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研究
《鬼谷子》研究文献
一、《史记》
司马迁[1]
1.《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2],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鬼谷先生。”“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里,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裴骃《史记集解》[3]:“徐广曰[4]: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风俗通义》曰[5]: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鬼谷子》有揣摩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6]:“苏秦,字季子。盖苏忿生之后,己姓也。谯周曰[7]:‘秦兄弟五人,秦最少。兄代,代弟厉,及辟、鹄,并为游说之士。’此下云:‘秦弟代,代弟厉也。”’“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又,乐壹注《鬼谷子》书云[8]:‘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王劭云:‘《揣情》《摩意》是《鬼谷子》之二章名。’非为一篇也。”张守节《史记正义》[9]:“《战国策》云:‘苏秦,洛阳乘轩里人也。’《艺文志》云[10]:‘《苏子》三十一篇。在纵横流。’”
2.《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者[11],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守节《史记正义》:“《艺文志》云:《张子》十篇。在纵横流。”
3.《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甘茂,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殽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司马贞《史记索隐》:“徐广云:‘在阳城。’刘氏云:‘此鬼谷,在关内云阳。’是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刘伯庄云:‘此鬼谷,关内云阳,非阳城者也。’案:阳城鬼谷时属韩,秦不得言置之。”
4.《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故曰‘圣人不朽’至‘因者君之纲’,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张守节《史记正义》:“言圣人教迹不朽灭者,顺时变化。”
注释
[1]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
[2]苏秦:鬼谷子的学生,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说服山东六国合纵抗秦,曾经佩带六国的相印。
[3]裴骃:南朝着名的史学家,为《史记》作了集解。
[4]徐广:东晋学者,《南史》有传。着有《晋纪》《车服仪注》等。
[5]《风俗通义》:应劭作。应劭,东汉末年学者,着述颇多。
[6]司马贞:唐玄宗开元年间学者,为《史记》作索隐,并补《三皇本纪》。
[7]谯周:三国蜀汉史学家,着有《古史考》等。
[8]乐壹:南朝萧梁时代学者。
[9]张守节:唐朝开元年间史学家,为《史记》作正义。
[10]《艺文志》:班固《汉书》十志之一,着录先秦以及汉朝作家作品。
[11]张仪:鬼谷子学生,跟苏秦是同学。他向秦王进献连横计谋,破坏六国的合纵,是纵横家中连横派的代表人物。
二、《说苑·善说》
刘向[1]
孙卿曰[2]:“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子贡曰[3]:“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通也。主父偃曰[4]:“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敬[5],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6],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7]。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九叹·思古》[8]:“凌警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注释
[1]刘向:西汉着名学者、文学家、目录学家。着有《说苑》《新序》《列女传》《洪范五行传》等。
[2]孙卿:即战国大思想家荀子。
[3]子贡:即孔子学生端木赐,善于外交辞令。
[4]主父偃:汉武帝时代政治家,建议采用“推恩法”削弱诸侯的势力。
[5]子产:即姫侨,春秋时代郑国的政治家。他很重视外交辞令。
[6]王孙满:春秋时期周朝大夫。楚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经过洛阳,向王孙满询问象征王朝权威的九鼎的轻重,表现出政治野心。王孙满给以明确的否定回答,使他不敢再问。
[7]蒯通:楚汉相争时期的纵横游说家。他曾经劝韩信背叛刘邦,后来被刘邦捉住,刘邦要烹煮他,他依靠巧妙的辩说,使自己免除了酷刑。
[8]《九叹·思古》:刘向所作的赋。
三、《法言·渊骞》
扬雄[1]
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
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
曰:“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
或曰:“仪、秦其才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曰难之,亦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注释
[1]扬雄: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写有《法言》《太玄》《方言》等着作及12篇大赋。
四、《论衡》
王充[1]
问曰:“佞人直以高才洪知考正世人乎?将有师学检也?”
