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作品解读
解读
第一部分 《芳华》
注解:《芳华》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一群从大江南北招募而来进入部队文工团的少男少女所经历的残酷的青春、隐忍的爱情和坎坷的人生。
小马哥:
大家好,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的主题词,和新年的到来非常契合,就是《芳华》。《芳华》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它所再现的年代是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还因为它的原著是著名作家严歌苓。
说起严歌苓,在中国家喻户晓,从《少女小渔》到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从《天浴》《梅兰芳》到《小姨多鹤》,严歌苓有多部作品被搬上屏幕。
那么今天,我们请来了作家安子,一起来聊聊《芳华》。
安子:
小马哥好!大家好!
小马哥:
安子,先跟我们讲一讲,《芳华》究竟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安子:
说起《芳华》,真的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很多听众可能知道,《芳华》本来是计划国庆上映的,然而却在国庆前撤档,而在前几个月,也就是9月24日下午,《芳华》的主创人马,还在上海鞠躬向全国观众致歉。《芳华》的原著作者和编剧严歌苓在现场的交流中落泪,说“这帮孩子太不容易了,希望这部电影能被善待。”直到半个月前,也就是12月15日,《芳华》才终于上映。
要说《芳华》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得先说说《芳华》的由来。严歌苓在《芳华》一书的新书发布会上说到了写《芳华》的起因。
严歌苓从12岁到25岁是在军队里度过的,最初跳舞,后来成了创作员。《芳华》里的故事,是她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她从小到大在一起的战友的影子。
听到这里,听众们也就大概明白了《芳华》的故事背景,军队的文工团,时间就在40年前。
严歌苓当时还提到,大概在四年前,冯小刚导演跟她说:“我们俩拍一个文工团的电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团的,我现在特别怀念那段生活。”
于是,严歌苓就根据自己在文工团跳舞的8年和后来当创作员的5年的经历,创作了《芳华》。可以说,在严歌苓所有的作品里,《芳华》是最贴近她的亲身经历的一部小说。
《芳华》写的是40多年前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部队文工团里青年男女的命运。男主人公叫刘峰,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模范式的人物,就是“雷锋式”人物。刘峰质朴善良,帮每个人的忙,主动包揽文工团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是文工团里人人都会求助的“活雷锋”,是全军学雷锋标兵,深受整个文工团欢迎。影片从刘峰将乡下来的文艺女兵何小萍带进文工团开始,讲述了文工团里女兵何小萍、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以及以刘峰和陈灿为代表的男兵的经历。
语录:有什么丢人?谁往脏处想谁丢人!
——《芳华》话你怎么听都行,听懂什么是什么。
——《芳华》一旦蠢话出来了,蠢事就不远了。
——《芳华》你不爱他,是你的权利,他爱你,是他的权利。但你没权利出卖他。
——《芳华》
小马哥:
听起来很吸引人啊,那么这些人究竟都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语录:孤单、疲惫和寒冷能使五分钟变成一辈子。
——《芳华》一个人的情话说得再动听,如果不愿意陪着你走过这场漫漫的人生路,那他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我们这一生,不就是找一个人白头偕老吗?
