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鉴赏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荔枝图序》鉴赏

作者: 吴小如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1)。叶如桂,冬青;华如桔(2),春荣(3);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4),膜如紫绡(5),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6),南宾守乐天(7),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云。

多少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一种看法,即文学作品的魅力,是其它艺术品种绝对无法代替的。晚近科学发达,艺术殿堂也日新月异。绘画雕塑不必说了;就连戏剧、电影也逐渐被电视、录相所取代。不过这些艺术形式虽有色有声,却不能给人以香和味的感受。尽管有些立体艺术可以展示过去和未来,然而对眼前事物则无法由表及里,剖析到内核的精微处。文字作品虽仅用语言文字表达,但它是并诉之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纵不能使人直接感受到色声香味,却能根据每个人的感性认识,通过思考和联想,感受并体察到一切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且能触及其内在的实质。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我从十几岁时,每次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都能较深切地认识和体察到这篇文章中所具体描绘的荔枝形象。这要比看绘画、照片甚至看荔枝实物的印象都更来得生动、亲切。

就拿白居易笔下的荔枝树及其花、叶、果实等来说吧,作者不仅用极简洁的文字描绘出荔枝的整体,而且通过文字的叙述竟然同时横跨过春、夏、冬三个季度。尽管序文是为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撰写的,但绘画毕竟是平面的,从画面上不仅不能看到“核如枇杷”、“膜如紫绡”这些包在荔枝壳内的东西,更无从体验其瓤肉的色与味。在作者笔下,尽管他一连打了十个比方(“如帷盖”、“如桂”、“如紫绡”、“如桔”、“如丹”、“如葡萄”、“如枇杷”、“如红缯”、“如冰雪”、“如醴酪”)可是我们读后立即对荔枝的色、形、香、味各个方面都有了具体感受。这魅力还小么!何况作者还怕只设譬喻不足以穷其色、形、香、味之美,又加上了两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紧接着作者进一步阐明摹绘荔枝图和写序的目的:原来荔枝之为物十分娇气,果实如离本枝,不出三五日便“色香味尽去”。为了让荔枝永葆其鲜丽佳美的本来面目,在没有摄影、录相技术的千载以前,作者只能利用平面而静止的绘画来补救于万一。前人或谓白居易撰此文是“特为荔枝立传”(清人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评语),我以为,作为一位诗人和有正义感的士大夫,虽然遭到远谪巴蜀的厄运,但他之所以要人作画和亲自撰文,主要还是为了体现出他那爱自然、爱生活的本性,怀着一颗推己及人的热诚的心,把出产在当时尚属于穷乡僻壤的新鲜荔枝介绍给中原和后世的人们。作者明白表示,他是为了许许多多“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才这样做的。从而可以看出,这时身在贬所的白居易,依然保持着当年写《秦中吟》时期的那种仁民爱物的高尚人品。因此,这篇看似平易浅显而实属精心结撰的小文就不仅是为了记录自然、玩味生活的闲适之作了。我更进一步揣测,作者是否有以荔枝自拟的涵义,为了引起和提醒当政者和广大的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希望不被人遗忘,更不希望等到“色香味尽去”时,把那鲜美甘甜的佳品当成过时的无用之物而等闲弃置,才写成这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章呢!

另外,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方面看,这篇序文也大有值得欣赏借鉴的地方。作者对荔枝的描绘有六朝小赋的遗韵,却不露堆砌罗列的痕迹。这是由于文章把对偶句式融会于参差错落的排比句式之中,然后又把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同参错差落的散体句式有意无意地交织到一起,于是自然而然给人以空灵活泼而不是纤佻细碎的感觉。读起来只感到生机盎然、情趣洋溢。只有通过这样的描述,才能起到因小见大、寓庄于谐、既堂堂正正而又美不胜收的良好效果。从诗人的文章里使我们毫无意外感觉地获得了一次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