曰:“佞人自有知以诈人,及其说人主,须术以动上。犹上人自有勇威人,及其战斗,须兵法以进众。术则纵横,师则鬼谷也。”传曰:“苏秦、张仪纵横习之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掘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张仪不若。苏秦相赵,并相六国。张仪贫贱,往归苏秦。座之堂下,食以仆妾之食,数让激怒,欲令相秦。仪忿恨,遂西入秦。苏秦使人厚送。其后觉之,曰:“此在其术中,吾不知也。此吾所不及苏君者。”(《答佞》)
雍门子悲哭,孟尝君为之流涕;苏秦、张仪悲说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或者倘可为雍门之声,出苏、张之说,以感天乎?(《明雩》)
注释
[1]王充:东汉时期的思想家。
五、《文心雕龙》
刘勰[1]
1.《文心雕龙·诸子》:“孟轲膺儒以磬折[2],庄周述道以翱翔[3];墨翟执俭确之教[4],尹文课名实之符[5];野老治国于地利[6],邹子养政于天文[7];申商刀锯以制理[8],鬼谷唇吻以策勋。”“鬼谷渺渺,每环奥义。”
2.《文心雕龙·论说》:“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箝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注释
[1]刘勰:字彦和,萧梁时代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着名文艺理论家。所着《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文艺理论批评着作。
[2]孟轲:即孟子,儒家代表人物,着有《孟子》。磬折:形容弯腰讲究礼仪的样子。
[3]庄周:即庄子,道家代表人物,着有《庄子》。翱翔:逍遥的样子。
[4]墨翟:即墨子,墨家创始人,着有《墨子》。
[5]尹文:即尹文子,名家代表人物,着有《尹文子》。
[6]野老:战国时期农家代表人物。
[7]邹子:即邹衍,阴阳家代表人物。
[8]申商:指申不害、商鞅,均为法家代表人物。
六、《隋书·经籍志》
魏徵等[1]
子部纵横家类:“《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2]。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鬼谷子》三卷,乐壹注。”
注释
[1]魏徵:唐朝初年着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唐太宗时担任门下省侍中,受诏总管编撰梁、陈、齐、周、隋史。
[2]皇甫谧:西晋初年学者,着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甲乙经》等。
七、《鬼谷子序》
长孙无忌[1]
《隋书·经籍志》:“《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梁有陶弘景注三卷[2],又有乐壹注三卷。
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汉世以为本行人之官[3],受命出疆,临事而制。故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周官·掌交》“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5]”,是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乱家邦。
监修国史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上。
注释
[1]长孙无忌:本姓拓跋,后改姓长孙。唐初大臣。
[2]陶弘景:字通明,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南朝齐梁时代的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化学家。他着作甚多,《隋书》《唐书》都有着录。长孙无忌这篇序首次提出了陶弘景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3]汉世:是《汉志》之误。《汉书·艺文志》云:“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而且,“世”字触犯唐太宗的名讳。
[4]“诵诗三百”四句:转引自《汉书·艺文志》。它出自《论语·子路》,字句有出入。
[5]“以节与”六句:引自《周礼·秋官司寇·掌交》,字句有出入。
八、《文选注》
李善[1]
注郭璞《游仙诗》[2],引庾仲雍《荆州记》曰:“临沮县有青溪山,山东有泉,泉侧有道士精舍。”又引《鬼谷子序》曰:“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先生。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注应德琏《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鬼谷子》曰:‘以识细微。’”注卢子谅《赠刘琨一首并书》:“《鬼谷子》曰:‘物有自然。’乐氏曰[3]:‘自然,继本名也。’”注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鬼谷子》曰:‘测深揣情。”’注刘孝标《辨命论》:“《鬼谷子》曰:‘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注陆士衡《演连珠五十首》:“《鬼谷子》曰:‘藏形其有欲也,本能隐其情。’”
又,五臣注左思《吴都赋》:“《鬼谷子》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注释
[1]李善:唐高宗时期学者,他为《昭明文选》作的注非常着名。
[2]郭璞:东晋诗人,其代表作是十四首《游仙诗》。
[3]乐氏:即梁代为《鬼谷子》作注的乐壹。
九、《感遇》(十一)
陈子昂[1]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七雄方龙斗,天下乱无君。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舒之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图山不寿,空与麋鹿群!
注释
[1]陈子昂:唐朝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早年爱好纵横之术,晚年归向道家。
十、《鬼谷子叙》
尹知章[1]
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秦、仪复往见,先生乃正席而后坐,严颜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
注释
[1]尹知章:唐朝经学家。他生活在武则天、中宗时代,卒于开元六年。他爱好注释古书,注释过《孝经》《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以及《鬼谷子》。
十一、《辨鬼谷子》
柳宗元[1]
元冀好读古书[2],然甚贤《鬼谷子》,为其指要几千言。《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盩峭薄[3],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时之言纵横者,时葆其书[4]。尤者,晚乃益出七术[5],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陿[6]。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呜呼,其为好述也过矣!