——《芳华》
安子:
何小萍一进部队文工团,就心急地想穿上军装,拍一张照片。那时候入伍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然而军装却迟迟没发下来,于是何小萍就趁同宿舍的林丁丁洗澡时,悄悄拿了她的军装去照相馆拍了照。然而后来照相馆竟然把何小萍的照片挂在橱窗里,于是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何小萍逐渐受到大家的排挤。
刘峰则一直在帮助大家,他无处不在,甚至发扬雷锋精神,把去上大学的机会都让给了战友。然而却因为向林丁丁表白,拥抱了她,被战友们揭发,从而被下放。在刘峰被下放到伐木连后,何小萍对文工团心灰意冷,最终选择离开文工团,去战地医院做了护士。与何小萍同宿舍的萧穗子,则在战地演出时被派去做了战地记者。
接下来,就是1979年那场血腥而残酷的战争。在战争中,刘峰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何小萍因为保护伤员收到了表彰,成了英雄。然而,成了英雄的何小萍最终却精神失常了。
当与何小萍同宿舍的林丁丁、郝淑雯在舞台上慰问演出时,何小萍却以精神病人的身份出现在台下。熟悉的旋律、舞台上熟悉的舞蹈,激发了何小萍深藏的记忆,竟然一个人跑出剧院,在月下独舞,记忆就此恢复。
在战争后,文工团解散了,大家各奔东西,火热的青春即将散场。曾经被刘峰真爱的林丁丁嫁了华侨,萧穗子考上了大学,郝淑雯和陈灿成了一对。岁月将大家的青春带走了,带走的,还有曾经的纯真和向往。
多年后,郝淑雯在海口萧穗子的新书发布会上与萧穗子相遇,郝淑雯和陈灿的儿子已经三四岁了,而林丁丁也已去了国外,寄回来的照片已是丰腴的主妇模样。郝淑雯竟然在海口的街头遇到了刘峰。只剩下一只胳膊的刘峰,在海口以卖书为生。
每个人的命运就此天壤之别。直到有一天,刘峰和何小萍在墓地相遇,他们悼念了1979年的战争中牺牲的战友,此时,何小萍才对刘峰说出了那句藏了很多年的话:“你能抱抱我吗?”事实上,当年刘峰拥抱了林丁丁,却因此被下放伐木场,而在何小萍心里,却一直在期盼刘峰抱抱自己。
最后,影片以萧穗子的自述结尾。他们在多年后的同学会上相遇,大家都感叹不已,只有相依为命的刘峰和何小萍,却显得很平淡,很知足。
小马哥:
这个故事听起来的确让人感慨万千,那么安子,你看完《芳华》,第一感觉是什么呢?
安子:
我看完《芳华》,第一感觉就是意犹未尽,感觉青春的绚烂,感觉宿命的温暖。影片的很多情节比原著要温暖很多,而很多画面非常精彩,比如战争的片段,比如一张黑幕落下的镜头,比如舞蹈排练的镜头,都非常精彩。然而,不管是人物的经历,还是演员的表演,比起原著,有些张力不够。也就是说,电影《芳华》所表达的内容非常温暖,画面感非常精彩,但是整体的张力比原著差了一些。如果可以用色彩来比喻,那么影片《芳华》就是夕阳的颜色,原著《芳华》则是黎明前的灰暗。
在小说中,何小萍的父亲在她6岁时被打成右派后自杀,而在影片《芳华》中,何小萍的父亲进了劳改所。影片中给何小萍以寄托,可以充满期盼地兴奋地照了军装照寄给父亲,还可以写信给父亲,这是何小萍的一个心灵寄托。这一点,显然比严歌苓的原著温暖一些。
在影片中,萧穗子暗恋陈灿,虽然最后终于写了一封情书,悄悄地塞进了陈灿的琴盒里,但在随后,她听到郝淑雯说自己和陈灿“好了”之后,便将情书又偷偷地取了出来,撕得粉碎。小说中的萧穗子和陈灿在纸上恋爱半年,连手都没拉过。后来她被陈灿出卖而遭到批判,成为和何小萍一样不受集体欢迎的人。那么陈灿为什么出卖萧穗子?就是因为郝淑雯抢走了陈灿,并唆使他出卖了萧穗子。所以在小说中,情节更加曲折,也更加惨烈。
原著和影片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几个人物的结局不同。
比如林丁丁,在影片中,文工团解散后,林丁丁嫁给了华侨,出国去了,最终也不过是变得胖了很多,不再有一丝青春的模样。而在小说中,林丁丁在文工团解散后,成了首长的儿媳,却被“首长”的家庭嫌弃。她“没文化”“不上进”“不会外语”“不配陪丈夫海外陪读”,最终被扫地出门。林丁丁二婚的确嫁了澳洲华侨,但是在澳洲开中餐馆的潮州籍丈夫却“让她吃了三年的鸡翅尖(因为快餐的炸鸡翅不能带翅尖),也让她包了三年馄饨和春卷(十个手指头都皴裂了),还让她看了三年他在豆芽鸡蛋炒米饭里加酱油”。林丁丁最终再次离婚,最终以家庭保姆、看守空房子为业。林丁丁的命运显然更加波折,也更符合“人在做天在看”的宿命论。
