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经典《傻子》作品赏析|导读
傻子
曾经,这里住过一个傻子。
他安逸平和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渐渐地,有谣言传播开来,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白痴。
傻子感觉很尴尬,暗暗想办法来消灭这些讨厌的谣言。
忽然他灵光一现,一个完美的计划在他傻乎乎的脑子里诞生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实践了他的想法。
傻子在街上遇见一个朋友,朋友称赞起一个有名的画家。
“得了吧!”傻子嚷了起来,“那个画家过气很久了,你难道不知道?没想到你竟然还不知道,真是落伍!”
那个朋友吃了一惊,然后立马赞成了傻子的观点。
“我昨天读的那本书真是太棒了!”另一个朋友跟他说。
“得了吧!”傻子嚷起来,“你怎么就不害臊呀。这本书一点营养也没有,人们很久以前就明白书里讲的道理了。你难道不知道?真是落伍!”
同样的,这个朋友先是吃了一惊,然后赞成了傻子的观点。
“我的朋友某某某真是个特别厉害的人啊!”第三个朋友跟他说,“是个真正的人才!”
“得了吧!”傻子嚷起来,“某某某?这个臭烘烘的家伙,他骗过所有亲戚的钱。人人都知道这事。你可真是落伍!”
同样,第三个朋友吃了一惊,接着迅速赞成了傻子的观点,并跟他的朋友绝交了。从此以后,无论是谁,只要他在傻子面前称赞任何事情,都会受到傻子如出一辙的反驳。
有时候,傻子会用责备的口气加上一句:“你竟然还相信那些听起来貌似权威的套话?”
“太狠了!太毒了!”傻子的朋友们开始这样评价傻子,“他的脑袋多聪明啊!”
“还有,他的口才也很好!”其他人附和道,“是的,没错,他挺有才华的。”
后来,一家杂志的编辑找到傻子,并推荐他成为杂志专栏的专业评论员。
于是,傻子针砭时弊,用他一贯的态度和方式,批评所有事情,所有人。
现在的傻子,那个曾经藐视权威的傻子,已然成为了一个权威,年轻人都崇拜他,敬畏他。
这些可怜的年轻人,他们还能怎样呢?按常理,不应该出现盲目的个人崇拜,但是身处这种情况,如若不崇拜傻子,就会发觉自己变得相当落伍!
在一堆胆小鬼中,傻子们洋洋得意着。
一八七八年四月
【导读】
傻瓜为什么离权威那么近?
《傻瓜》是屠格涅夫针对当时俄罗斯文坛一些评论家只顾一味批判,不求建树的现象有感而写的。
傻瓜不仅愚蠢,而且低下,“傻子针砭时弊,用他一贯的态度和方式,批评所有事情,所有人。”其实,他不学无术、自私自利、欺世盗名,只不过抓住了人们的虚荣心而已,因为虚荣,人们往往顺从地表现出谦卑。于是,令人悲哀的一幕幕在上演,人们对傻瓜厌之弥深,恨之入骨,却五体投地,称他为“天才”。一个傻瓜震慑着一群傻瓜,呼风唤雨,指挥若定,这就是屠格涅夫眼中的思想界、评论界,一个落后民族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在这里有一些伪权威制约着统帅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和观念,而这些伪权威却对社会的进步毫无作用可言,他们只不过贬损别人,抬高自己。
当屠格涅夫写下“傻瓜”这个题目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不屑一顾的,也是痛恨的,说到这里,文章隐藏着作家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屠格涅夫有鉴于俄国1861年改革后社会中私欲的泛滥,深感它给国家民族社会带来的危害,出于一片仁爱之心,怀着他一贯所抱的人类崇高道德境界的理想,愤愤然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
因此,他才会苦心孤诣,采用民间口头故事的形式,写出了这篇妙文。我们不能忽略隐藏在文中的作者的善意和爱,他说“可怜的年轻人”,一个“可怜”既是对后来者的同情理解,又是一种委婉的劝诫,而这些年轻人也是屠格涅夫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