注释
[1]柳宗元:唐朝着名散文家、思想家。着有《柳河东集》。
[2]元冀:其所着《鬼谷子指要》已失传。
[3]险盩:乖戾。峭薄:刻薄,不厚道。
[4]葆:通“宝”,珍视。
[5]七术:指《鬼谷子》中的《本经阴符七术》。
[6]陿:狭隘,偏颇。
十二、《太平御览》
李昉等[1]
1.《人事部·游说下》:《鬼谷子》曰,《抵巇》篇云:“巇始有眹,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
2.《礼仪部·斋戒·傩》:《鬼谷子》曰:“周时有豪士,居鬼谷,自号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往见之。先生曰:‘吾将为二子陈言至道,子其斋戒,择日而学。’后,仪、秦斋戒而往。”
注释
[1]李昉:五代、北宋学者,官至宰相。主持编写《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
十三、《旧唐书·经籍志》
赵莹、刘煦等[1]
子部纵横家类:“《鬼谷子》二卷,苏秦撰。”“又三卷,乐壹注。”“又三卷,尹知章注。”“《补阙子》十卷,梁元帝撰。”
注释
[1]赵莹、刘煦:五代后晋的大臣,先后负责监修《旧唐书》。
十四、《新唐书·艺文志》
欧阳修、宋祁等[1]
子部纵横家类:“《鬼谷子》二卷,苏秦。”“乐壹注《鬼谷子》三卷。”“尹知章注《鬼谷子》三卷。”“梁元帝《补阙子》十卷。”
注释
[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史学家。宋祁:北宋词人,史学家。
十五、《通志·艺文略》
郑樵[1]
纵横家:“《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先生,楚人也。生于周世,隐居鬼谷。’又三卷,乐壹注。又三卷,唐尹知章注。又三卷,梁陶弘景注。”
注释
[1]郑樵:南宋着名史学家。其代表作《通志》,是一部上起三皇五帝、下迄唐朝的纪传体通史。
十六、《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1]
《郡斋读书志》卷十一:《鬼谷子》三卷,“右鬼谷先生撰。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叙谓此书即授二子者。言捭阖之术,凡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梁陶弘景注。《隋志》以为苏秦书,《唐志》以为尹知章注,未知孰是。陆龟蒙诗谓鬼谷先生名,不详所从出。柳子厚尝曰:‘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盩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时不言纵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其道益陿。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来鹄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诡绐激讦、揣测滑之术,悉备于章旨。六国时得之者,惟仪、秦而已。如捭阖、飞箝,实今之常态。是知渐漓之后,不读鬼谷子书者,其行事皆若自然符合也。昔仓颉造字,鬼为之哭;不知鬼谷子作是书,鬼复何为哉?’世人欲知《鬼谷子》者,观二子之言略尽矣。故掇其大要,着之篇首。”
注释
[1]晁公武:南宋初绍兴年间的进士,着述颇多,其《郡斋读书志》开创了写有解题的目录学的先河。
十七、《鬼谷子略》
高似孙[1]
战国之事危矣!士有挟隽异豪伟之气,求聘乎用,其应对酬酢,变诈激昂,以自放于文章,见于顿挫险怪、离合揣摩者,其辞又极矣。
《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术数,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2]。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3]。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所不可该者[4]。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按: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然苏秦所记,以为周时豪士隐者,居鬼谷,自号鬼谷先生,无乡里、族姓、名字。今考其言,有曰:“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5]。”“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至若《盛神》《养志》诸篇,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之赜”者,不亦几乎!郭璞《登楼赋》有曰:“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又《游仙诗》曰:“清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可谓慨想其人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注其书者,乐壹、皇甫谧、陶弘景、尹知章。
注释
[1]高似孙:南宋学者,着有《史略》《子略》《骚略》《纬略》《蟹略》等。
[2]表:外面,上面。
[3]老氏:即《老子》。
[4]金匮韬略:秘密珍藏的研究军事谋略的书籍。该:包括。
