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姆,托麦斯作品分析
【介绍】:
英国意象派*诗人,意象派诗歌理论家。他生于斯坦福即安顿村。1901年他获得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奖学金,开始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1904年校方怀疑其有骚乱行为而将其开除,人们却为他举行了“城中所见过的最长的海出葬”。这之后,他去伦敦大学读过生物和物理学,又继续去剑桥大学听哲学讲座。1906年他来到加拿大,用自己工作赚来的钱遍游加拿大。加拿大的自然美景,使他立志终身献身于文学事业。不久,休姆往欧洲。1907年来到布鲁塞尔研究文学。1908年形成了自己的意象主义理论。他的周围又聚集了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成立了“诗人俱乐部”。这时休姆已经来到伦敦。1908年,休姆还写出了短诗《秋》和《城市落日》,刊于“诗人俱乐部”*1909年1月版《给圣诞节MDCCCVⅢ》的小册子中。这两首诗,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意象主义诗作,虽然当时,意象主义*思潮和团体尚未产生。同年3月弗林特*和休姆在伦敦索何街艾菲尔铁塔餐馆举行会议,成立了一个新的团体,但未命名。人们习惯上称它是“休姆——弗林特团体”*。1917年休姆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役中。
休姆的诗歌理论是“唯意象论”。他的公式是:艺术=直觉=意象,强调诗歌的任务就是通过诗人的直觉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意象。这一诗歌理论的哲学基础显然是柏格森*的直觉论*。休姆自己不但研究过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论,而且在意大利的北部城市波隆那还聆听过柏格森的讲演。
休姆是意象派的前驱诗人。他的诗意象鲜明,而且是诗的中心。如《秋》:“秋夜一丝寒意——/我在田野中漫步,/遥望赤色的月亮俯身在藩篱上/象一个红脸庞的农夫。/我没有停步招呼,只是点点头,/周遭尽是深深沉思的星星,/脸色苍白,象城市中的儿童。”这是一首成功的意象派诗作:篱边的赤月,四围的白星,红白映衬,创造了一个十分优美而明晰的意象。这首诗里,意象就是题旨,就是一切,除意象之外,再无别的什么至理与睿思。他的诗,意象也是迷离而幻美的。如《意象》一诗:“古老的房子一度曾是脚手架/还有工人们吹着口哨。∥她的裙子提起,仿佛暗淡的雾霭/出自紫水晶的柱子。∥声音拍动,/宛如暮色中的蝙蝠。∥长裙的荷叶边,/仿佛拍打峭壁的浪花渐渐退下。”这里以雾霭出自紫水晶的柱子,形容一个妇女提裙时的美态,可谓独出心裁。
1912年1月休姆在《新时期》杂志上刊登过所谓的“T.E.休姆的全部诗作”。4月,庞德*在诗集《反击》的附录中,附了这些诗。现在,他全部诗作见于1960年A.R.琼斯写的《T·E·休姆的生平和思想》一书中。休姆还翻译过法国哲学家索莱尔和柏格森的哲学著作。散文作品有《沉思录》和《关于语言和文体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