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译文与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译文与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题解】

王世贞,字浮美,号凤洲,明朝杰出的文学家,诗文俱佳,为当时文学派别“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李攀龙齐名,合称“王李”。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人们称颂的较多。但在本文中作者却是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蔺相如的行动中有不少失策之处。此文虽然以贬为主,但论证严密,论据翔实,很有说服力。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69],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70]。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注释】

[69]情:实情。指秦国的真实意图。

[70]曲直:理亏、理直。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人们都在称赞,但我却不敢苟同这一看法。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话,欺骗赵国并胁迫他交出和氏璧,此时秦国本意是想得到和氏璧,并不是想打赵国的主意。如果赵国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不给它,不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却惧怕秦国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但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件事只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了,为什么既怕它又要去激怒它呢?况且秦国想要得到和氏璧,但赵国不愿意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如果赵国把和氏璧送到了秦国,而秦王却不给十五城,这是秦国理亏;如果秦王拿出了十五城,而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去了,这是赵国理亏。要想让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害怕失去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

【原文】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71],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72]。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73],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74],而归直于秦?

【注释】

[71]设九宾:古代举行朝会大典用的极隆重的礼节。

[72]草芥:比喻轻贱,引申以指轻微纤细的事物。

[73]绐(dài):欺骗,欺诈。

[74]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译文】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明确告知将那些城池送给赵国,又设了九宾的大礼,斋戒之后准备接受和氏璧,那形势明摆着不得不交出十五城了。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肯给十五城的。和氏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璧吗?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如果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这十五座城,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认为您把他们如草芥一般抛弃。如果大王不给城而骗取赵王的和氏璧,为了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请求死在这里,以死表明大王不守信用的事实。”这样,秦王不一定不归还和氏璧。而当时为什么要让人携璧逃回去而让秦国理直气壮呢?

【原文】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75],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76],则愈出而愈妙于用[77];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75]僇:同“戮”,杀戮。市:市口,市集,指人众汇集的地方。古代处决犯人都在集市。

[76]劲:强,有顽强坚决之意。柔:安抚,这里有忍让、团结之意。

[77]愈出而愈妙于用:计策越来越巧妙高明。

【译文】

当时,秦国还不想和赵国绝交啊。如果秦王发了怒,就当众杀死蔺相如,并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进攻邯郸,叫赵王交出璧并谴责赵王的失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就可使相如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就会落入秦国人之手!所以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那块璧,的确是天意啊!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顽强坚决的态度,对廉颇又采取忍让团结的态度,计策也越来越显得高明了。他之所以能够保护赵国,的确是上天在曲意成全他啊!

【评析】

文章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接着巧妙运用实例辩驳之法分析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不妥之处。

首先作者从当时的形势开始分析。他从情理两方面剖析秦、赵两国的外交,摆出事实,指出秦国的目的只在于威胁、恐吓诈取赵国的和氏璧,尚未处心积虑以璧为借口一举吞并赵国。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胆识、智慧、气度,实在令人钦佩,因而被历代的人们传扬赞颂。但是,作者却提出蔺相如让舍人带璧逃归赵国的做法不明智,因为这“归直于秦”,使秦国占了理,实为不妥当。最后作者又分析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和氏璧和赵国也得以保全,全部都是侥幸。