[5]人动我静,人言我听:与“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应为《鬼谷子》佚文中的话,唐朝马总曾在《意林》中引。
十八、《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1]
《鬼谷子解题》:战国时,苏秦、张仪所师事者,号鬼谷先生。其地在颍川阳城。名氏不传于世。此书,《汉志》亦无有。隋唐《志》始见之。《唐志》则直以为苏秦撰,不可考也。《隋志》有皇甫谧、乐壹二家注。今本称陶弘景注。
注释
[1]陈振孙:南宋着名目录学家。其《直斋书录解题》对于后世书目使用题解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九、《玉海》
王应麟[1]
《玉海》卷五十三:《唐志》纵横家,《鬼谷子》二卷;又,乐壹注,三卷;尹知章注,三卷。《史记正义》,鬼谷,谷名,在洛州阳城县北五里。《七录》有《苏秦书》[2]。乐壹注云:“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也。”《鬼谷子》三卷,乐壹注。乐壹,字正,鲁郡人。有阴符七篇,有《揣》及《摩》二篇。《战国策》云:“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期年揣摩成。”案,《鬼谷子》乃苏秦书明矣。《中兴书目》[3]:三卷。“周时高士,无乡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隐,自号鬼谷先生。苏秦、张仪事之,授以《捭阖》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转丸》《本经》《持枢》《中经》等篇,亦以告仪、秦者也。”一本,始末皆东晋陶弘景注;一本,《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不详何人训释,中、下二卷与陶弘景注同。
注释
[1]王应麟:南宋末年学者,着述丰富。其所编《玉海》,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并称宋朝四大类书。
[2]《七录》:南朝梁代阮孝绪所撰书目,现已失传。
[3]《中兴书目》:即《中兴馆阁书目》,南宋官修书目。
二十、《文献通考》
马端临[1]
《文献通考》纵横家类录《鬼谷子》,文字跟《郡斋读书志》相同。
注释
[1]马端临:宋、元之际的史学家。其《文献通考》叙述自上古至宋朝的典章制度,与《通典》《通志》并称“三通”。
二十一、《宋史·艺文志》
脱脱等[1]
子部纵横家类:“《鬼谷子》三卷。”“高诱注《战国策》三卷。”“鲍彪注《战国策》三卷。”
注释
[1]脱脱:元顺帝时期的丞相,主管修《宋史》。
二十二、《鬼谷子辨》
宋濂[1]
《鬼谷子》三卷,鬼谷子撰,一名玄微子。鬼谷子无姓名、里居,战国时隐颍川阳城之鬼谷,故以为号。或云王者[2],妄也。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受捭阖之术十三章,又受《转丸》《胠乱》及《本经》《持枢》《中经》三篇。《转丸》《胠乱》今亡。梁陶弘景注。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
大抵其书皆捭阖、钩箝、揣摩之术。其曰:“凡与人言之道,或拨动之,令有言以示其同;或闭藏之,使自言以示其异[3]。”捭阖也。“既内感之而得其情,即外持之使不得移[4]。”钩箝也。“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而以其所欲动之。”揣摩也。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高氏独谓其得于《易》阖辟翕张之外[5],不亦过许矣哉!其中虽有“知性寡累,知命不忧”,及“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之赜”等言,亦恒语尔,初非有甚高论也!呜呼!曷不观之仪、秦乎?仪、秦用其术而最售者,其后竟何如也?高爱之,慕之,则吾有以识高矣。
注释
[1]宋濂:明朝初年散文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本篇是其《诸子辨》的一部分。他站在正统立场,对《鬼谷子》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2]王:一作王诩。
[3]“凡与人言之道”七句:实为陶弘景对《捭阖》篇所作题注,字句有出入。
[4]“既内感之而得其情”两句:此处引文与下文“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两句引文均与原文有出入。
[5]高氏:指南宋时代的高似孙。
二十三、《升庵集》
杨慎[1]
《汉书·艺文志》:“《鬼容区》三篇。”注:“即鬼臾区也[2]。”《郊祀志》“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云云,注:“即鬼容区。‘容’‘臾’声相近。”今案:“鬼谷”即“鬼容”者,又字相似而误也。高似孙《子略》便谓《艺文志》无《鬼谷子》,何其轻于立论乎?
注释
[1]杨慎:明朝着名文学家、学者。
[2]鬼臾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的“兵阴阳”部分,着录《鬼臾区》三篇,明确注明鬼臾区是“黄帝臣”。
二十四、《四部正讹》
胡应麟[1]
《鬼谷子》,《汉志》绝无其书,文体亦不类战国。晋皇甫谧序传之。案:《汉志》纵横家有《苏秦》三十一篇,《张仪》十篇;《隋经籍志》已亡。盖东汉人本二书之言,荟萃附益为此;或即谧手所成,而托名鬼谷,若子虚、亡是云耳。《隋志》占气家又有《鬼谷》一卷,今不传。又,关尹傅亦称鬼谷,见《隋志》。
