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勇退之忍第七十七》译文与赏析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不知退,为乾之亢。验寒暑之候于火中,悟羝羊之悔于大壮。
天人一机,进退一理,当退不退,灾害并至。祖帐东都,二疏可喜,兔死狗烹,何嗟及矣。噫,可不忍欤!
【译文】
功成名就后就抽身引退,这符合自然规律;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退守,那么就会像《易经·乾卦》中所记的那样,盛极而衰。自然界中,寒尽暑来,暑尽寒来,交替轮回,永不停滞;那么人也如此,达到鼎盛的时期,也就预示着马上要走向衰落。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像羊角卡在篱笆上一样,进不得,退不得。
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事的变化,都是一个道理,进退盛衰的规律,也是同样的道理。该引退的时候却不及时引退,灾难和祸害就会同时降临。西汉人疏广、疏受就在功成名就之时,毅然请求辞官,回乡安度晚年。大臣和朋友们为他们送行,引退之后二人享尽天年,成为一时佳话。但西汉的韩信,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视为三杰,但他功成却不知及时引退,结果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真是令人惋惜啊!唉!功成名就之时就要抽身引退,怎能不忍住对名利的留恋之心呢!
【评析】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权势于人也往往如此。正直聪明的人,往往懂得适时而退的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凡事极容易盛极而衰,所以在达到某一个顶点时,就要注意适时收敛,否则等到祸患到来再想抽身离去,显然是不可能了。其实,不只政界,奉劝其他领域的杰出人士们,也应该审时度势,懂得适可而止、以退为进的道理。
典例阐幽 功成身退才能善始善终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范蠡回国后,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了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国,暗中积蓄力量的兴越方略。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迅速强盛,吴国则实力削弱。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范蠡、文种建议越王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就这样,越国吞并了吴国。
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勾践下令在国都内设置高台,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有功之臣。酒宴之中,众人难免得意忘形,到处是行酒猜令,整个高台是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只是越王勾践显得有些沉默少语,端着酒杯好久不喝一口,像有什么心事。
灭吴首席功臣范蠡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越王的反常心态表现。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所必有的猜疑之心又完全占有了越王的心胸。他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什么共享欢乐,而是怎样确保自己的江山不更姓易名了。想到这里,范蠡不由地感叹道:“这说明大王不想把灭吴强国之功归于众人的努力,不想与大家共享欢乐。如若不及时引退,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清早,范蠡便到宫中向越王勾践辞行。越王勾践坚决不同意,他用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道:“我将与您平分越国,共同治理。如果您不答应的话,我就要杀了您的全家。”
范蠡心知越王勾践的真实意图所在,他无所顾忌地坚持要离越王而去。他说:“大王自然可以下令施行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践见范蠡没有上朝,便立即命人到范蠡家中去请。谁知已经晚了,范蠡已于昨天晚上携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远走他乡了。
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传说范蠡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