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如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骂如不闻
【原典】
富文忠公①少时,有骂者,如不闻。人曰:“他骂汝。”公曰:“恐骂他人。”又告曰:“斥公名云富某。”公曰:“天下安知②无同姓名者?”
【注释】
①富文忠公:富弼(1004~1083),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郓州,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枢密副使、枢密使,进封郑国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疾求退,出判亳州。神宗元丰六年(1083)病逝,享年七十九。赠太尉,谥曰文忠。《宋史》卷三百一十三有传。②安知:怎么知道。
【译文】
富弼少年时代,有人骂他,他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有人告诉他说:“他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其他人。”那个人又告诉他:“他指名道姓地骂你。”富弼说:“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姓名的人吗?”
【延伸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总是存在恃强凌弱的现象,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要是能想到强弱会有所转化的时候,你也许就不会再恃强凌弱了。
命运的客观性决定其在特定时空是难以改变的。当一个人身遭厄运,特别是在客观势力强大,个人能力显得极为渺小的时候,对命运抗争的最佳选择就是从容等待。这种从容等待表面看是卑琐的、懦弱的,但却是把硬碰硬的正面冲突转换成了以柔克刚、以韧对强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不显山不露水、保存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一旦时机成熟,便如饿虎扑食,打破厄运,摆脱困境。即使陷入无妄之灾,也要不失矢志,相信命运之神不会总是一副悲剧面孔。物极必反,千年沉冤可以昭雪,十年厄运不算无望。在厄运之中完全可以采取迂回曲折另求生路的策略。
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的时候,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回到越国,他没有享受锦衣玉食,而是和全国百姓一起忍饥耐劳,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王位。
最后,这个忍耐了一番困苦的人,终于打败了吴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传世美名。
凡人生下来都希望聪慧,而聪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好记忆。史书描绘古代的神童,都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对于现代名人中聪明如钱锺书者,人们津津乐道的,也多是他的超群记忆力。记忆力好的确可以带来很多方便,从幼童、少年到青壮、老朽,无一例外。当然如果需要记住的事情是重要且必要的,就怕记忆不好;但如果事情是不希望记住甚至想忘却的,好记性反倒成了负担。比如说别人的侮辱责骂就是一例,这样的事情除非想伺机报复,否则应该是没有人想记住,因为除了能不时地勾起怨恨之外,记住它们不见有其他的益处。然而雁过留声,发生的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面对突如其来的辱骂,人们会做出各种反应,或者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或者沉默寡言、行动表态,或者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或者溜之大吉、避而不听等,每种反应都体现出一种性格,甚至是一种境界。针锋相对者是俗人,沉默寡言者是勇士,避而不听者是君子,置若罔闻者是圣贤。富弼正是属于置若罔闻的圣贤。史书称他“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富弼小时候被父亲带着去拜访吕蒙正,这位大宰相一见到他,惊叹地说:“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富弼自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好,怎么可能不明白别人是不是在骂他呢?他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器量大,不想听,装糊涂罢了。古人发明了很多形象的词汇,诸如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来描述这种聪明人。然而这种高深的境界,却是世俗人看不懂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善意的看似聪明的提醒,却让自己与富弼的距离越来越大。《列子》里面也讲了一个健忘的故事。主人公宋国阳里华子人到中年,得了一种健忘的病。家人四处求医,不见效果,最后为一儒生治愈。恢复记忆的华子,非但不领儒生的情,反而勃然大怒:“囊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列子·周穆王》)没有记忆就没有烦恼,有了记忆便扰攘不休。此时被人艳羡的好记忆完全逆转为不讨喜的负面物。道家人物比富弼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