《鬼经》纵横之书也。余读之,浅而陋也。
注释
[1]胡应麟:明朝着名学者,藏书家。着有《少室山房笔丛》等。
二十五、《古今伪书考》
姚际恒[1]
《鬼谷子》,《汉志》无,《隋志》始有,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按《史记·苏秦列传》云:“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索隐》曰:“乐壹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然则其人本无考,况其书乎!是六朝所托无疑。
杨升庵谓《汉志》有《鬼容区》三篇,即《鬼谷子》。然无考;即有之,亦非今所传也。
注释
[1]姚际恒:清初学者。
二十六、《鬼谷子提要》
纪昀等[1]
案《鬼谷子》,《汉志》不着录;《隋志》纵横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隐于鬼谷。”《玉海》引《中兴书目》曰:“周时高士,无乡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隐,自号鬼谷先生。苏秦、张仪事之,授以《捭阖》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转丸》《本经》《持枢》《中经》等篇。”因《隋志》之说也。《唐志》卷数相同,而注曰苏秦。张守节《史记正义》曰:“鬼谷在洛州阳城县北五里。”《七录》有《苏秦书》[2],乐壹注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此又《唐志》之所本也。胡应麟《笔丛》则谓《隋志》有苏秦三十一篇、张仪十篇,必东汉人本二书之言,荟萃为此,而托于鬼谷,若子虚、亡是之属。其言颇为近理,然亦终无确证。《隋志》称皇甫谧注,则为魏晋以来书固无疑耳。
《说苑》引《鬼谷子》,有“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一语,今本不载。又惠洪《冷斋夜话》[3],引《鬼谷子》曰:“崖蜜,樱桃也。”今本亦不载。疑非其旧。然今本已佚其《转丸》《胠乱》二篇,惟存《捭阖》至《符言》十二篇。刘向所引或在佚篇之内。至惠洪所引,据王直方《诗话》[4],乃《金楼子》之文[5],惠洪误以为《鬼谷子》耳。案:《王直方诗话》今无全本,此条见朱翊《猗觉寮杂记》所引[6]。——均不足以致疑也。
高似孙《鬼谷子略》,称其“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诚为过当。宋濂《鬼谷子辨》诋为“蛇鼠之智”,又谓其文浅近,不类战国时人;又抑之过甚。柳宗元《辨鬼谷子》,以为“言益奇,而道益陿”,差得其真。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
注释
[1]纪昀:清朝着名学者。乾隆年间主持《四库全书》编撰。这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鬼谷子》一书的提要。
[2]《七录》:南朝萧梁时代阮孝绪所撰写的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专着。原书已经失传。
[3]惠洪:宋朝僧人,擅长作诗,着有《冷斋夜话》十卷。
[4]王直方:江西派诗人,着有《王直方诗话》六卷。
[5]《金楼子》:梁元帝萧绎的着作。
[6]朱翊:南宋初年人。
二十七、《鬼谷子跋》
卢文弨[1]
是书,余年家子江都秦太史敦夫[2],曾依道藏本绣梓为校一过。今年甲寅,始见钱遵王手抄本[3],乃知藏本之讹脱不可胜计。《内揵》篇内至脱去正文、注文四百十有二字,余亟借以补正之。噫!若使无此本,不即以藏本为善本哉!校既竟,因为书其后。
注释
[1]卢文弨:乾隆时代学者,精于校订古籍。着有《群书拾补》《抱经堂集》。
[2]秦太史:指秦恩复。太史,指翰林院编修。
[3]钱遵王:指着名藏书家钱曾,遵王是钱曾的字。着有《读书敏求记》《述古堂藏书目》等。
二十八、《鬼谷子叙》(乾隆刊本)
秦恩复[1]
《鬼谷子》,陶弘景注三卷,阳湖孙渊如同年读道藏于华阴岳庙时所录本也[2]。乾隆丁未[3],恩复与渊如校书于文源阁,暇日出以相示,计欲付梓,旋以乞假归里,不果。戊申冬[4],来京师,因取而校之。
按,鬼谷子,不知何人。《道藏目录》云:“姓王,名诩,晋平公时人。”《史记》云:“(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鬼谷先生。”《拾遗记》则以“鬼谷”为“归谷”[5],盖“归”“鬼”声转。《尔雅》曰[6]:“鬼之为言,归也。”其谓苏秦托名鬼谷者,以《史记·苏秦列传》有“简练以为揣摩,期年揣摩成”之语,而《鬼谷子》适有《揣》《摩》二篇,遂附会其说。实无所据。或云:“周时豪士隐于鬼谷者。”近是[7]。
书凡三卷,自《捭阖》至《符言》,凡十二篇;《转丸》《胠乱》二篇,旧亡。又有《本经阴符七术》七篇,及《持枢》《中经》,共二十一篇。考《说苑》《史记注》《文选注》《太平御览》《意林》诸书,所引颇有数条,为今书所不载,或文与今本差异。则知书之脱佚,不仅《转丸》《胠乱》二篇也。是书不见《汉志》,至隋唐始着录。《隋书》作三卷;《旧唐书》《新唐书》皆作二卷,又作三卷,直题曰苏秦撰。《史记索隐》引乐壹注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然《汉书》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使假名鬼谷,何以班固略而不注也?柳子厚尝讥其“险盩峭薄,恐其妄言乱世”[8]。今观其书,词峭义奥,反复变幻,苏秦得其绪余,即掉舌为从约长,真纵横家之祖也!
