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莱纳·马利亚作品分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里尔克,莱纳·马利亚作品分析

【生卒】:1875—1926

【介绍】:

奥地利诗人,后期象征主义*主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个军官,后来是铁路官员。里尔克1886-1891年在圣·波尔顿陆军学校读书。1891-1892年入林顿商学院。1892-1896年读高中,后升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不久去慕尼黑、柏林等地从事文学活动。1899年发表散文诗《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为诗人赢得了声誉。这时期还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早期的诗作,侧重抒发主观情感,情调缠绵,富于浪漫派气质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结识女作家鲁·安德烈西斯·萨洛美。1899年起与萨洛美一起去意大利、俄国旅游,见过列夫·托尔斯泰。1900年到德国北部不来梅附近的沃尔普斯韦德居住,与当地美术家有过密切的交往。1901年与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后离婚)。1902-1914年移居巴黎。其间,曾去意大利、丹麦和瑞典。1915-1916年曾做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私人秘书。1911年去过北非和埃及。这时他发表有诗集《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包括《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另外,尚有长篇小说《马尔特·劳利德·布尔格随笔》(1910)。去俄国旅游和在巴黎定居,使诗人受到波德莱尔*、魏尔兰*、马拉梅*等人的影响,诗风为之一变,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是诗的社会性有所增强,一方面是以直觉形象抒发情感和象征人生。这使他这一时期的诗带有鲜明的象征主义*标记。1912年诗人应一位公爵夫人的邀请去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岸的杜伊诺作客。1912-1913年又去西班牙旅行。1915年应召入伍,在维也纳的战事档案馆工作,不久因健康原因退役。1919年起迁居瑞士法语区。1926年12月29日,诗人因患白血症在瑞士的疗养胜地蒙特勒辞世。后期作品有《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里尔克后期诗作,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有所增长,认为人生只有苦难,一切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都是徒劳无用的,只有死亡才是“欢乐的源泉”。此外,里尔克还有颇为后人称道的优美而真挚的书简和译作。

里尔克诗歌的重要特色是“思想知觉化”,即用“知觉来表达思想”,“象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的感知思想”。如《豹》中的一节:“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舞”是形象的可感知的知觉,但却表现了一个抽象的“伟大的意志昏眩”。这就是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的特点。里尔克诗作的另一特征是诗思结晶化。这是受了罗丹雕塑影响的结果。如果说里尔克前期诗歌较注意流动感和音乐性,那么,自中期以后,就是雕塑美代替了音乐美,结晶感代替了流动感。如《一个妇女的命运》一诗,把一个妇女比成玻璃橱内的“珍贵”,爱如至宝却藏而不用。这个妇女命运的形象是静态的,也是晶态的。里尔克诗作刻划细腻、比喻奇特,也构成了里尔克自己的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