私宴。宴会开始前,国王问以斯帖:“你要求什么?就是要国土的一半,我也必赐给你。”以斯帖回答:“我若在王眼前蒙恩,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因为我和我的本族都被出卖了,有人要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亚哈随鲁王问:“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国王大怒,离席走进御花园。
哈曼惊惶失措,连忙向以斯帖求恕。他伏在以斯帖的躺椅上正在求情,国王从御花园返回,见此情状,更加大发雷霆,说:“哈曼竟敢在宫中凌辱王后!”这话一出口,有人就用黑纱蒙住哈曼的脸。一个名叫哈波拿的太监说:“哈曼刚好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造了一个五丈高的木架。”国王说:“把哈曼挂上去!”于是哈曼被吊死在他自己造的木架上。处决哈曼后,国王的怒气才平息下来。
当天,亚哈随鲁王把哈曼的家产赐给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告诉国王末底改是她的亲属,国王摘下从前赐给哈曼的戒指,赐给末底改。末底改代替哈曼作了宰相。他用各省各族的方言和犹太人的文字写谕旨,传给从印度到古实127省的犹太人和总督、省长、首领,命令他们于亚达月(12月)13日杀戮灭绝犹太人的仇敌,夺取他们的财物。这谕旨传到各省各城,犹太人都欢喜快乐,摆宴庆祝。当地居民因惧怕犹太人,许多都加入了犹太籍。
12月13日,犹太人在书珊城杀灭仇敌500人,又杀了哈曼的10个儿子,将尸首挂在木架上。次日,犹太人在外省也杀死仇敌75000人。为纪念这次胜利,他们决定把每年12月14、15两日定为犹太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普珥日。
【作品鉴赏】《以斯帖记》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当时,希腊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四世(Antiochus Ⅳ)狂热地推行希腊文化,不遗余力地亵渎犹太教的传统信仰,引起希伯来人的极大不满和强烈反抗。《以斯帖记》以波斯统治时代(公元前538—前333年)的传说故事——犹太女子以斯帖及其养父末底改机智勇敢地战胜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和宰相哈曼——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希伯来爱国志士们进行的卓绝斗争,颂扬了他们的爱国热忱,表现出希伯来人战胜安条克暴政的坚定信念。波斯古籍未记此事,史家考证,亚哈随鲁可能是薛西斯一世(Xerxes Ⅰ,公元前485至465年在位)。但一般同意,本书并非史记,而是借助某些历史材料写成的故事或小说。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美貌的书珊女子以斯帖。以斯帖自幼孤苦,由末底改抚养长大,成人后因容貌俊美被波斯王册封为后。入宫后,她虽享荣华富贵,却不忘同胞们的苦难,而准备为本民族的利益以身相殉。哈曼蛊惑国王发布剪除犹太人的谕旨后,她明知不蒙召见进宫可能被处死,仍说“我违例去见王,若死就死吧”。当国王问她有何要求时,她提出“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因为我和我的本族都被出卖了”,并指出“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她机智地利用国王除掉哈曼,挫败他迫害犹太人的阴谋,并协同末底改以国王之名发出诏书,使本民族转危为安。这些描写使以斯帖形象大放光彩。
《以斯帖记》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字清新,没有宗教意味。在全部《圣经》书卷中,只有它一次未提上帝之名。人们发现,末底改曾说,(若以斯帖不愿冒死见王,)“犹太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语中用“别处”替换了按常例必定出现的“上帝”;以斯帖进宫前曾禁食三昼三夜,其间未向上帝祈祷;犹太人胜利后也只是“欢喜快乐,摆宴庆祝”、“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而未感谢上帝的拯救之恩。这与其它各卷的类似描写大相径庭,以致早期编者对《以斯帖记》的神谕性产生怀疑。公元1世纪《旧约》正典形成时,一批犹太拉比曾就本书能否列入经典展开争论,直到公元90年的詹尼亚会议(Jamnia Council)之后,其正典地位才被确认,据说最终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书中记载了犹太节期普珥日的起源。普珥日是犹太人的五大节期之一,时为每年犹太历12月14、15日,“普珥”是波斯语Purim的音译,意谓“掣签”——哈曼以掣签定下除灭犹太人的日子,犹太人反在那时消灭了自己的敌人。
为弥补宗教上的不足,一位居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用希腊文写出六段增补文字,约于纪元前后插入《七十子希腊文译本》的《以斯帖记》中,使原著的宗教色彩大大加浓。如在以斯帖闯宫前插入这样一段祷词:
上帝啊,顾念我们吧。当此危难之际,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吧。请你给我勇气吧,万神之君与一切世俗权力的主宰。当我进去面见那个凶残的狮子亚哈随鲁的时候,请给我恰当的词汇去说话。请改变他的心肠,使他掉转头去反对我们的敌人哈曼,消灭他和他的同党。啊,上帝啊,请你来营救我们吧。帮助我吧,我全然孤立。除你之外,我无人可寻。
公元4世纪哲罗姆(Jerome)对照希伯来原著从七十子译本翻译拉丁文《圣经》时,发现这六段“多出来”的文字,乃汇于一处,编成《次经》中的《以斯帖补篇》,使《以斯帖记》的本来面目得以恢复。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文学色彩浓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极富戏剧性。如亚哈随鲁王本想褒奖末底改,哈曼却误以为要褒奖自己,结果为王献计后给末底改牵马游街,自己却威风扫地。又如哈曼做了五丈高的刑架,正准备请求国王把末底改吊死,国王却突然想起末底改立功未赏的往事,以致情节急转直下,哈曼搬起石头反而砸了自己的脚。
全书的结构也很完整,从以斯帖替代瓦实提为后开头,着力描写以斯帖、末底改战胜哈曼的始末,最后落笔犹太人设宴欢庆胜利,紧凑洗练,一气呵成。
书中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以斯帖聪明勇敢,末底改坚毅老成,哈曼飞扬拔扈,亚哈随鲁乖戾昏庸;在人物个性的鲜明对比中,以斯帖形象得以突出展示。在希伯来语中,“以斯帖”意谓“星星”,喻示女主人公乃妇女中的明星;她的原名“哈大沙”意谓“山桃,喻示像山桃一样美丽,人物的命名也表现出作家对以斯帖的偏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