至注《鬼谷子》者,旧有乐壹、皇甫谧、陶弘景、尹知章四家。陶注,至《中兴书目》始见。乐注,《文选注》中一引之[9]。《太平御览·游说部》所引注,皆与陶注不同,意亦乐氏注也。今藏本不着注者名氏,渊如据注中有“元亮曰”云云,元亮为陶潜字,弘景引其言,故去姓称字,断为陶注。恩复按:《中兴书目》,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钱遵王《读书敏求记》,皆称陶弘景注。则知陶注自宋迄今犹存。《鬼谷子》,世多有其书,而陶注不传,向非道藏所存,则亦终湮失矣。恩复因刺取唐宋书注所引校正文字,一二旧注亦掇而存之,附于本文之下。其或他书所引,本文今本不载,及称鬼谷事迹足相考证者,并附录于后,以备览观焉。
乾隆五十四年八月朔日书。翰林院编修、充内廷国史馆纂修、英武殿纂修、文渊阁详校官秦恩复撰。
注释
[1]秦恩复:字近光,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务。
[2]孙渊如:即孙星衍。道藏:道教典籍的汇刻。华阴岳庙:陕西华阴县的西岳庙。
[3]乾隆丁未:乾隆五十二年。
[4]戊申:乾隆五十三年。
[5]《拾遗记》:志怪小说,又名《王子年拾遗记》。作者是十六国时代前秦的方士王嘉。
[6]《尔雅》:中国古代着名辞书,被列入儒家经典。
[7]近是:接近正确。
[8]柳子厚:柳宗元。
[9]一引之:曾经引用了一次。李善《文选注》云:“《鬼谷子》曰:‘物有自然。’乐氏曰:‘自然,继本名也。’”
二十九、《鬼谷子跋》
阮元[1]
陶弘景注《鬼谷子》,为道藏旧本。吾乡秦编修敦夫,博览嗜古,精于校雠。因刺取诸书,考讹订谬,梓行之。其略见自序[2]。中元读《鬼谷子》[3],中多韵语。又其《抵巇》篇曰:“巇者,罅也。”读巇如呼合,古声训字之义,非后人所能依托。其篇名有《飞箝》,按《周礼·春官·典同》“微声韽”[4],后郑“读为飞钻涅暗之暗”[5],“箝”“钻”同字,贾疏即引《鬼谷子》证之。又《揣》《摩》二篇,似仿《苏秦列传》“简练以为揣摩”之语为之;然《史记·虞卿列传》[6],称《虞氏春秋》亦有《揣摩》篇,则亦游说者之通语也。窃谓,书苟为隋唐志所着录而今仅存者[7],无不当精校传世。况是编为纵横家独存之子书[8],陶氏注又世所久佚,诚网罗古籍者所乐睹也!
阮元跋尾。
注释
[1]阮元:清朝着名学者、政治家。他主持编辑的《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籑诂》《皇清经解》等,都是经学与训诂学名着。
[2]自序:指秦恩复乾隆刊本的《鬼谷子叙》。
[3]中元:阴历七月十五日。
[4]《周礼》:儒家经典。典同:属于春官宗伯管辖的掌管音乐的官职。微声韽:《典同》中的文字,意思是小的乐音幽微不清晰。
[5]后郑: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郑玄《周礼注》:“韽音读为飞钻涅暗之暗。”唐朝贾公彦为《周礼》作疏云:“读为飞箝涅暗之暗者,谓《鬼谷子》有《飞箝》《揣》《摩》之篇,皆言纵横辩说之术。飞箝者,言察是非语飞而箝持之。”阮元校勘云:“《释文》作‘飞钻’,贾疏作‘飞箝’,言察是非语飞而箝持之。《集韵》二十四盐、二十五沾,皆云《鬼谷子》篇有‘飞钻涅暗’。段玉裁云:‘《集韵》所本者,是也。’注当作‘涅暗之暗’。”
[6]虞卿:战国时代辩说之士。
[7]隋唐志:指《隋书》《唐书》中的《经籍志》。
[8]子书:诸子的着作,独自成理论体系的着作。战国纵横家除《鬼谷子》外,没有其他理论着作传世。《汉书·艺文志》所录的十二部纵横家着作,当时只残存《苏子》,其余已经散亡。
三十、《读书脞录》
孙志祖[1]
《读书脞录》“鬼谷子”条云:《鬼谷子》注,向有乐壹、皇甫谧、陶弘景、尹知章四家。近所传者,不着撰人名氏。近,秦太史恩复刻本题为“梁陶弘景注”。以注中有引“元亮曰”之文,元亮为陶潜字,弘景引其言去姓称字,故断为陶注。