影片中,郝淑雯的结局就是和陈灿结婚,生了个儿子。但是在小说中,郝淑雯的结局并不完满。她嫁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军二代,最终两个人离婚,郝淑雯只得到两套房产,成为“租一套住一套”的包租婆。
小说中萧穗子的结局虽然也是成了作家,但也因为婚姻不幸而离了婚。
刘峰的结局,小说和电影,差别更大。电影里,刘峰最后到海口做了书贩子,以卖书为生,并最终和何小萍相依为命。然而小说里,刘峰到海口后,和一个从良的小姐同居两年,最终因癌症而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一直有一个姓沈的女子陪伴着他,最后大家才知道,这个女人就是何小萍。
注解:在《芳华》原著中,人性的纠葛和战争的残酷,比影片中表现得更加激烈。比如在电影中,刘峰拥抱林丁丁,是被战友们发现的。而在严歌苓的原著中,刘峰是被林丁丁揭发的。原著中林丁丁的人性的丑陋的一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语录:不被善待的人更能察觉出人的善意,在困境里纠葛的感情更为长久。
——《芳华》很多时候,好的爱情需要共同成长,而不是成为对方的累赘,让对方感到难堪。
——《芳华》他看穿了虚名,也渐渐变得成熟了,不被它们所负累,明白了那些东西无法用来兑换真情和幸福。
——《芳华》
在电影和原著中,结局不同的,当然还有何小萍。在电影《芳华》里,何小萍因为在战场上保护伤员而成了英雄。而在原著里,何小萍叫何小曼,父亲是个文人,做过编辑,母亲是剧团里打扬琴弹古琴的。有一天,何小曼说想吃油条,父亲赊账给她买了油条,吃完后,用花格手绢替她擦了擦嘴。这是小曼心中父亲最后的容貌,之后父亲就上吊自杀了。之后,何小曼跟着母亲改嫁给一个老干部,弄堂里的女人们都喊小曼拖油瓶。何小曼从文工团到陆军医院后,嫁给了一个排长,婚后第二年,排长死于战场。何小曼在战地医院救助伤员的过程中,从死人堆里看到了气息尚存的刘峰。
小马哥:
这样看来,影片《芳华》和原著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一个温暖一些,一个冷峻一些。可以说,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新,是这样吗?
安子:
没错,《芳华》电影更加暖色调。
比如将郝淑雯、林丁丁的结局变得好了很多,而让刘峰和何小萍的结局变得温暖而圆满。让曾经最光辉也曾经最失落的善良之人——刘峰,和曾经最失落也曾经被称为英雄的何小萍,最终走在一起。这是让观众最感温暖的结局。
严歌苓以冷峻之笔让小说《芳华》撕开了一代人的伤口。在小说里,在刘峰最终身患肠癌,辗转到北京后,何小曼挺身而出,照顾他直到临终。两个人虽然终于生活到一起了,却分房而住,并没有过多的浪漫和亲昵。小说里这样写的:“刘峰的心是爱她的,疼她,怜惜她,但身体不爱她……一个人一生,能碰到心和身都去死爱的人,是太难得了,就像二十岁的他,碰到二十岁的林丁丁。”也就是说,原著的结局,虽然何小曼和刘峰在一起了,但是却永远没有身心合一,这又是何其凄凉。
而电影《芳华》不仅圆满,而且温暖。尤其是何小萍精神失常后,在影院外独舞的那一段,原著里就没有。这一段画面,非常美,非常浪漫,尽管是何小萍一个人的浪漫,却非常经典,非常绚烂。何小萍穿着病号服,在月夜的旷野上独舞,可以说,何小萍在这一刻,实现了自我重建和自我拯救。这可谓是电影艺术的升华吧,让何小萍这个人物终于脱离了时代的羁绊,脱离了灵魂的压抑,重生了。
另外,影片里对战争的直观呈现,也是小说所无法比拟的,虽然整部影片中有关战争的场面并不是很多,但是非常有震撼力,残酷、血腥,与文工团灿烂的青春生活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
语录: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芳华》哪怕没有轰轰烈烈,但有个人时刻在你身边相依为命,那种长相厮守才是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我也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