志祖案:注中又有称“陶弘景曰”者,则其人在弘景后,而非弘景注明矣。近刻去此四字,但注云“别本引称陶弘景曰”。去姓称字,古人注书亦无此体例。疑所称元亮者,或其人姓元,未定是五柳先生也。今本盖唐尹知章注。尹知章《鬼谷子叙》《困学纪闻》尝引之。
注释
[1]孙志祖:乾隆年间进士,精于考订。着有《读书脞录》七卷。
三十一、《鬼谷子跋》
周广业[1]
渌饮鲍君购得《鬼谷子》抄本,属余是正。注甚明白简当,自非五季[2]、宋人可及。乃其卷首题曰“东晋贞白先生丹阳陶弘景注”,则非也。陶系梁人,大同初,赐谥贞白。东晋之误,无待深辨。案:《鬼谷子》录自《隋志》,有皇甫谧、乐壹注各三卷。新旧《唐志》,无皇甫,而增尹知章注三卷,不闻陶也。陶注始见于晁氏《读书志》;潜溪《诸子辨》继之,卷如乐、尹,而亡《转丸》《胠乱》二篇;是本篇卷,适与相符,当即宋氏所见者。其书不类古本,如以《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列上;《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事》《符言》,并亡篇列中;《本经阴符七术》及《持枢》《中经》列下,与近刻无异。凡文之轶,见于《史记》《意林》《太平御览》诸书者,此皆无之。其篇名,旧有作《反覆》《抵巇》《飞箝》《涅暗》《忤合》《揣情》《摩意》《量权》《谋虑》者,今亦不然。至《盛神》《养志》诸篇,正柳子厚所讥“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之言。梁世宁遽有此?纵有之,隐居抗志华阳,安用险诡之谈?《梁史》及邵陵王碑铭,亦绝不言其注《鬼谷子》,而伪托焉可乎?
《困学纪闻》载[3],尹知章《鬼谷子叙》有云:“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晁氏则但言序谓此书即授秦、仪者。虽详略不同,可证其皆为尹序。序出于尹,安见注不出于尹?观其注文,往往避唐讳,如:以“民”为“人”,“世”为“代”,“治”为“理”,“缧绁”作“缧絏”之类。而笔法又绝是《管子注》。是为尹注无疑。尹生中宗、睿宗之世,卒于开元六年,故于“隆基”字不复避也。
其注亡篇云:“或有取庄周《胠箧》充次第者,以非此书之意,不取。”注《持枢》云:“恨太简促。或简篇脱烂,本不能全故也。”盖自底柱漂没之后,五部残缺,不能复睹文德旧本,故注家以为憾事。若果系陶注;则同时刘勰作《文心雕龙》,明言“转丸骋其巧辞,飞箝伏其精术”矣,此岂不见原文者?可遽云《转丸》已亡乎?庾仲文亦梁人,其所抄之今在《意林》“人动我静”及“以德养民”二条,显有完书可据。何是本独以脱烂为恨?此亦是尹非陶之明征矣。
乃其讹尹为陶,莫解其由。以意揣之:尹注在旧史,虽云颇行于时;而新志却自注云“尹知章不着录”。意其本在宋初,原无标识。而《持枢》篇注中尝一称“元亮曰”,元亮系东晋陶渊明字,或错认陶渊明为陶通明,遂妄立主名,而读者不察,致成久假耳。抑或谄道之徒,即诡鬼谷子为王诩,强名为玄微子;复以贞白寓情仙术,矫托以注,未可知也。
然是注,世已罕传,大可宝贵。似宜改题曰:“唐国子博士尹知章注。”与赵蕤《长短经》合梓以行,其裨益人神智,正不少也。
注释
[1]周广业:清朝学者,乾隆年间举人。着有《蓬庐诗文集》《孟子四考》等。
[2]五季:五代。
[3]《困学纪闻》:宋朝末年学者王应麟的着作。
三十二、《鬼谷子序》(嘉庆刊本)
秦恩复
《鬼谷子》,不见于《汉志》,至隋唐始着录。新、旧《唐书》皆以为苏秦撰。然《汉书》“纵横家”别有《苏子》三十二篇,其文与《鬼谷子》不类。使苏秦托名鬼谷,班固何以略而不注?陆龟蒙以鬼谷为王诩。王嘉《拾遗记》以鬼谷为归谷,盖归、鬼声转。《尔雅》曰:“鬼之为言归也。”其谓苏秦假托者,以仪、秦师事鬼谷;而《史记·苏秦列传》有“简练揣摩”之语,鬼谷书适有《揣》《摩》二篇,遂附会其说,实无所据。或云“周时豪士隐于鬼谷者”,近是。
书凡三卷,自《捭阖》至《符言》十二篇,《转丸》《胠乱》二篇旧亡。又有《本经阴符七术》及《持枢》《中经》,共二十一篇。柳子厚尝讥其“险盩峭薄,妄言乱世”。今观其书抉摘幽隐,反覆变幻,苏秦得其余绪即掉舌为从约长,真纵横家之祖也。
考《说苑》《史记注》《文选注》《意林》《太平御览》诸书所引,或不见于今书,或文与今本差异。盖自五季散乱之后,传写渐失其真,陶阴帝虎[1],讹、脱相仍,不仅《转丸》《胠乱》也。
注《鬼谷子》者,旧有乐壹、皇甫谧、尹知章三家。乐注一见于《文选注》中;《太平御览》数条,亦不着注者名氏。《中兴书目》始列陶弘景注,晁、陈二家继之。贞白生于萧梁,书乃晚出,读者不无然疑。同年海宁周耕崖孝廉[2],以注中多避唐讳,断为是尹非陶,词颇博辩。然亦凭虚臆言,绝无佐证。惟马文贵《文献通考》于陶注下云:“《唐志》以为尹知章注,未知孰是。”则在宋时已两存其说。幸赖华阳真逸之名,得借收于《道藏》,无论为陶为尹,皆可决其非宋以后之书矣。
是书刻于乾隆己酉[3],仅据孙渊如观察华阴岳庙所录本,雠校刊行。卢抱经先生重加勘定[4],至再至三,最后邮示述古堂旧抄[5],始知《道藏》所存,讹脱正复不少。读书固难,校书亦不易也。因重付剞劂[6],一以钱本为主。其有钱本所无而藏本所有者,审其异同,互相考证。又刺取唐宋书注所引旧注,掇而存之,附于本文之下。其或今本亡佚,别见他书,及称鬼谷事迹足资参考者,附录于后,以备观览焉。
嘉庆十年乙丑八月十五日。
注释
[1]陶阴帝虎:形容讹误。把“陶”讹为“阴”,把“帝”讹为“虎”。
[2]周耕崖:即周广业。孝廉:对举人的称呼。
[3]是书:指《鬼谷子》的乾隆刊本。己酉:乾隆五十四年。
[4]卢抱经:即卢文弨。
[5]述古堂:钱曾的藏书室名“述古堂”,钱曾写有《述古堂藏书目》。
[6]剞劂:刻书用的刀、凿。
三十三、《鬼谷子真伪考》
俞樾[1]
据吾考定为苏秦述其师学之作。其中有为鬼谷传诵于弟子之言,书中凡古韵之文,均是;有苏秦自撰之篇,如《揣》《摩》及《阴符》说解,是也;有为苏子纂集吕尚周书之言,如《符言》录自齐太公《阴符》,是也。
注释
[1]俞樾:清末着名学者,着作很多,总称《春在堂全书》。他在《读书余录》中校订、注释《鬼谷子》及其古注中的疑难问题,写了55条颇有创见的心得。后来,李天根将这55条辑录进《诸子平议补录》第13卷。
三十四、《鬼谷子校记》
陈乃乾[1]
明抄《鬼谷子》,苏州文氏旧藏。乾隆甲寅严九能以述古堂抄本校过,又经卢绍弓复校。明年,徐北溟再校。咸丰丁巳,劳平甫又校。今归江安傅氏,缪筱珊尝借校于秦刻本上[2],佳处甚多。古书流通处既影印秦本,因录其异同为校记付之,俾附印于后。
注释
[1]陈乃乾:现代学者,精于版本、目录之学。
[2]缪筱珊:近代着名学者缪荃孙,精于校雠之学。
三十五、《鬼谷子新注》
俞棪[1]
余于民国初元,始读《鬼谷子》。辄苦其古奥,以为非浅学所能解……
然以战国时代,学人辈出,其与鬼谷先生同时并世或先后者不少,其文体义理,较相接近。取彼释此,义自恰当。至于学说从同,或且溯流寻源而本出于鬼谷者,则举一反三,其理易显。其或义无可索,则取之秦汉诸家学说,虽历时稍远,而旁搜远绍,摭其片词剩义,亦足资诠诂。以视陶注之以己意诠释者,其取径自殊,庶几或犹不悖鬼谷先生之真义也欤!
至于《鬼谷子》原书,历代传本,文多舛错。余维战国初期作品,文多从韵,以便口诵,流习传授,斯为正宗。《鬼谷子》文中错简,类多可以古韵校正。
注释
[1]俞棪:民国时期学者。他作了《鬼谷子新注》,并写了这篇序言,书中有《鬼谷子真伪考》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